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是什么?

简介: 计算机作为一个整体,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有哈佛结构和冯·诺伊曼结构两种。哈佛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的存储器结构。中央处理器首先到程序指令存储器中读取程序指令内容,解码后得到数据地址,再到相应的数据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是执行)。

计算机作为一个整体,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有哈佛结构和冯·诺伊曼结构两种。哈佛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的存储器结构。中央处理器首先到程序指令存储器中读取程序指令内容,解码后得到数据地址,再到相应的数据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是执行)。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可以使指令和数据有不同的数据宽度,如Microchip公司的PICl6芯片的程序指令是14位宽度,而数据是8位宽度。哈佛结构的微处理器通常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其程序指令和数据指令分开组织和存储的,执行时可以预先读取下一条指令。

    目前使用哈佛结构的中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有很多,多数是嵌入式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芯片,还有摩托罗拉公司的MC68系列、Zilog公司的Z8系列、ATMEL公司的AVR系列和安谋公司的ARM9ARMlOARMll

    冯·诺伊曼结构,也称普林斯顿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的存储器结构。程序指令存储地址和数据存储地址指向同一个存储器的不同物理位置,因此程序指令和数据的宽度相同,如英特尔公司的8086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都是16位宽。

    目前使用冯·诺伊曼结构的中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有很多,流行的各种PC主要都采用这种结构。除了上面提到的英特尔公司的8086,英特尔公司的其他中央处理器、安谋公司的ARM7MIPS公司的MIPS处理器也采用了冯·诺伊曼结构。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部分组成,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了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硬件之间的连接线路分为网状结构与总线结构。通常采用的总线(BUS)结构有以CPU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和单总线结构3种。

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存储器是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电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组成。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器称为主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由主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和相应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②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按存在存储器内的程序,逐条地执行程序所指定的操作。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控制器由指令单元、时序单元和操作控制单元三大部件组成,其中指令单元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和指令译码器(ID),而时序单元产生定时节拍,一般由时钟信号源、节拍发生器及微操作电路组成。

    运算器完成二进制编码的算术或逻辑运算,由累加器LA、通用寄存器LB和算术逻辑单元ALU组成。

    ③外部设备

    用户与机器之间的桥梁。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用户要求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字符、文字、图形和程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编码形式存入到计算机内。输出设备的任务是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用户需要的形式(如屏幕显示、文字打印、图形图表、语言音响等)输出。输入输出接口是外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缓冲装置,负责电气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转换。

    (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能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与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以及与这些程序和数据有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其中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又称为文档。

    计算机软件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主要功能是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资源以及开发应用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各种程序语言处理程序、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由用户自己编写的程序,可分为用户程序和应用软件包。

目录
相关文章
|
12月前
|
缓存 边缘计算 监控
2024年前端性能优化的新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本文分享了一些2024年前端性能优化的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前端开发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在实际开发中,应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5分钟掌握开源图神经网络框架DGL使用
近几年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应用,让它备受关注和热捧。但是,它自身依然具有本质上的局限性,以往的神经网络都是限定在欧式空间内,这和大多数实际应用场景并不符合,因此,也阻碍了它在很多领域的实际落地应用。
5分钟掌握开源图神经网络框架DGL使用
|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未来云计算发展趋势及挑战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云计算作为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探讨了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云原生技术、多云环境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展望了云计算在不断变革的科技领域中的前景。
2148 28
|
12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仿生机器人:自然界灵感的工程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仿生机器人作为自然界灵感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通过深入了解其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仿生机器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仿生机器人在未来带来的更多惊喜和变革!
|
12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安全
从云原生到 AI 原生,网关的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
本文整理自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技术专家,云原生产品线中间件负责人谢吉宝(唐三)在云栖大会的精彩分享。讲师深入浅出的分享了软件架构演进过程中,网关所扮演的各类角色,AI 应用的流量新特征对软件架构和网关所提出的新诉求,以及基于阿里自身实践所带来的开源贡献和商业能力。
775 117
|
12月前
|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
标题:5G频段解析:低频、中频与毫米波的奥秘
标题:5G频段解析:低频、中频与毫米波的奥秘
1139 64
|
12月前
|
移动开发 编解码 JavaScript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定位技术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行为,而不是在编译时确定。通过将具体算法封装成独立的类,并通过统一接口与客户端交互,实现算法的动态替换,避免代码重复和复杂条件语句。适用于支付方式切换、导航路径选择等场景。
283 1
|
物联网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原理及实战(6)
中小型公司大模型构建之路如何选择
162 4
|
应用服务中间件 API nginx
SpringCloud Gateway中路由维护的三种方法
分别介绍使用配置文件,RouteLocatorBuilder和RouteDefinitionWriter三种方法维护网关路由
59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