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观测量组到变量组的重组

简介: 观测量组到变量组的重组使数据由纵向格式转换为横向格式,步骤如下: 1)选择重组变量。在“重组数据向导”对话框中选择“将选定个案重组为变量”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重组数据向导--第2步(功步)”对话框。

观测量组到变量组的重组使数据由纵向格式转换为横向格式,步骤如下:

1)选择重组变量。在“重组数据向导”对话框中选择“将选定个案重组为变量”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重组数据向导--第2步(功步)”对话框。

从“当前文件中的变量”列表框中选择在重组后将在数据集中标识观测记录的变量,单击右箭头按钮将其选入“标识符变量”列表;选择构成新数据集中变量组的变量,单击右箭头将其选入“索引变量”列表。

本例中,将“观测量”变量选入“标识符变量”列表,将“D”变量 选入 “索引变量”列表。

2)原始数据的排序设置。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重组数据向导--第3步(共5步)”

该对话框用于设置是否对原始数据进行排序,选择“是”,系统会在数据重组之前按照标识变量对原始数据进行排序,“否”则不进行此项操作。本例中选择“是”按钮。

3)新变量的相关参数设置。单击“下一步”,弹出“重组数据向导--第4步(共5步)”对话框。

“新变量组顺序”选项组:该选项组用于设置新变量组中变量的排序方式,有“按初始变量排序组合”和“索引排序的组合”两种。

“个案计数变量”选项组:设置是否生成计数变量,若勾选“计算当前数据中用来创建新个案的个案数”复选框,则表示生成计数变量,同时激活“名称”和“标签”输入框,用户可以在其中输入计数变量的变量名和变量标签。

“指示符变量”选项组:设置是否生成指示变量,勾选“创建指示符变量”复选框,表示对索引变量的每个取值生成一个指示变量用于记录对应的变量取值是否为空值,用户可以在“跟名”文本框中输入指示变量的前缀。

本例默认即可。

4)完成数据重组。单击继续“下一步”,弹出“重组数据向导--完成”按钮。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小红书关注收藏点赞脚本,全自动稳定框架插件,autojs完整源码分享
其实这个源码你如果运行的他,他可以跟你跑几天几夜不休息的,因为我自己试过了,他真的是能稳定的进行运
|
9月前
|
缓存 NoSQL 数据库
《如何优化数据库查询性能以应对高并发场景》
优化数据库查询性能需综合考虑:合理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索引、关联),高效利用索引,缓存热点数据,采用合理的查询策略,优化数据库参数配置,实施读写分离及水平扩展。针对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升性能。
267 14
|
11月前
|
资源调度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前端研发链路之脚手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前端徐徐”。文章介绍了前端开发中脚手架工具的重要性及其工作原理。脚手架工具能够大幅提升开发效率,确保代码质量和项目一致性。文章详细探讨了脚手架的历史、工作原理、常见工具及其优势与潜在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脚手架工具。
294 4
前端研发链路之脚手架
|
10月前
|
边缘计算 分布式计算 资源调度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趋势与挑战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趋势与挑战
291 3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大模型合成数据机理分析,人大刘勇团队:信息增益影响泛化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刘勇团队研究了合成数据对大型语言模型泛化能力的影响,提出逆瓶颈视角,通过“通过互信息的泛化增益”(GGMI)概念,揭示了后训练模型的泛化能力主要取决于从生成模型中获得的信息增益。这一发现为优化合成数据生成和后训练过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71 1
|
监控 安全 Linux
在Linux中,如何查看当前登录用户?
在Linux中,如何查看当前登录用户?
|
弹性计算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一、基于Fortinet的出海业务访问加速方案--详细部署步骤
本方案基于CADT提供一个一键交付零配置的部署模板,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出海业务访问加速的环境。方案结合了Fortinet产品以及阿里云的ECS,BGP公网精品IP等产品,实现低成本的出海业务加速。
585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编解码
量化感知训练实践:实现精度无损的模型压缩和推理加速
本文以近期流行的YOLOX[8]目标检测模型为例,介绍量化感知训练的原理流程,讨论如何实现精度无损的实践经验,并展示了量化后的模型能够做到精度不低于原始浮点模型,模型压缩4X、推理加速最高2.3X的优化效果。
2863 0
量化感知训练实践:实现精度无损的模型压缩和推理加速
|
C语言 Python
Py之distance:distance的简介、安装、使用方法之详细攻略
Py之distance:distance的简介、安装、使用方法之详细攻略
Py之distance:distance的简介、安装、使用方法之详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