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UI篇—UITableviewcell的性能优化和缓存机制

简介:

iOS开发UI篇—UITableviewcell的性能问题

一、UITableviewcell的一些介绍

UITableView的每一行都是一个UITableViewCell,通过dataSource的 tableView:cellForRowAtIndexPath:方法来初始化每⼀行

UITableViewCell内部有个默认的子视图:contentView,contentView是UITableViewCell所显示内容的父视图,可显示一些辅助指示视图

辅助指示视图的作⽤是显示一个表示动作的图标,可以通过设置UITableViewCell的 accessoryType来显示,默认是UITableViewCellAccessoryNone(不显⽰示辅助指⽰示视图), 其他值如下:

UITableViewCellAccessoryDisclosureIndicator

UITableViewCellAccessoryDetailDisclosureButton

UITableViewCellAccessoryCheckmark

还可以通过cell的accessoryView属性来自定义辅助指示视图(⽐如往右边放一个开关)

二、问题

cell的工作:在程序执行的时候,能看到多少条,它就创建多少条数据,如果视图滚动那么再创建新显示的内容。(系统自动调用)。即当一个cell出现在视野范围内的时候,就会调用创建一个cell。这样的逻辑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

  当创建调用的时候,我们使用nslog打印消息,并打印创建的cell的地址。我们发现如果数据量非常大,用户在短时间内来回滚动的话,那么会创建大量的cell,一直开辟空间,且如果是往回滚,通过打印地址,我们会发现它并没有重用之前已经创建的cell,而是重新创建,开辟新的存储空间。

  那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三、cell的重用原理

(1) iOS设备的内存有限,如果用UITableView显示成千上万条数据,就需要成千上万 个UITableViewCell对象的话,那将会耗尽iOS设备的内存。要解决该问题,需要重用UITableViewCell对象

(2)重⽤原理:当滚动列表时,部分UITableViewCell会移出窗口,UITableView会将窗口外的UITableViewCell放入一个对象池中,等待重用。当UITableView要求dataSource返回 UITableViewCell时,dataSource会先查看这个对象池,如果池中有未使用的UITableViewCell,dataSource则会用新的数据来配置这个UITableViewCell,然后返回给 UITableView,重新显示到窗口中,从而避免创建新对象 。这样可以让创建的cell的数量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如果一个窗口中只能显示5个cell,那么cell重用之后,只需要创建6个cell就够了。

(3)注意点: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时候需要自定义UITableViewCell(用⼀个子类继 承UITableViewCell),而且每⼀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UITableViewCell,所以一 个UITableView可能拥有不同类型的UITableViewCell,对象池中也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 UITableViewCell,那么UITableView在重⽤用UITableViewCell时可能会得到错误类型的 UITableViewCell

解决⽅方案:UITableViewCell有个NSString *reuseIdentifier属性,可以在初始化UITableViewCell的时候传入一个特定的字符串标识来设置reuseIdentifier(一般用UITableViewCell的类名)。当UITableView要求dataSource返回UITableViewCell时,先 通过一个字符串标识到对象池中查找对应类型的UITableViewCell对象,如果有,就重用,如果没有,就传入这个字符串标识来初始化⼀一个UITableViewCell对象。

图片示例:

说明:一个窗口放得下(可视)三个cell,整个程序只需要创建4个该类型的cell即可。

四、cell的优化代码

代码示例:

复制代码
 1 #import "NJViewController.h"  2 #import "NJHero.h"  3  4 // #define ID @"ABC"  5  6 @interface NJViewController ()<UITableViewDataSource, UITableViewDelegate>
 7 /**
 8  * 保存所有的英雄数据
 9 */ 10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Array *heros;
11 @property (weak, nonatomic) IBOutlet UITableView *tableView;
12 13 @end 14 15 @implementation NJViewController
16 17 #pragma mark - 懒加载
18 - (NSArray *)heros
19 {
20 if (_heros == nil) {
21 // 1.获得全路径 22 NSString *fullPath = [[NSBundle mainBundle] pathForResource:@"heros" ofType:@"plist"];
23 // 2.更具全路径加载数据 24 NSArray *dictArray = [NSArray arrayWithContentsOfFile:fullPath];
25 // 3.字典转模型 26 NSMutableArray *models = [NSMutableArray arrayWithCapacity:dictArray.count];
27 for (NSDictionary *dict in dictArray) {
28 NJHero *hero = [NJHero heroWithDict:dict];
29  [models addObject:hero];
30  }
31 // 4.赋值数据 32 _heros = [models copy];
33  }
34 // 4.返回数据 35 return _heros;
36 }
37 38 - (void)viewDidLoad
39 {
40  [super viewDidLoad];
41 // 设置Cell的高度
42 // 当每一行的cell高度一致的时候使用属性设置cell的高度 43 self.tableView.rowHeight = 160;
44 }
45 46 #pragma mark - UITableViewDataSource
47 // 返回多少组 48 - (NSInteger)numberOfSectionsIn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49 {
50 return 1;
51 }
52 // 返回每一组有多少行 53 - (NSInteger) 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numberOfRowsInSection:(NSInteger)section
54 {
55 return self.heros.count;
56 }
57 // 当一个cell出现视野范围内的时候就会调用
58 // 返回哪一组的哪一行显示什么内容 59 - (UITableViewCell *)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cellForRowAtIndexPath:(NSIndexPath *)indexPath
60 {
61 // 定义变量保存重用标记的值 62 static NSString *identifier = @"hero";
63 64 // 1.先去缓存池中查找是否有满足条件的Cell 65 UITableViewCell *cell = [tableView dequeueReusableCellWithIdentifier:identifier];
66 // 2.如果缓存池中没有符合条件的cell,就自己创建一个Cell 67 if (cell == nil) {
68 // 3.创建Cell, 并且设置一个唯一的标记 69 cell = [[UITableViewCell alloc] initWithStyle:UITableViewCellStyleSubtitle reuseIdentifier:identifier];
70 NSLog(@"创建一个新的Cell");
71  }
72 // 4.给cell设置数据 73 NJHero *hero = self.heros[indexPath.row];
74 cell.textLabel.text = hero.name;
75 cell.detailTextLabel.text = hero.intro;
76 cell.imageView.image = [UIImage imageNamed:hero.icon];
77 78 // NSLog(@"%@ - %d - %p", hero.name, indexPath.row, cell);
79 80 // 3.返回cell 81 return cell;
82 }
83 84 #pragma mark - 控制状态栏是否显示
85 /**
86  * 返回YES代表隐藏状态栏, NO相反
87 */ 88 - (BOOL)prefersStatusBarHidden
89 {
90 return YES;
91 }
92 @end
复制代码

缓存优化的思路:

(1)先去缓存池中查找是否有满足条件的cell,若有那就直接拿来

(2)若没有,就自己创建一个cell

(3)创建cell,并且设置一个唯一的标记(把属于“”的给盖个章)

(4)给cell设置数据

注意点:

定义变量用来保存重用标记的值,这里不推荐使用宏(#define来处理),因为该变量只在这个作用域的内部使用,且如果使用宏定义的话,定义和使用位置太分散,不利于阅读程序。由于其值不变,没有必要每次都开辟一次,所以用static定义为一个静态变量。

目录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监控
vLLM 性能优化实战:批处理、量化与缓存配置方案
本文深入解析vLLM高性能部署实践,揭秘如何通过continuous batching、PagedAttention与前缀缓存提升吞吐;详解批处理、量化、并发参数调优,助力实现高TPS与低延迟平衡,真正发挥vLLM生产级潜力。
187 0
vLLM 性能优化实战:批处理、量化与缓存配置方案
|
7月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PyTorch
PyTorch CUDA内存管理优化:深度理解GPU资源分配与缓存机制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orch中GPU内存管理的核心机制,特别是CUDA缓存分配器的作用与优化策略。文章分析了常见的“CUDA out of memory”问题及其成因,并通过实际案例(如Llama 1B模型训练)展示了内存分配模式。PyTorch的缓存分配器通过内存池化、延迟释放和碎片化优化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内存使用效率,减少了系统调用开销。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高级优化方法,包括混合精度训练、梯度检查点技术及自定义内存分配器配置。这些策略有助于开发者在有限硬件资源下实现更高性能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与推理。
1203 0
|
5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电商API接口性能优化技术揭秘:缓存策略与负载均衡详解
电商API接口性能优化是提升系统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本文聚焦缓存策略与负载均衡两大核心,详解其在电商业务中的实践。缓存策略涵盖本地、分布式及CDN缓存,通过全量或部分缓存设计和一致性维护,减少后端压力;负载均衡则利用反向代理、DNS轮询等技术,结合动态调整与冗余部署,提高吞吐量与可用性。文中引用大型及跨境电商平台案例,展示优化效果,强调持续监控与迭代的重要性,为电商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性能优化路径。
|
12月前
|
存储 安全 Android开发
探索Android与iOS的隐私保护机制
在数字化时代,移动设备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隐私安全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Android和iOS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在隐私保护方面的策略和实现方式,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
5月前
|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Python
UI自动化测试中的元素等待机制解析
在UI自动化测试中,元素定位失败常因页面存在iframe或缺乏合理等待机制。本文解析三种等待策略及其应用场景:显式等待可精确控制单个元素等待条件,支持自定义轮询;隐式等待全局生效,适合简单页面加载;强制等待仅用于临时调试,正式脚本慎用。通过对比三者执行精度、资源消耗及适用场景,帮助选择最优策略,提升测试效率与稳定性。
|
8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Redis缓存设计与性能优化
Redis缓存设计与性能优化涵盖缓存穿透、击穿、雪崩及热点key重建等问题。针对缓存穿透,可采用缓存空对象或布隆过滤器;缓存击穿通过随机设置过期时间避免集中失效;缓存雪崩需确保高可用性并使用限流熔断组件;热点key重建利用互斥锁防止大量线程同时操作。此外,开发规范强调键值设计、命令使用和客户端配置优化,如避免bigkey、合理使用批量操作和连接池管理。系统内核参数如vm.swappiness、vm.overcommit_memory及文件句柄数的优化也至关重要。慢查询日志帮助监控性能瓶颈。
284 9
|
9月前
|
存储 缓存 分布式计算
【赵渝强老师】Spark RDD的缓存机制
Spark RDD通过`persist`或`cache`方法可将计算结果缓存,但并非立即生效,而是在触发action时才缓存到内存中供重用。`cache`方法实际调用了`persist(StorageLevel.MEMORY_ONLY)`。RDD缓存可能因内存不足被删除,建议结合检查点机制保证容错。示例中,读取大文件并多次调用`count`,使用缓存后执行效率显著提升,最后一次计算仅耗时98ms。
205 0
【赵渝强老师】Spark RDD的缓存机制
|
12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后端开发中的缓存机制: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后端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缓存机制,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涵盖缓存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如内存缓存、磁盘缓存、分布式缓存等)、主流技术选型(Redis、Memcached、Ehcache等),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并实施高效的缓存策略。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摘要直接点明文章将围绕“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两大核心展开,既适合初学者构建基础认知框架,也为有经验的开发者提供优化建议与实战技巧。 ####
|
11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深入探讨:Spring与MyBatis中的连接池与缓存机制
Spring 与 MyBatis 提供了强大的连接池和缓存机制,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机制,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连接池通过复用数据库连接减少了连接创建和销毁的开销,而 MyBatis 的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则通过缓存查询结果减少了数据库访问次数。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优化连接池和缓存的配置,是提升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403 4
|
11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MyBatis缓存机制
MyBatis提供两级缓存机制:一级缓存(Local Cache)默认开启,作用范围为SqlSession,重复查询时直接从缓存读取;二级缓存(Second Level Cache)需手动开启,作用于Mapper级别,支持跨SqlSession共享数据,减少数据库访问,提升性能。
180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