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y学习笔记之一(Netty解析简单的Http Post Json 请求)

简介:

一,HTTP解码器可能会将一个HTTP请求解析成多个消息对象。

 ch.pipeline().addLast(new HttpServerCodec());
 ch.pipeline().addLast(new ParseRequestHandler());

经过HttpServerCodec解码之后,一个HTTP请求会导致:ParseRequestHandler的 channelRead()方法调用多次(测试时 "received message"输出了两次)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Read(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Object msg)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received message");

可以用HttpObjectAggregator 将多个消息转换为单一的一个FullHttpRequest,如下:

 ch.pipeline().addLast(new HttpServerCodec());
 ch.pipeline().addLast(new HttpObjectAggregator(65536));
 ch.pipeline().addLast(new ParseRequestHandler());

此时,一个HTTP消息(Object msg)是下面这样的。

复制代码
HttpObjectAggregator$AggregatedFullHttpRequest(decodeResult: success, version: HTTP/1.1, content: CompositeByteBuf(ridx: 0, widx: 17, cap: 17, components=1))
POST / HTTP/1.1
Host: 127.0.0.1:8888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rv:46.0) Gecko/20100101 Firefox/46.0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Accept-Language: null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 17
Cookie: _ga=GA1.1.457486782.1446782739
Connection: keep-alive
复制代码

从上面可以看出,实体首部字段Content-Length是17,表明实体主体有17个字节。

而我发送的消息是这样的:

HTTP POST 请求,请求体是JSON格式的数据。这里使用的是json-lib解析的 Json字符串。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parse job type 0,1
    private String getJobType(FullHttpRequest request) throws IOException{
        ByteBuf jsonBuf = request.content();
        String jsonStr = jsonBuf.toString(CharsetUtil.UTF_8);
        JSONObject jsonObj = JSONObject.fromObject(jsonStr);
        String jobType = jsonObj.getString("jobType");
        return jobType;
    }
复制代码

需要注意是:使用json-lib解析Json字符串时,需要其他的依赖包如下:

解析完成之后,需要把处理后的结果发送到下一个ChannelHandler,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复制代码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Read(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Object msg)
    throws Exception {
        //do some process
 .....
        ctx.fireChannelRead(job);
}
复制代码

注意,使用的是fireChannelRead()方法,而不是 ctx.writeAndFlush(...)。因为,writeAndFlush/write 是Outbound,它是把消息发送到上一个Handler,进而发送到remote peer,而这里是InBound。具体参考:

 这里,通过 ctx.fireChannelRead(job); 将处理后的结果发送到下一个Channel处理。

 ch.pipeline().addLast(new HttpServerCodec());
 ch.pipeline().addLast(new HttpObjectAggregator(2048));
 ch.pipeline().addLast(new ParseRequestHandler());
 ch.pipeline().addLast(new OozieRequestHandler());

下一个Handler是OozieRequestHandler,它负责向Oozie Server提交作业,之后返回jobId给客户端(HttpServerCodec  Handler 负责底层传输细节)。

Netty构造一个http 响应的方法如下:

复制代码
String jobId = doPost(jobConfig);
FullHttpResponse response = new DefaultFullHttpResponse(
                    HttpVersion.HTTP_1_1, HttpResponseStatus.OK,
                    Unpooled.wrappedBuffer(jobId.getBytes()));

response.headers().set(CONTENT_TYPE, "application/xml");
            
response.headers().setInt(CONTENT_LENGTH,
                    response.content().readableBytes());
            ctx.write(response).addListener(ChannelFutureListener.CLOSE);
复制代码

 

整个完整代码可参考:https://github.com/hapjin/netty_schedule


本文转自hapjin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hapjin/p/5610253.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缓存 监控 搜索推荐
301重定向实现原理全面解析:从HTTP协议到SEO最佳实践
301重定向是HTTP协议中的永久重定向状态码,用于告知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至新URL。它在SEO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传递页面权重、更新索引并提升用户体验。本文详解其工作原理、服务器配置方法(如Apache、Nginx)、对搜索引擎的影响及最佳实践,帮助实现网站平稳迁移与优化。
409 68
|
21天前
HTTP协议中请求方式GET 与 POST 什么区别 ?
GET和POST的主要区别在于参数传递方式、安全性和应用场景。GET通过URL传递参数,长度受限且安全性较低,适合获取数据;而POST通过请求体传递参数,安全性更高,适合提交数据。
274 2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PI
Node.js中发起HTTP请求的五种方式
以上五种方式,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足以让编写Node.js HTTP请求的你,在连接世界的舞台上演奏出华丽的乐章。从原生的 `http`到现代的 `fetch`,每种方式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让你的代码随着项目的节奏自由地舞动。
378 65
|
2月前
|
Go 定位技术
Golang中设置HTTP请求代理的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处理代理服务器的连接稳定性、响应时间、以及错误处理等。因此,建议在使用代理时增加适当的错误重试机制,以确保网络请求的健壮性。此外,由于网络编程涉及的细节较多,彻底测试以确认代理配置符合预期的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
113 8
|
1月前
|
JSON JavaScript API
Python模拟HTTP请求实现APP自动签到
Python模拟HTTP请求实现APP自动签到
|
2月前
|
缓存
|
1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UED
深度解析HTTP协议从版本0.9至3.0的演进和特性。
总的来说,HTTP的演进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需求日益增长的结果。每一次重要更新都旨在优化性能,增进用户体验,适应新的应用场景,而且保证了向后兼容,让互联网的基础架构得以稳定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继续进步,我们可以预期HTTP协议在未来还会继续演化。
330 0
|
1月前
|
数据采集 JSON Go
Go语言实战案例:实现HTTP客户端请求并解析响应
本文是 Go 网络与并发实战系列的第 2 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Go 构建 HTTP 客户端,涵盖请求发送、响应解析、错误处理、Header 与 Body 提取等流程,并通过实战代码演示如何并发请求多个 URL,适合希望掌握 Go 网络编程基础的开发者。
|
2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Vue 3 HTTP请求封装导致响应结果无法在浏览器中获取,尽管实际请求已成功。
通过逐项检查和调试,最终可以定位问题所在,修复后便能正常在浏览器中获取响应结果。
148 0
|
2月前
|
Go
如何在Go语言的HTTP请求中设置使用代理服务器
当使用特定的代理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认证信息,认证信息可以在代理URL中提供,格式通常是:
199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