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Volume 之 bind mount - 每天5分钟玩转 Docker 容器技术(39)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容器镜像服务 ACR,镜像仓库100个 不限时长
简介: storage driver 和 data volume 是容器存放数据的两种方式,上一节我们学习了 storage driver,本节开始讨论 Data Volume。 Data Volume 本质上是 Docker Host 文件系统中的目录或文件,能够直接被 mount 到容器的文件系统中。

storage driver 和 data volume 是容器存放数据的两种方式,上一节我们学习了 storage driver,本节开始讨论 Data Volume

Data Volume 本质上是 Docker Host 文件系统中的目录或文件,能够直接被 mount 到容器的文件系统中。Data Volume 有以下特点:

  1. Data Volume 是目录或文件,而非没有格式化的磁盘(块设备)。

  2. 容器可以读写 volume 中的数据。

  3. volume 数据可以被永久的保存,即使使用它的容器已经销毁。

好,现在我们有数据层(镜像层和容器层)和 volume 都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怎样选择呢?考虑下面几个场景:

  1. Database 软件 vs Database 数据

  2. Web 应用 vs 应用产生的日志

  3. 数据分析软件 vs input/output 数据

  4. Apache Server vs 静态 HTML 文件

相信大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1. 前者放在数据层中。因为这部分内容是无状态的,应该作为镜像的一部分。

  2. 后者放在 Data Volume 中。这是需要持久化的数据,并且应该与镜像分开存放。

还有个大家可能会关心的问题:如何设置 voluem 的容量?

因为 volume 实际上是 docker host 文件系统的一部分,所以 volume 的容量取决于文件系统当前未使用的空间,目前还没有方法设置 volume 的容量。

在具体的使用上,docker 提供了两种类型的 volume:bind mount 和 docker managed volume。

bind mount

bind mount 是将 host 上已存在的目录或文件 mount 到容器。

例如 docker host 上有目录 $HOME/htdocs:

通过 -v 将其 mount 到 httpd 容器:

-v 的格式为 <host path>:<container path>。/usr/local/apache2/htdocs 就是 apache server 存放静态文件的地方。由于 /usr/local/apache2/htdocs 已经存在,原有数据会被隐藏起来,取而代之的是 host $HOME/htdocs/ 中的数据,这与 linux mount 命令的行为是一致的。

191.png

curl 显示当前主页确实是 $HOME/htdocs/index.html 中的内容。更新一下,看是否能生效:

host 中的修改确实生效了,bind mount 可以让 host 与容器共享数据。这在管理上是非常方便的。

下面我们将容器销毁,看看对 bind mount 有什么影响:

可见,即使容器没有了,bind mount 也还在。这也合理,bind mount 是 host 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只是借给容器用用,哪能随便就删了啊。

另外,bind mount 时还可以指定数据的读写权限,默认是可读可写,可指定为只读:

ro 设置了只读权限,在容器中是无法对 bind mount 数据进行修改的。只有 host 有权修改数据,提高了安全性。

除了 bind mount 目录,还可以单独指定一个文件:

使用 bind mount 单个文件的场景是:只需要向容器添加文件,不希望覆盖整个目录。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将 html 文件加到 apache 中,同时也保留了容器原有的数据。

使用单一文件有一点要注意:host 中的源文件必须要存在,不然会当作一个新目录 bind mount 给容器。

mount point 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我们可以将源代码目录 mount 到容器中,在 host 中修改代码就能看到应用的实时效果。再比如将 mysql 容器的数据放在 bind mount 里,这样 host 可以方便地备份和迁移数据。

bind mount 的使用直观高效,易于理解,但它也有不足的地方:bind mount 需要指定 host 文件系统的特定路径,这就限制了容器的可移植性,当需要将容器迁移到其他 host,而该 host 没有要 mount 的数据或者数据不在相同的路径时,操作会失败。

移植性更好的方式是 docker managed volume,下一节我们讨论。

有个好消息:出版社现在搞促销,《每天5分钟玩转OpenStack》全网最低价销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访问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43416839771 了解详情 。

二维码+指纹.png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Hologres轻量实时的高性能OLAP分析
本教程基于GitHub Archive公开数据集,通过DataWorks将GitHub中的项⽬、行为等20多种事件类型数据实时采集至Hologres进行分析,同时使用DataV内置模板,快速搭建实时可视化数据大屏,从开发者、项⽬、编程语⾔等多个维度了解GitHub实时数据变化情况。
阿里云实时数仓实战 - 用户行为数仓搭建
课程简介 1)学习搭建一个数据仓库的过程,理解数据在整个数仓架构的从采集、存储、计算、输出、展示的整个业务流程。 2)整个数仓体系完全搭建在阿里云架构上,理解并学会运用各个服务组件,了解各个组件之间如何配合联动。 3&nbsp;)前置知识要求:熟练掌握 SQL 语法熟悉 Linux 命令,对 Hadoop 大数据体系有一定的了解 &nbsp; 课程大纲 第一章&nbsp;了解数据仓库概念 初步了解数据仓库是干什么的 第二章&nbsp;按照企业开发的标准去搭建一个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的需求是什么 架构 怎么选型怎么购买服务器 第三章&nbsp;数据生成模块 用户形成数据的一个准备 按照企业的标准,准备了十一张用户行为表 方便使用 第四章&nbsp;采集模块的搭建 购买阿里云服务器 安装 JDK 安装 Flume 第五章&nbsp;用户行为数据仓库 严格按照企业的标准开发 第六章&nbsp;搭建业务数仓理论基础和对表的分类同步 第七章&nbsp;业务数仓的搭建&nbsp; 业务行为数仓效果图&nbsp;&nbsp;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监控 Kubernetes 安全
还没搞懂Docker? Docker容器技术实战指南 ! 从入门到企业级应用 !
蒋星熠Jaxonic,技术探索者,以代码为笔,在二进制星河中书写极客诗篇。专注Docker与容器化实践,分享从入门到企业级应用的深度经验,助力开发者乘风破浪,驶向云原生新世界。
还没搞懂Docker? Docker容器技术实战指南 ! 从入门到企业级应用 !
|
25天前
|
NoSQL 算法 Redis
【Docker】(3)学习Docker中 镜像与容器数据卷、映射关系!手把手带你安装 MySql主从同步 和 Redis三主三从集群!并且进行主从切换与扩容操作,还有分析 哈希分区 等知识点!
Union文件系统(UnionFS)是一种**分层、轻量级并且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它支持对文件系统的修改作为一次提交来一层层的叠加,同时可以将不同目录挂载到同一个虚拟文件系统下(unite several directories into a single virtual filesystem) Union 文件系统是 Docker 镜像的基础。 镜像可以通过分层来进行继承,基于基础镜像(没有父镜像),可以制作各种具体的应用镜像。
215 5
|
26天前
|
监控 Linux 调度
【赵渝强老师】Docker容器的资源管理机制
本文介绍了Linux CGroup技术及其在Docker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CGroup限制应用程序的CPU、内存和I/O带宽使用,实现系统资源的精细化控制,帮助理解Docker底层资源限制机制。
113 6
kde
|
29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 Docker 容器化部署全指南
MySQL是一款开源关系型数据库,广泛用于Web及企业应用。Docker容器化部署可解决环境不一致、依赖冲突问题,实现高效、隔离、轻量的MySQL服务运行,支持数据持久化与快速迁移,适用于开发、测试及生产环境。
kde
250 4
|
3月前
|
Kubernetes Docker Python
Docker 与 Kubernetes 容器化部署核心技术及企业级应用实践全方案解析
本文详解Docker与Kubernetes容器化技术,涵盖概念原理、环境搭建、镜像构建、应用部署及监控扩展,助你掌握企业级容器化方案,提升应用开发与运维效率。
605 108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测试技术
如何将现有的应用程序迁移到Docker容器中?
如何将现有的应用程序迁移到Docker容器中?
350 57
|
3月前
|
缓存 Ubuntu Docker
Ubuntu环境下删除Docker镜像与容器、配置静态IP地址教程。
如果遇见问题或者想回滚改动, 可以重启系统.
2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