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数据结构与算法揭秘七

简介:

前面介绍了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是一对一的关系。本章和下一章介绍两种非常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树形结构是一对多的非线性结构,非常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树,数据元素之间既有分支关系,又有层次关系。树形结构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如家族的家谱(图一)、一个单位的行政机构组织(图二)等都可以用树形结构来形象地表示。

树形结构在计算机领域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 Windows 操作系统中对磁盘文件的管理、编译程序中对源程序的语法结构的表示等都采用树形结构。在数据库系统中,树形结构也是数据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树形结构多叉树和二叉树两种,多叉树的操作实现比较复杂,但多叉树可以转换为二叉树进行处理,所以,本章主要讨论二叉树。

windows资源管理器是一个最典型的树形结构。

一张自然中典型的二叉树。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树。所谓的树(Tree)是 n(n≥0)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树中的数据元素叫结点(Node)。n=0 的树称为空树(Empty Tree);对于 n>0 的任意非空树 T 有: 

(1)有且仅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树的根(Root)结点,根没有前驱结点; 如图所示。

(2)若n>1,则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被分成了m(m>0)个互不相交的集合T1,T2,…,Tm,其中每一个集合Ti(1≤i≤m)本身又是一棵树。树T1,T2,…,Tm
称为这棵树的子树(Subtree)。如图所示:


由树的定义可知,树的定义是递归的,用树来定义树。因此,二叉树的许多算法都使用了递归。 树的形式定义为:树(Tree)简记为 T,是一个二元组, T = (D, R) 其中:D 是结点的有限集合;  是结点之间关系的有限集合。

由上述两个特点可知,图 5.2所示的都不是树

树的术语很多,我们来一一进行介绍。

1、结点(Node):表示树中的数据元素,由数据项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在下图中,共有 7个结点。
2、结点的度(Degree of Node):结点所拥有的子树的个数,在下图中,孙子结点的度为 3。
3、树的度(Degree of Tree):树中各结点度的最大值。在下图中,树的度为3.
4、叶子结点(Leaf Node):度为 0 的结点,也叫终端结点。在下图中,子结点和孙子结点都是叶子结点。
5、 分支结点(Branch Node): 度不为 0 的结点, 也叫非终端结点或内部结点。在下图中,根结点和子结点是分支结点。

6、孩子(Child):结点子树的根。在下图中,子结点是根结点的孩子。 

7、双亲(Parent):结点的上层结点叫该结点的双亲。在下图中,子结点的双亲是根结点。
8、祖先(Ancestor):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在下图中,孙子结点的祖先是子节点和根节点。
9、子孙(Descendant):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的任一结点。在下图中,除根结点之外的所有结点都是根结点的子孙。
10、兄弟(Brother):同一双亲的孩子。在下图中,子结点互为兄弟。
11、结点的层次(Level of Node):从根结点到树中某结点所经路径上的分支数称为该结点的层次。根结点的层次规定为 1,其余结点的层次等于其双亲结点的层次加 1。

12、堂兄弟(Sibling):同一层的双亲不同的结点。
13、树的深度(Depth of Tree):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数。在下图中,树的深度为 3。
14、无序树(Unordered Tree):树中任意一个结点的各孩子结点之间的次序构成无关紧要的树。通常树指无序树。
15、有序树(Ordered Tree):树中任意一个结点的各孩子结点有严格排列次序的树。二叉树是有序树,因为二叉树中每个孩子结点都确切定义为是该结点的左孩子结点还是右孩子结点。
16、森林(Forest):m(m≥0)棵树的集合。自然界中的树和森林的概念差别很大,但在数据结构中树和森林的概念差别很小。从定义可知,一棵树有根结点和m 个子树构成,若把树的根结点删除,则树变成了包含 m 棵树的森林。当然,根据定义,一棵树也可以称为森林

树的逻辑表示方法很多,这里只讲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
1、直观表示法
它象日常生活中的树木一样。整个图就象一棵倒立的树,从根结点出发不断扩展,根结点在最上层,叶子结点在最下面,如上图所示。
2、凹入表示法
每个结点对应一个矩形,所有结点的矩形都右对齐,根结点用最长的矩形表示,同一层的结点的矩形长度相同,层次越高,矩形长度越短,上图中的树的凹入表示法如下图所示。

3、广义表表示法
用广义表的形式表示根结点排在最前面, 用一对圆括号把它的子树结点括起来,子树结点用逗号隔开。树的广义表表示如下: 

(根结点(子结点(孙子结点,孙子结点),子结点(孙子结点,孙子结点)))

4、嵌套表示法
类似数学中所说的文氏图表示法,如下图所示。

二叉树的形态共有 5 种:空二叉树、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右子树为空的二叉树、左子树为空的二叉树和左、右子树非空的二叉树。二叉树的 5 种形态如图所示。

(1) 满二叉树(Full Binary Tree): 如果一棵二叉树只有度为 0 的结点和度为 2的结点, 并且度为 0 的结点在同一层上, 则这棵二叉树为满二叉树, 如图(a)所示。
由定义可知,对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个数为 2k-1。

(2)完全二叉树(Complete Binary Tree):深度为 k,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 k,有 n 个结点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 1 到 n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为完全二叉树,如下图(b)所示。 完全二叉树的特点是叶子结点只可能出现在层次最大的两层上, 并且某个结点的左分支下子孙的最大层次与右分支下子孙的最大层次相等或大 1。

性质 1 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 2
i-1个结点(i≥1)。
证明:采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当n=1时,二叉树只有 1层,这一层只有根结点一个结点,所以第 1 层的结点数为 21-1=1,结论成立。假设当n=N时结论成立,即第N层最多有 2N-1个结点;当n=N+1 时,根据二叉树的定义,第N层的每个结点最多有 2个子结点,所以第N+1层上最多有 2N-1*2=2N=2(N+1)-1个结点,
结论成立。综上所述,性质 1成立。


性质 2 若规定空树的深度为 0,则深度为k的二叉树最多有 2
k-1 个结点(k≥0)。
证明:当k=0时,空树的结点数为 20-1=0,结论成立。当深度为k(k>0)时,
由性质 1可知,第i(1≤i≤k)层最多有 2i-1个结点,所以二叉树的最多结点数是:1+2^1+.......+2^(i-1)=2^i-1


性质 3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k-为log2n+1。
证明:根据性质 2和完全二叉树的定义可知,当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为n、深度为 k 时,有 2k-1-1<n≤2k-1
即 2k-1≤n<2k对不等式取对数,有 k-1≤log2n<k 由于k是整数,所以有k=log2n+1。 

性质 4 对于一棵非空二叉树,如果度为 0 的结点数目为n0,度为 2 的结点数目为n2,则有n0= n2+1。
证明:设n为二叉树的结点总数,n1二叉树中度为 1的结点数目,则有 n= n0+ n1+ n2在二叉树中,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都有唯一的一个进入分支。设 B 为二叉树中的分支总数,则有 B=n-1 这些分支由度为1和度为2的结点发出的, 一个度为1的结点发出一个分支,一个度为 2的结点发出 2个分支,所以有 B= n1+2 n2  综合上面 3个式子,可以得到 n0= n2+1 

性质 5 对于具有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到下和从左到右的顺序对所有结点从 1 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 i 的结点,有:
(1) 如果 i>1, 则序号为 i 的结点的双亲结点的序号为 i/2( “/” 表示整除);如果 i=1,则该结点是根结点,无双亲结点。
(2)如果 2i≤n,则该结点的左孩子结点的序号为 2i;若 2i>n,则该结点无左孩子。
(3)如果 2i+1≤n,则该结点的右孩子结点的序号为 2i+1;若 2i+1>n,则该结点无右孩子

这就是对二叉树的性质的基本介绍,下届从源代码的层次来进行实现。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基于 C# 语言的 Dijkstra 算法在局域网内监控软件件中的优化与实现研究
本文针对局域网监控系统中传统Dijkstra算法的性能瓶颈,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队列和邻接表优化的改进方案。通过重构数据结构与计算流程,将时间复杂度从O(V²)降至O((V+E)logV),显著提升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实验表明,优化后算法在包含1000节点、5000链路的网络中,计算时间缩短37.2%,内存占用减少21.5%。该算法适用于网络拓扑发现、异常流量检测、故障定位及负载均衡优化等场景,为智能化局域网监控提供了有效支持。
84 5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如何控制上网行为——基于 C# 实现布隆过滤器算法的上网行为管控策略研究与实践解析
在数字化办公生态系统中,企业对员工网络行为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保障网络安全、提升组织效能的核心命题。如何在有效防范恶意网站访问、数据泄露风险的同时,避免过度管控对正常业务运作的负面影响,构成了企业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为底层技术支撑,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将以布隆过滤器算法为研究对象,基于 C# 编程语言开展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系统探讨该算法在企业上网行为管理中的应用范式。
137 8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解析公司屏幕监控软件中 C# 字典算法的数据管理效能与优化策略
数字化办公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为维护信息安全并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应用日益普及。此软件犹如企业网络的 “数字卫士”,持续记录员工电脑屏幕的操作动态。然而,伴随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如何高效管理这些监控数据成为关键议题。C# 中的字典(Dictionary)数据结构,以其独特的键值对存储模式和高效的操作性能,为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文将深入探究其原理与应用。
97 4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中基于滑动窗口的C#流量统计算法解析​
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需要高效处理海量网络请求数据,同时实时识别异常行为(如高频访问非工作网站)。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方法因计算复杂度过高,难以满足低延迟需求。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C#统计算法,通过动态时间窗口管理,实现高效的行为模式分析与流量计数。
135 2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算法
基于 C#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技术剖析
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是保障企业网络高效运行、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强化信息安全管控的核心工具。此类软件需应对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海量的设备信息及多样化的用户操作,而数据结构与算法正是支撑其强大功能的基石。本文将深入剖析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DFS)算法,并结合 C# 语言特性,详细阐述其在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中的应用与实现。
126 3
|
3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内网实时监控中的 C# 算法探索:环形缓冲区在实时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探讨了环形缓冲区在内网实时监控中的应用,结合C#实现方案,分析其原理与优势。作为固定长度的循环队列,环形缓冲区通过FIFO机制高效处理高速数据流,具备O(1)时间复杂度的读写操作,降低延迟与内存开销。文章从设计逻辑、代码示例到实际适配效果展开讨论,并展望其与AI结合的潜力,为开发者提供参考。
183 2
|
3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公司电脑监控软件关键技术探析:C# 环形缓冲区算法的理论与实践
环形缓冲区(Ring Buffer)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电脑监控系统设计的核心数据结构,适用于高并发、高速率与短时有效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场景。其通过固定大小的连续内存空间实现闭环存储,具备内存优化、操作高效、数据时效管理和并发支持等优势。文章以C#语言为例,展示了线程安全的环形缓冲区实现,并结合URL访问记录监控应用场景,分析了其在流量削峰、关键数据保护和高性能处理中的适配性。该结构在日志捕获和事件缓冲中表现出色,对提升监控系统效能具有重要价值。
97 1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的局域网计算机监控系统文件变更实时监测算法设计与实现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语言的局域网文件变更监控算法,通过事件驱动与批处理机制结合,实现高效、低负载的文件系统实时监控。核心内容涵盖监控机制选择(如事件触发机制)、数据结构设计(如监控文件列表、事件队列)及批处理优化策略。文章详细解析了C#实现的核心代码,并提出性能优化与可靠性保障措施,包括批量处理、事件过滤和异步处理等技术。最后,探讨了该算法在企业数据安全监控、文件同步备份等场景的应用潜力,以及未来向智能化扩展的方向,如文件内容分析、智能告警机制和分布式监控架构。
125 3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的 C# 基数树算法高效检索方案研究
在企业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领域,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是维护网络安全、规范网络行为的关键举措。随着企业网络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高效存储和检索上网记录数据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基数树(Trie 树)作为一种独特的数据结构,凭借其在字符串处理方面的卓越性能,为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剖析基数树算法的原理,并通过 C# 语言实现的代码示例,阐述其在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124 7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时间轮算法的控制局域网上网时间与实践应用
在数字化办公与教育环境中,局域网作为内部网络通信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精细化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效能。对局域网用户上网时间的有效管控,已成为企业、教育机构等组织的重要管理需求。这一需求不仅旨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规范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更是优化网络带宽资源分配的关键举措。时间轮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定时任务管理机制,在局域网用户上网时间管控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本文将系统阐述时间轮算法的核心原理,并基于 C# 编程语言提供具体实现方案,以期深入剖析该算法在局域网管理中的应用逻辑与实践价值。
10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