python 回溯法 子集树模板 系列 —— 8、图的遍历

简介:

问题

一个图:
A --> B
A --> C
B --> C
B --> D
B --> E
C --> A
C --> D
D --> C
E --> F
F --> C
F --> D

从图中的一个节点E出发,不重复地经过所有其它节点后,回到出发节点E,称为一条路径。请找出所有可能的路径。

分析

将这个图可视化如下:

本问题涉及到图,那首先要考虑图用那种存储结构表示。邻接矩阵、邻接表、...都不太熟。

百度一下,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最爱。这是网上找到一种最简洁的邻接表表示方式。

接下来对问题本身进行分析:

显然,问题的解的长度是固定的,亦即所有的路径长度都是固定的:n(不回到出发节点) 或 n+1(回到出发节点)

每个节点,都有各自的邻接节点。

对某个节点来说,它的所有邻接节点,可以看作这个节点的状态空间。遍历其状态空间,剪枝,深度优先递归到下一个节点。搞定!

至此,很明显套用回溯法子集树模板。

代码

'''
图的遍历

从一个节点出发,不重复地经过所有其它节点后,回到出发节点。找出所有的路径
'''

# 用邻接表表示图
n = 6  # 节点数
a,b,c,d,e,f = range(n) # 节点名称
graph = [
    {b,c},
    {c,d,e},
    {a,d},
    {c},
    {f},
    {c,d}
]

x = [0]*(n+1)  # 一个解(n+1元数组,长度固定)
X = []         # 一组解


# 冲突检测
def conflict(k):
    global n,graph,x
    
    # 第k个节点,是否前面已经走过
    if k < n and x[k] in x[:k]:
        return True
        
    # 回到出发节点
    if k == n and x[k] != x[0]: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无冲突
    

# 图的遍历
def dfs(k): # 到达(解x的)第k个节点
    global n,a,b,c,d,e,f,graph,x,X
    
    if k > n: # 解的长度超出,已走遍n+1个节点 (若不回到出发节点,则 k==n)
        print(x)
        #X.append(x[:])
    else:
        for node in graph[x[k-1]]: # 遍历节点x[k]的邻接节点(x[k]的所有状态)
            x[k] = node
            if not conflict(k): # 剪枝
                dfs(k+1)
                
# 测试
x[0] = e # 出发节点
dfs(1)   # 开始处理解x中的第2个节点

效果图

本文转自罗兵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hhh5460/p/6928465.html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4月前
|
SQL 安全 算法
解读 Python 3.14:模板字符串、惰性类型、Zstd压缩等7大核心功能升级
Python 3.14 引入了七大核心技术特性,大幅提升开发效率与应用安全性。其中包括:t-strings(PEP 750)提供更安全灵活的字符串处理;类型注解惰性求值(PEP 649)优化启动性能;外部调试器API标准化(PEP 768)增强调试体验;原生支持Zstandard压缩算法(PEP 784)提高效率;REPL交互环境升级更友好;UUID模块扩展支持新标准并优化性能;finally块语义强化(PEP 765)确保资源清理可靠性。这些改进使Python在后端开发、数据科学等领域更具竞争力。
180 5
解读 Python 3.14:模板字符串、惰性类型、Zstd压缩等7大核心功能升级
|
5月前
|
算法 Java Python
使用Python来绘制樱花树
本文以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引,将春日意象与现代职场编程艺术结合,通过Python的Turtle模块绘制分形树和花瓣图案。文章详细解析了Turtle模块的使用方法、递归算法及随机性在图形生成中的应用,展示了如何用代码创造自然美感。核心代码包含tree函数(绘制分形树)和petal函数(绘制花瓣),最终生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项目不仅帮助读者掌握Turtle绘图技巧,更激发对编程艺术的兴趣,鼓励探索数字世界的无限可能。
134 5
|
9月前
|
Python
Seaborn 教程-模板(Context)
Seaborn 教程-模板(Context)
132 4
|
8月前
|
程序员 Linux Python
python中模板和包的使用
本文介绍了 Python 模块和包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模块是 Python 程序结构的核心,每个以 `.py` 结尾的源文件都是一个模块,包含可重用的代码。文章详细讲解了模块的导入方式(如 `import` 和 `from...import`),模块的搜索顺序,以及如何创建和发布自己的模块。此外,还介绍了包的概念,包是包含多个模块的特殊目录,并通过 `__init__.py` 文件定义对外提供的模块列表。最后,文章简述了如何使用 `pip` 工具管理第三方模块的安装与卸载。作者:大石头的笔记;来源:稀土掘金。
|
10月前
|
算法 定位技术 Python
震惊!Python 图结构竟然可以这样玩?DFS&BFS 遍历技巧大公开
在 Python 编程中,图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而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是遍历图的两种关键算法。本文将通过定义图的数据结构、实现 DFS 和 BFS 算法,并通过具体示例展示其应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两种算法。DFS 适用于寻找路径和检查图连通性,而 BFS 适用于寻找最短路径。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更高效地解决与图相关的复杂问题。
129 2
|
10月前
|
Python
不容错过!Python中图的精妙表示与高效遍历策略,提升你的编程艺术感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图的表示方法及遍历策略。图可通过邻接表或邻接矩阵表示,前者节省空间适合稀疏图,后者便于检查连接但占用更多空间。文章详细展示了邻接表和邻接矩阵的实现,并讲解了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的遍历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图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
115 4
|
10月前
|
算法 Python
Python图论探索:从理论到实践,DFS与BFS遍历技巧让你秒变技术大牛
图论在数据结构与算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应用广泛。本文通过Python代码实现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帮助读者掌握图的遍历技巧。DFS沿路径深入搜索,BFS逐层向外扩展,两者各具优势。掌握这些技巧,为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137 2
|
12月前
|
大数据 UED 开发者
实战演练:利用Python的Trie树优化搜索算法,性能飙升不是梦!
在数据密集型应用中,高效搜索算法至关重要。Trie树(前缀树/字典树)通过优化字符串处理和搜索效率成为理想选择。本文通过Python实战演示Trie树构建与应用,显著提升搜索性能。Trie树利用公共前缀减少查询时间,支持快速插入、删除和搜索。以下为简单示例代码,展示如何构建及使用Trie树进行搜索与前缀匹配,适用于自动补全、拼写检查等场景,助力提升应用性能与用户体验。
211 2
|
12月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Python进阶必备:字典树Trie与后缀树Suffix Array,效率提升的神器!
在Python编程中,掌握高效的数据结构对于提升程序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强大的字符串处理数据结构——字典树(Trie)与后缀数组(Suffix Array)。字典树,又称前缀树,适用于自动补全和拼写检查等功能。例如,在文本编辑器中实现自动补全时,字典树能够即时提供单词补全选项。后缀数组则用于存储字符串的所有后缀并按字典序排序,结合最长公共前缀(LCP)数组,可以高效解决许多字符串问题,如查找最长重复子串等。通过实际案例,我们将展示这两种数据结构的强大功能,帮助你在Python编程中更进一步。
200 2
|
12月前
|
存储 开发者 Python
从理论到实践:Python中Trie树与Suffix Tree的完美结合,开启编程新篇章!
在编程领域,高效的数据结构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介绍如何在Python中结合使用Trie树(前缀树)和Suffix Tree(后缀树)。案例聚焦于开发具备高效拼写检查和文本相似度检测功能的文本编辑器。首先,通过构建Trie树快速检查单词是否存在;接着,利用Suffix Tree检测文本相似度。尽管Python标准库未直接提供Suffix Tree,但可通过第三方库或自定义实现。本文展示了高级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功能,并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135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