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利用类似隔行扫描的方式实现了对屏幕图像差异的获取,并基于该算法实现了一个屏幕传输程序,通过使用该屏幕传输程序,明显感受到该算法的性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改进。最近参考了DG大哥DGScreenSpy_0.4e版的算法实现了分块的方式。由于还没有实现基于此算法的屏幕传输程序,所以目前还无法断然认为该算法一定优于隔行的方式。不过,从当前对该算法的测试数据上来看,估计可以达到20帧每秒(不考虑网络传输等的影响)。
按照惯例应该先帖几张效果图,但是发现和之前发布的图像差异获取v1.0中的图片相差无几,所以就不帖了。直接来看下文。
我们对两幅图像的比较,可以逐个像素比较,也可以先把图像分块,然后比较对应块中的数据。那么,到底分块是什么个概念,又该如何分块,分块后的数据如何比较呢?下面我将逐一进行介绍。
分块也就是说把图片分成“几乘几”的小块,如图1所示一幅200*80的图像。按横向划分4块,纵向划分2块的方式,可以画出一个二行四列的网格,其中每一格就是分块数据。
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实现上也很简单,^_^。在Dot Net中,Bitmap类有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就是Clone,该方法的其中一个重载方法为:public Bitmap Clone(Rectangle rect, PixelFormat format); 怎么样?知道怎么做了吧。你只需要建立一个图像数组用于存储所有块数据,然后其中的每一个块数据均通过Clone方法从母图像中获取。
分块后的数据其实仍然是一个图像,怎么比较这个图像呢?我第一次接触到分块算法的时候,就愣住了,难道对于分块数据仍然采用像素扫描的方式?研究了DG的算法后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对于分块数据,可以直接在内存中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方式速度最快。说到这里,不知道是否有朋友会有疑问:“既然内存中比较速度最快,那为什么还要搞隔行、分块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止是要比较出不同,更重要的是要把不同的部分加以利用。不管是隔行还是分块,目的都是为了能最小化变化的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网络负载。
如果对上述内容理解清楚了,那接下来就来看下分块的思路。这个思路主要还要感谢DG的算法。
首先对原图进行分块的初始化,经过这步之后会得到一个最原始的分块数组。然后拿该分块数组与第二张图片进行内存比较。比较的时候,并非逐个分块进行比较,而是有选择的进行比较,这种选择建立在三种假设的基础上:
1. 鼠标所在的块会发生变化;
2. 当一个块变化的时候,该块周围的块也会发生变化;
3. 图片第一行和最后一行会发生变化;
当比较出不同的时候,即可以采取我们想要的一些行为。另外,要注意的就是选择一个合适分块粒度(即你要把图像分成“几乘几”)。如果分块多,则每一个分块的数据量就小,但是比较的次数就会变多。如果分块少,则每一个分块的数据量较多,但是比较次数就会变少。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粒度会影响程序的性能,据文献资料的记载和他人的尝试,一般认为把屏幕分成16*8块最为合适。
说了这么多,下面来看下关键代码吧:
注:该实现由于并不是特地为了实现屏幕传输,所以在比较的时候,我利用了Clone方式获取第二张图片的对应块。该方式需要耗时0.015s左右,因此比较100块图像就会额外使用1.5s左右的时间。
本文转自stg609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stg609/archive/2009/12/15/1625126.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