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访问者(visitor)模式

简介:
 访问者(Visitor)模式作用于某个对象群中各个对象的操作. 它可以使你在不改变这些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对象的新操作.Visitor模式实际上是分离了collection结构中的元素和对这些元素进行操作的行为.

IDictionaryEnumerator iterator = collection. GetEnumerator ()
while (iterator. MoveNext ()) {
   Object o = iterator. Current;
   if (o is Hashtable)
      messyPrintCollection((Hashtable)o);
   else if (o is String)
      Console.WriteLine("'"+o.ToString()+"'");
   else if (o is Float)
     Console.WriteLine (o.ToString()+"f");
   else
     Console.WriteLine (o.ToString());
 
很显然,这样做的缺点代码If else if 很繁琐.我们就可以使用Visitor模式解决它.


2006100801.jpg

   针对上例,定义接口叫Visitable,用来定义一个accept操作,也就是说让Collection每个元素具备可访问性.
被访问者是我们Collection的每个元素Element,我们要为这些Element定义一个可以接受访问的接口(访问和被访问是互动的,只访问者,被访问者如果表示不欢迎,访问者就不能访问),取名为Visitable.
被访问的具体元素继承这个新的接口Visitable: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4
{
    public interface Visitable
    {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public class StringElement : Visitable
    {
        private String text = "";

        public StringElement(String txt)
        {
            this.text = txt;
        }

        public String Text
        {
            get
            {
                return this.text;
            }
        }
        Visitable

    }

    public class FloatElement : Visitable
    {
        private float number = 0.0f;

        public FloatElement(float tmp)
        {
            this.number = tmp;
        }

        public float Number
        {
            get
            {
                return this.number;
            }
        }
        Visitable
    }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
         void visitString(StringElement stringE);
         void visitFloat(FloatElement floatE);
         void visitCollection(ArrayList collection); 
    }
    /// <summary>
    /// ConcreteVisitor
    /// </summary>
    public class ConcreteVisitor : Visitor
    {
        public ConcreteVisitor()
        {
            //
            // TODO:            //
        }
        Visitor
    }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4
{
    /// <summary>
    /// Class1
    /// </summary>
    class Class1
    {
        /// <summary>
        ///
        /// </summary>
        [STAThread]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TODO:            //

            Visitor visitor = new ConcreteVisitor();

            StringElement stringE = new StringElement("Hello,World");
            visitor.visitString(stringE);

            FloatElement floatE = new FloatElement(4.2F);
            visitor.visitFloat(floatE);
            
            System.Collections.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new StringElement("string1"));
            list.Add(new StringElement("string2"));
            list.Add(new FloatElement(3.4f));
            list.Add(new StringElement("string3"));
            visitor.visitCollection(list);

            Console.Read();


        }
    }
}



   我们设计一个接口visitor访问者,在这个接口中,有一些访问操作,这些访问操作是专门访问对象集合Collection中有可能的所有类,目前我们假定有三个行为:访问对象集合中的字符串类型;访问对象集合中的Float类型;
 StringElement只是一个实现,可以拓展为更多的实现,整个核心奥妙在accept方法中,在遍历Collection时,通过相应的accept方法调用具体类型的被访问者。这一步确定了被访问者类型,
如果是StringElement,而StringElement则回调访问者的visiteString方法,这一步实现了行为操作方法。
客户端代码中的list对象集合中放置了多种数据类型,对对象集合中的访问不必象一开始那样,使用is逐个判断,而是通过访问者模式巧妙实现了。

   使用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群结构中(Collection) 中的对象类型很少改变。在两个接口Visitor和Visitable中,确保Visitable很少变化,也就是说,确保不能老有新的Element元素类型加进来,可以变化的是访问者行为或操作,也就是Visitor的不同子类可以有多种,这样使用访问者模式最方便.

   如果对象集合中的对象集合经常有变化, 那么不但Visitor实现要变化,Visistable也要增加相应行为,GOF建议是,不如在这些对象类中直接逐个定义操作,无需使用访问者设计模式.




本文转自Phinecos(洞庭散人)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phinecos/archive/2006/10/08/523894.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连接
【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s)
一、入门 什么是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工厂方法模式使类的实例化延迟
135 16
|
5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2):领导者/追随者模式
🌟 ​大家好,我是摘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二章领导者/追随者(Leader/Followers)模式,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31 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1):半同步/半异步模式
🌟 ​大家好,我是摘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一章半同步/半异步(Half-Sync/Half-Async)模式,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24 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Java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12):不变模式(Immutable Object)
🌟 大家好,我是摘星!🌟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十二章,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00 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Java
设计模式觉醒系列(04)策略模式|简单工厂模式的升级版
本文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的概念及其融合实践。简单工厂模式用于对象创建,通过隐藏实现细节简化代码;策略模式关注行为封装与切换,支持动态替换算法,增强灵活性。两者结合形成“策略工厂”,既简化对象创建又保持低耦合。文章通过支付案例演示了模式的应用,并强调实际开发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避免生搬硬套。最后推荐了JVM调优、并发编程等技术专题,助力开发者提升技能。
|
5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JSON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r)
一、入门 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允许你将算法与对象结构分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改变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向对象结构中的元素添加新的操作。
151 1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Prometheus 监控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20):扇出/扇入模式(Fan-Out/Fan-In)(完结篇)
🌟 大家好,我是摘星!🌟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二十章,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59 0
|
7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对象的创建延迟到子类实现解耦。其核心是抽象工厂声明工厂方法返回抽象产品,具体工厂重写该方法返回具体产品实例。适用于动态扩展产品类型、复杂创建逻辑和框架设计等场景,如日志记录器、数据库连接池等。优点包括符合开闭原则、解耦客户端与具体产品;缺点是可能增加类数量和复杂度。典型应用如Java集合框架、Spring BeanFactory等。
|
9月前
|
设计模式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模式扩展(配置工厂)
该设计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动态选择具体工厂,减少硬编码依赖,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配置文件解耦、反射创建对象,新增产品族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示例中,`CoffeeFactory`类加载配置文件并使用反射生成咖啡对象,客户端调用时只需指定名称即可获取对应产品实例。
150 40
|
9月前
|
设计模式 关系型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创建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象,也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其结构包括工厂类、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类。适用于创建对象种类较少且调用者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的场景。优点是封装性强、代码复用性好;缺点是扩展性差,增加新产品时需修改工厂类代码,违反开闭原则。
11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