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笔记之四】Adaboost 算法

简介: 本文结构: 什么是集成学习? 为什么集成的效果就会好于单个学习器? 如何生成个体学习器? 什么是 Boosting? Adaboost 算法? 什么是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就是将多个弱的学习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强的学习器。

本文结构:

  • 什么是集成学习?
  • 为什么集成的效果就会好于单个学习器?
  • 如何生成个体学习器?
  • 什么是 Boosting?
  • Adaboost 算法?

什么是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就是将多个弱的学习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强的学习器。

这就涉及到,先产生一组‘个体学习器’,再用一个策略将它们结合起来。

个体学习器可以选择:决策树,神经网络。
集成时可以所有个体学习器属于同一类算法:全是决策树,或全是神经网络;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算法。
结合策略:例如分类问题,可以用投票法,少数服从多数。

之所以用这种集成的思想,是因为单独用一个算法时,效果往往不容易达到很好,但如果多个个体算法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整体效果就会比单独一个要强。


什么时候集成的效果就会好于单个学习器

当然集成并不是不管怎么选择学习器,怎么组合都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好的情况是,每个学习器都不是特别差,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否则可能集成后的会没有效果,或者起负作用:


来证明一下:

假设个体学习器的错误率为 ε,


假设错误率相互独立,由 Hoeffding 不等式可得到整体学习器的错误率为:


由不等式的右边可知,如果将学习器的数目 T 逐渐增大,那么整个学习器的错误率将指数级下降,甚至最终趋向于零。


这里提到了‘错误率相互独立’的假设,这就是集成学习的一个核心问题:
如何生成准确性又不是很差,并且还能保证多样性的个体学习器呢

目前主要有两种生成方式:

Boosting:个体学习器间存在强依赖关系,必须串行生成。
Bagging,随机森林:个体之间不存在强依赖关系,可并行生成。


Boosting 思想:
给定初始训练数据,由此训练出第一个基学习器;
根据基学习器的表现对样本进行调整,在之前学习器做错的样本上投入更多关注;
用调整后的样本,训练下一个基学习器;
重复上述过程 T 次,将 T 个学习器加权结合。

根据 Boosting 的定义,它有三个基本要素:
基学习器
组合方式
目标函数


Boosting 的代表是 Adaboost:
AdaBoost方法相对于大多数其它学习算法而言,不会很容易出现过拟合现象。

Adaboost 算法


  • 第 1 行,初始化样本权重分布,此时每个数据的权重是一样的,所以是 1/m;
    以分类问题为例,最初令每个样本的权重都相等,对于第 t 次迭代操作,我们就根据这些权重来选取样本点,进而训练分类器 C_t

  • 第 2 行,进入 for 循环 T 次,即基学习器的个数为 T 个;

  • 第 3 行,根据具有当前权重分布 D_t 的数据集,学习出 h_t
    前一个分类器分错的样本会被用来训练下一个分类器。
    h_t 是分量分类器 C_t 给出的对任一样本点 xi 的标记(+1或-1),h_t(xi) = yi 时,样本被正确分类。

  • 第 4 行,计算当前学习器的误差;

  • 第 5 行,如果误差大于 0.5,就停止;
    AdaBoost 方法中使用的分类器可能很弱(比如出现很大错误率),但只要它的分类效果比随机好一点(比如两类问题分类错误率略小于0.5),就能够改善最终得到的模型。

  • 第 6 行,计算当前学习器的权重 α_t
    权值是关于误差的表达式,当下一次分类器再次错分这些点之后,会提高整体的错误率,这样就导致分类器权值变小,进而导致这个分类器在最终的混合分类器中的权值变小,也就是说,Adaboost算法让正确率高的分类器占整体的权值更高,让正确率低的分类器权值更低,从而提高最终分类器的正确率。

  • 第 7 行,得到下一时刻的权重分布 D_t+1.
    如果某个样本点已经被准确地分类,那么在构造下一个训练集中,它被选中的概率就被降低;相反,如果某个样本点没有被准确地分类,那么它的权重就得到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AdaBoost 方法能“聚焦于”那些较难分(更富信息)的样本上。

最后的总体分类的判决可以使用各个分量分类器加权平均来得到,
再取符号,这样,最后对分类结果的判定规则是:



举个例子

图中“+”和“-”表示两种类别,
共10个样本,故每个样本权值为0.1,


第一次划分有3个点划分错误,根据误差表达式得到误差:e1=(0.1+0.1+0.1)/1.0=0.3


分类器权重:


根据算法,对于正确分类的7个点,权值不变,仍为0.1, 对于错分的3个点,权值为:
D1=D0*(1-e1)/e1=0.1*(1-0.3)/0.3=0.2333


第二次分类,有3个 "-" 分类错误,按照算法计算如下:
上轮分类后权值之和为:0.17+0.23333=1.3990
分类误差:e2=0.1*3/1.3990=0.2144
分类器权重 a2=0.6493
错分的3个点权值为:D2=0.1*(1-0.2144)/0.2144=0.3664

第三次:


最后将三次的分类器结合起来,得到上面的分类结果:



接下来看 α_t , D_t 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我们最后学习出来的预测数据的模型为 H:


即强学习器是基学习器的线性组合形式。

目标函数用指数损失函数:


为什么目标函数用指数损失函数?

当我们用指数损失函数时,

我们需要求得 H 使得损失函数达到极小,那么就想到求偏导,


并使其为 0,得到 H 的形式:


那么最终的判定规则为:


说明若指数损失达到最小,则分类错误率也将最小化,也就是说指数损失可以作为分类任务 0 1 损失的替代函数,因为它连续可微,就用它来替代 0 1 损失函数作为优化目标。

第一个基学习器由初始数据得到,之后的 α_t , h_t 都是迭代产生。

第 6 行: α_t

想要求得 α_t 使得 α_t*h_t 最小化指数损失函数:


那就需要对 α_t 求导:


使导数为 0 后得到 α_t 的解为:


第 4,5 行: h_t 的条件

学习到 H_t-1 后,希望下一个 h_t 可以纠正 H_t-1 的全部错误,即使下面的目标函数达到最小:


经过一系列推导后,可得到理想的基学习器为:


即理想的 h_t 将在分布 D_t 下最小化分类误差,也就是在用 D_t 训练 h_t 时,分类误差应小于 0.5。

第 7 行:再推导一下 D_tD_t-1 之间的关系


这样就推导出了 Adaboost 算法。

参考:
《机器学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AdaBoost
http://blog.csdn.net/iemyxie/article/details/40423907

目录
相关文章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
4天前
|
索引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计算机视觉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索引 Python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Python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索引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算法
大模型开发:你如何确定使用哪种机器学习算法?
在大型机器学习模型开发中,选择算法是关键。首先,明确问题类型(如回归、分类、聚类等)。其次,考虑数据规模、特征数量和类型、分布和结构,以判断适合的算法。再者,评估性能要求(准确性、速度、可解释性)和资源限制(计算资源、内存)。同时,利用领域知识和正则化来选择模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和模型比较进行优化。此过程涉及迭代和业务需求的技术权衡。
|
27天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测试技术
python排序算法及优化学习笔记1
python实现的简单的排序算法,以及算法优化,学习笔记1
33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