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中_IO,_IOR,_IOW,_IOWR宏的用法与解析【转】

简介: 转自:http://blog.csdn.net/hzn407487204/article/details/7995041 在驱动程序里, ioctl() 函数上传送的变量 cmd 是应用程序用于区别设备驱动程序请求处理内容的值。

转自:http://blog.csdn.net/hzn407487204/article/details/7995041

在驱动程序里, ioctl() 函数上传送的变量 cmd 是应用程序用于区别设备驱动程序请求处理内容的值。cmd除了可区别数字外,还包含有助于处理的几种相应信息。 cmd的大小为 32位,共分 4 个域:
     bit31~bit30 2位为 “区别读写” 区,作用是区分是读取命令还是写入命令。
     bit29~bit15 14位为 "数据大小" 区,表示 ioctl() 中的 arg 变量传送的内存大小。
     bit20~bit08  8位为 “魔数"(也称为"幻数")区,这个值用以与其它设备驱动程序的 ioctl 命令进行区别。
     bit07~bit00   8位为 "区别序号" 区,是区分命令的命令顺序序号。
像 命令码中的 “区分读写区” 里的值可能是 _IOC_NONE (0值)表示无数据传输,_IOC_READ (读),_IOC_WRITE (写) , _IOC_READ|_IOC_WRITE (双向)。
内核定义了 _IO() , _IOR() , IOW() 和 _IOWR() 这 4 个宏来辅助生成上面的 cmd 。下面分析 _IO() 的实现,其它的类似:

在 asm-generic/ioctl.h 里可以看到 _IO() 的定义

      #define _IO(type,nr)        _IOC(_IOC_NONE,(type),(nr),0)

再看 _IOC() 的定义

     #define _IOC(dir,type,nr,size) \
                   (((dir)  << _IOC_DIRSHIFT) | \
                   ((type) << _IOC_TYPESHIFT) | \
                   ((nr)   << _IOC_NRSHIFT) | \
                   ((size) << _IOC_SIZESHIFT))

可见,_IO() 的最后结果由 _IOC() 中的 4 个参数移位组合而成。
再看 _IOC_DIRSHIT 的定义

            #define _IOC_DIRSHIFT    (_IOC_SIZESHIFT+_IOC_SIZEBITS)

      _IOC_SIZESHIFT 的定义

           #define _IOC_SIZESHIFT    (_IOC_TYPESHIFT+_IOC_TYPEBITS)

      _IOC_TYPESHIF 的定义

           #define _IOC_TYPESHIFT    (_IOC_NRSHIFT+_IOC_NRBITS)

      _IOC_NRSHIFT 的定义

           #define _IOC_NRSHIFT    0

      _IOC_NRBITS 的定义

          #define _IOC_NRBITS    8

      _IOC_TYPEBITS 的定义

         #define _IOC_TYPEBITS    8

由上面的定义,往上推得到

      引 用

       _IOC_TYPESHIFT = 8

       _IOC_SIZESHIFT = 16

       _IOC_DIRSHIFT = 30

所以,(dir)  << _IOC_DIRSHIFT) 表是 dir 往左移 30 位,即移到 bit31~bit30 两位上,得到方向(读写)的属性;
       (size) << _IOC_SIZESHIFT) 位左移 16 位得到“数据大小”区;
       (type) << _IOC_TYPESHIFT) 左 移 8位得到"魔数区" ;
       (nr)   << _IOC_NRSHIFT)      左移 0 位( bit7~bit0) 。
这样,就得到了 _IO() 的宏值。

这几个宏的使用格式为

  • _IO (魔数, 基数);
  • _IOR (魔数, 基数, 变量型)
  • _IOW  (魔数, 基数, 变量型)
  • _IOWR (魔数, 基数,变量型 )

魔数 (magic number)
      魔数范围为 0~255 。通常,用英文字符 "A" ~ "Z" 或者 "a" ~ "z" 来表示。设备驱动程序从传递进来的命令获取魔数,然后与自身处理的魔数想比较,如果相同则处理,不同则不处理。魔数是拒绝误使用的初步辅助状态。设备驱动 程序可以通过 _IOC_TYPE (cmd) 来获取魔数。不同的设备驱动程序最好设置不同的魔数,但并不是要求绝对,也是可以使用其他设备驱动程序已用过的魔数。
基(序列号)数
      基数用于区别各种命令。通常,从 0开始递增,相同设备驱动程序上可以重复使用该值。例如,读取和写入命令中使用了相同的基数,设备驱动程序也能分辨出来,原因在于设备驱动程序区分命令时 使用 switch ,且直接使用命令变量 cmd值。创建命令的宏生成的值由多个域组合而成,所以即使是相同的基数,也会判断为不同的命令。设备驱动程序想要从命令中获取该基数,就使用下面的宏:
_IOC_NR (cmd)
通常,switch 中的 case 值使用的是命令的本身。
变量型
      变量型使用 arg 变量指定传送的数据大小,但是不直接代入输入,而是代入变量或者是变量的类型,原因是在使用宏创建命令,已经包含了 sizeof() 编译命令。比如 _IOR() 宏的定义是:

      引用

      #define _IOR(type,nr,size)    _IOC(_IOC_READ,(type),(nr),(_IOC_TYPECHECK(size)))

而 _IOC_TYPECHECK() 的定义正是:

      引用

      #define _IOC_TYPECHECK(t) (sizeof(t))

设备驱动程序想要从传送的命令获取相应的值,就要使用下列宏函数:
      _IOC_SIZE(cmd)

_IO 宏

      该宏函数没有可传送的变量,只是用于传送命令。例如如下约定:

      引用

      #define TEST_DRV_RESET _IO ('Q', 0)

此时,省略由应用程序传送的 arg 变量或者代入 0 。在应用程序中使用该宏时,比如:

      ioctl (dev, TEST_DEV_RESET, 0)   或者  ioctl (dev, TEST_DRV_RESET) 。
这是因为变量的有效因素是可变因素。只作为命令使用时,没有必要判 断出设备上数据的输出或输入。因此,设备驱动程序没有必要执行设备文件大开选项的相关处理。

_IOR 宏
     该函数用 于创建从设备读取数据的命令,例如可如下约定:

     引用

     #define TEST_DEV_READ  _IRQ('Q', 1, int)

这说明应用程序从设备读取数据的大小为 int 。下面宏用于判断传送到设备驱动程序的 cmd 命令的读写状态:
     _IOC_DIR (cmd)
运行该宏时,返回值的类型 如下:

  • _IOC_NONE                             :  无属性
  • _IOC_READ                             :  可读属性
  • _IOC_WRITE                           : 可写属性
  • _IOC_READ | _IOC_WRITE : 可读,可写属性

使用该命令时,应用程序的 ioctl() 的 arg 变量值指定设备驱动程序上读取数据时的缓存(结构体)地址。
_IOW 
      用于创建设 备上写入数据的命令,其余内容与 _IOR 相同。通常,使用该命令时,ioctl() 的 arg 变量值指定设备驱动程序上写入数据时的缓存(结构体)地址。
_IOWR 
      用于创建设备上读写数据的命令。其余内 容与 _IOR 相同。通常,使用该命令时,ioctl() 的 arg 变量值指定设备驱动程序上写入或读取数据时的缓存 (结构体) 地址。
_IOR() , _IOW(), IORW() 的定义
      #define _IOR(type,nr,size)    _IOC(_IOC_READ,(type),(nr),(_IOC_TYPECHECK(size)))
      #define _IOW(type,nr,size)    _IOC(_IOC_WRITE,(type),(nr),(_IOC_TYPECHECK(size)))
      #define _IOWR(type,nr,size)    _IOC(_IOC_READ|_IOC_WRITE,(type),(nr),(_IOC_TYPECHECK(size)))

【作者】 张昺华
【新浪微博】 张昺华--sky
【twitter】 @sky2030_
【facebook】 张昺华 zhangbinghua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目录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存储 物联网 调度
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深度解析
在数字世界的构建中,操作系统扮演着基石的角色,而其核心—内核,则是这一复杂系统的灵魂。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内核的工作原理,揭示它是如何管理硬件资源、运行程序以及提供系统服务的。通过理解内核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计算机系统的运作机制,进而优化和创新我们的技术实践。
|
6月前
|
监控 Shell Linux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
8月前
|
网络协议 Unix Linux
深入解析:Linux网络配置工具ifconfig与ip命令的全面对比
虽然 `ifconfig`作为一个经典的网络配置工具,简单易用,但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网络配置的需求。相比之下,`ip`命令不仅功能全面,而且提供了一致且简洁的语法,适用于各种网络配置场景。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推荐逐步过渡到 `ip`命令,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网络管理需求。
289 11
|
8月前
|
存储 运维 安全
深入解析操作系统控制台:阿里云Alibaba Cloud Linux(Alinux)的运维利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里云的Alibaba Cloud Linux操作系统控制台的功能和优势。
267 6
|
9月前
|
JSON Shell Linux
dockerfile 用法全解析
Dockerfile指令简介:`FROM`基于Alpine镜像;`WORKDIR`设置工作目录;`COPY`复制文件;`ADD`支持URL;`RUN`运行命令;`CMD`容器启动时执行;`ENTRYPOINT`与`CMD`组合执行;`EXPOSE`声明端口;`VOLUME`映射文件;`ENV`设置环境变量;`ARG`构建参数;`LABEL`元数据;`ONBUILD`触发命令;`STOPSIGNAL`停止信号;`HEALTHCHECK`健康检查;`SHELL`默认Shell。Alpine仅5M,小巧高效。
185 4
dockerfile 用法全解析
|
10月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Linux
深入解析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包括内核参数调整、内存管理、CPU调度以及文件系统性能提升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如何有效地提高Linux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和高效的计算体验。
375 24
|
9月前
|
存储 Linux API
深入探索Android系统架构:从内核到应用层的全面解析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Android系统架构分析,从底层的Linux内核到顶层的应用程序框架。我们将探讨Android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各层之间的交互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协作以支持丰富多样的应用生态。通过本篇文章,开发者和爱好者可以更深入理解Android平台的工作原理,从而优化开发流程和提升应用性能。
|
10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深度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内核,包括其定义、功能、架构以及在现代计算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比不同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哲学和技术实现,揭示了内核如何影响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未来内核技术的潜在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内核工作原理的平台。
|
10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算法
深入探索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机制解析
本文旨在揭示操作系统核心——内核的工作原理,通过剖析其关键组件与机制,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内核结构图景。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内容,本文摘要将直接聚焦于内核的核心概念、主要功能以及其在系统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旨在激发读者对操作系统深层次运作原理的兴趣与理解。
|
10月前
|
算法 Linux 定位技术
Linux内核中的进程调度算法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 本文深入剖析了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进程调度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概述,我们将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来揭开进程调度算法的神秘面纱,展现其背后的精妙设计与复杂逻辑,让读者仿佛跟随一位虚拟的“进程侦探”,一步步探索Linux如何高效、公平地管理众多进程,确保系统资源的最优分配与利用。 ####
181 4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