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简介:

一、什么是桥接模式

将对象的行为抽象为接口,作为抽象类的成员属性在抽象层进行组合(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二、补充说明

改变对象与其行为的强耦合关系,使之与行为解耦;

使对象的行为以及对象本身都能独立变化;

三、角色

抽象类

具体实现类

行为接口

具体行为实现类

客户端

四、例子,JAVA实现

例子说明:

对象:人(有中国人、印度人。。。。)

行为:吃(用筷子吃、用手吃、用叉子吃。。。)

 

假设一个场景:有一个中国人和欧洲人,中国人用筷子吃,欧洲人用叉子吃,如果我们要对这两个人进行封装,一般用以下方式:

抽象出一个抽象人类,新建两个具体类继承抽象人类,其中一个实现筷子吃行为,另一个实现用叉子吃行为;

缺点:具体的人对象与吃的行为变成了强耦合关系,修改和扩展都不方便;说不定哪天中国人去吃西餐,用叉子吃,这时候就需要改变具体中国人实现类代码;

 

假设使用桥接模式,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对吃行为抽象成一个接口,并定义好各自的实现类(用筷子吃实现类,用手吃实现类,用叉子吃实现类);

还是抽象出一个抽象人类,不过要在这个抽象人类中组合进一个吃行为接口;

具体的中国人或欧洲人继承抽象人类,但其不需要实现具体吃行为,只需要对其成员属性(吃行为接口)赋一个具体实现对象即可;

代码实现如下:

吃行为接口: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pichen.dp.structuralpattern.bridge;

/**
 * 吃行为接口
 * @author    pi chen
 * @version   V1.0.0, 2016年2月19日
 * @see       
 * @since     V1.0.0
 */
public interface Eatable {

    public void eat();
    
}
复制代码

吃行为实现类(用筷子吃实现类,用手吃实现类,用叉子吃实现类):

  View Code
  View Code
  View Code

抽象人类: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pichen.dp.structuralpattern.bridge;


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 {

    //吃行为抽象为接口,使之与具体对象解耦
    protected Eatable eatable;

    /**
     * @return the eatable
     */
    public Eatable getEatable() {
        return eatable;
    }

    /**
     * @param eatable the eatable to set
     */
    public void setEatable(Eatable eatable) {
        this.eatable = eatable;
    }
    

}
复制代码

具体的不同种类的人(中国人、欧美人、印度人):

  View Code
  View Code
  View Code

客户端: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pichen.dp.structuralpattern.bridge;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三种具体行为
        Eatable eatWithChopsticks = new EatWithChopsticks();
        Eatable eatWithFork = new EatWithFork();
        Eatable eatWithHand = new EatWithHand();
        
        //定义三中具体人
        Person chinese = new Chinese(eatWithChopsticks);
        Person indian = new Indian(eatWithHand);
        Person european = new European(eatWithFork);
        
        //中国人用筷子吃,印度人用手,欧洲人用叉子
        chinese.getEatable().eat();
        indian.getEatable().eat();
        european.getEatable().eat();
        
        //当然,中国人有时候也用叉子吃西餐,或用手吃
        chinese.setEatable(eatWithFork);
        chinese.getEatable().eat();
        chinese.setEatable(eatWithHand);
        chinese.getEatable().eat();
        
        
    }
}
复制代码

结果打印:

Eat with Chopsticks
Eat with Hand
Eat with Fork
Eat with Fork
Eat with Hand

 本文转自风一样的码农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chenpi/p/5201399.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 开发者
【设计模式】第七篇:和我一起简单认识桥接模式
实现的意思并不是指抽象的派生类,而是指通过组合来代替继承关系,从而降低抽象和具体实现产品两个可变换维度之间的耦合,就像我们的相机品牌和相机产品类型之间的分离
116 4
|
设计模式 Java
【设计模式】JAVA Design Patterns——Bridge(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JAVA Design Patterns——Bridge(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JAVA Design Patterns——Bridge(桥接模式)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
设计模式 Linux Windows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120 0
|
5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MySQL
【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Bridge)
一、入门 什么是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核心思想是将抽象与实现分离,让它们可以独立变化。简单来说,它像一座“桥”连接了两个维度的变化,避免用继承导致代
328 10
|
9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从而降低代码耦合度,避免类爆炸,提高可扩展性。其结构包括实现类接口、具体实现类、抽象类和精确抽象类。适用于多维度扩展类、隐藏实现细节、简化庞杂类以及运行时切换实现方法的场景。优点包括高扩展性、隐藏实现细节、遵循开闭原则和单一职责原则;缺点是可能增加代码复杂度。示例中展示了不同操作系统播放不同格式视频文件的实现。
196 19
|
设计模式 PHP 开发者
PHP中的设计模式:桥接模式的解析与应用
在软件开发的浩瀚海洋中,设计模式如同灯塔一般,为开发者们指引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PHP中的一种重要设计模式——桥接模式。桥接模式巧妙地将抽象与实现分离,通过封装一个抽象的接口,使得实现和抽象可以独立变化。本文将阐述桥接模式的定义、结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景,并通过具体的PHP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一设计模式。让我们一起走进桥接模式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所在。
|
设计模式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PHP中的设计模式:桥接模式的深入探索与应用
在PHP开发中,理解并运用设计模式是提升代码质量与可维护性的关键。本文聚焦于桥接模式——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封装一个抽象的接口,将实现与抽象分离,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变化。不同于传统摘要的概述式表述,本文将以故事化的情境引入,逐步解析桥接模式的精髓,通过PHP代码示例详细展示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既深刻又易于理解的学习体验。
131 19
|
设计模式 XML 存储
【七】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Java)
文章详细介绍了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这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用于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通过实际的软件开发案例,如跨平台视频播放器的设计,文章阐述了桥接模式的动机、定义、结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场景,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和测试结果。桥接模式适用于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维度的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七】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Java)
|
设计模式 Java
Java设计模式-桥接模式(9)
Java设计模式-桥接模式(9)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