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森林15 先生,要点单吗? (HTTP协议概览)

简介: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我在TCP流通信中说明了,TCP协议实现了数据流的传输。然而,人们更加习惯以文件为单位传输资源,比如文本文件,图像文件,超文本文档(hypertext document)。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我在TCP流通信中说明了,TCP协议实现了数据流的传输。然而,人们更加习惯以文件为单位传输资源,比如文本文件,图像文件,超文本文档(hypertext document)。

*** 超文本文档中包含有超链接,指向其他的资源。超文本文档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www)的基础。

 

HTTP协议解决文件传输的问题。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建立在TCP协议之上(偶尔也可以UDP为底层)。它随着万维网的发展而流行。HTTP协议目的是,如何在万维网的网络环境下,更好的利用TCP协议,以实现文件,特别是超文本文件的传输。

早期的HTTP协议主要传输静态文件,即真实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文件。随着万维网的发展,HTTP协议被用于传输“动态文件”,服务器上的程序根据HTTP请求即时生成的动态文件。我们将HTTP的传输对象统称为资源(resource)。

 

点单

HTTP实现了资源的订购和传送。其工作方式类似于快餐点单。

  1. 请求(request): 顾客向服务员提出请求:“来个鸡腿汉堡”。
  2. 回复(response):服务员根据情况,回应顾客的请求

根据情况的不同,服务员的回应可能有很多,比如:

  • 服务员准备鸡腿汉堡,将鸡腿汉堡交给顾客。(一切OK)
  • 服务员发现自己只是个甜品站。他让顾客前往正式柜台点单。(重新定向)
  • 服务员告诉顾客鸡腿汉堡没有了。(无法找到)

交易结束后,服务员就将刚才的交易抛到脑后,准备服务下一位顾客。

 

下面来看一下HTTP是如何具体实现的。

 

格式

HTTP协议的通信是一次request-responce交流。客户端(guest)向服务器发出请求(request),服务器(server)回复(response)客户端。

 

 

 

HTTP协议规定了请求和回复的格式:

起始行 (start line)
头信息 (headers)

主体(entity body)

起始行只有一行。它包含了请求/回复最重要的信息。请求的起始行表示(顾客)“想要什么”。回复的起始行表示(后厨)“发生什么”。

 

头信息可以有多行。每一行是一对键值对(key-value pair),比如:

Content-type: text/plain 

它表示,包含有一个名为Content-type的参数,该参数的值为text/plain。头信息是对起始行的补充。请求的头信息对服务器有指导意义 (好像在菜单上注明: 鸡腿不要辣)。回复的头信息则是提示客户端(比如,在盒子上注明: 小心烫)

 

主体部分包含了具体的资源。上图的请求中并没有主体,因为我们只是在下单,而不用管后厨送什么东西 (请求是可以有主体内容的)。回复中包含的主体是一段文本文字(Hello World!)。这段文本文字正是顾客所期待的,鸡腿汉堡。

 

请求

我们深入一些细节。先来看一下请求: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example.com

 

在起始行中,有三段信息:

  • GET 方法。用于说明想要服务器执行的操作。
  • /index.html 资源的路径。这里指向服务器上的index.html文件。
  • HTTP/1.1 协议的版本。HTTP第一个广泛使用的版本是1.0,当前版本为1.1。

 

早期的HTTP协议只有GET方法。遵从HTTP协议,服务器接收到GET请求后,会将特定资源传送给客户。这类似于客户点单,并获得汉堡的过程。使用GET方法时,是客户向服务器索取资源,所以请求往往没有主体部分。

GET方法也可以用于传输一些不重要的数据。它是通过改写URL的方式实现的。GET的数据利用URL?变量名=变量值的方法传输。比如向http://127.0.0.1发送一个变量“q”,它的值为“a”。那么,实际的URL为http://127.0.0.1?q=a。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就可以知道"q"的值为"a"。

GET方法之外,最常用的是POST方法。它用于从客户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使用POST方法时,URL不再被改写。数据位于http请求的主体。POST方法最用于提交HTML的form数据。服务器往往会对POST方法提交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比如存入服务器数据库。

 

样例请求中有一行头信息。该头信息的名字是Host。HTTP的请求必须有Host头信息,用于说明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HTTP协议的默认端口是80,如果在HOST中没有说明端口,那么将默认采取该端口。在该例子中,服务器的域名为www.example.com,端口为80。域名将通过DNS服务器转换为IP地址,从而确定服务器在互联网上的地址。

(参看IP地址TCP端口)

 

回复

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之后,会根据程序,生成对应于该请求的回复,比如: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tent-length: 12

Hello World!

回复的起始行同样包含三段信息

  • HTTP/1.1 协议版本
  • 200 状态码(status code)。
  • OK 状态描述

OK是对状态码200的文字描述,它只是为了便于人类的阅读。电脑只关心三位的状态码(status code),即这里的200。200表示一切OK,资源正常返回。状态码代表了服务器回应动作的类型。

其它常见的状态码还有:

  • 302重新定向(redirect): 我这里没有你想要的资源,但我知道另一个地方xxx有,你可以去那里找。
  • 404,无法找到(not found): 我找不到你想要的资源,无能为力。

(重新定向时,客户端可以根据302的建议前往xxx寻找资源,也可以忽略该建议。)

 

Content-type说明了主体所包含的资源的类型。根据类型的不同,客户端可以启动不同的处理程序(比如显示图像文件,播放声音文件等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资源

  • text/plain 普通文本
  • text/html HTML文本
  • image/jpeg jpeg图片
  • image/gif gif图片

Content-length说明了主体部分的长度,以字节(byte)为单位。

 

回应的主体部分为一段普通文本,即

Hello World!

 

无状态

根据早期的HTTP协议,每次request-reponse时,都要重新建立TCP连接。TCP连接每次都重新建立,所以服务器无法知道上次请求和本次请求是否来自于同一个客户端。因此,HTTP通信是无状态(stateless)的。服务器认为每次请求都是一个全新的请求,无论该请求是否来自同一地址。

想象高级餐厅和快餐店。高级餐厅会知道客人所在的位置,如果新增点单,那么服务员知道这和上一单同一桌。而在快餐店中,不好意思,服务员并不记录客人的特征。想再次点单?请重新排队……

 

随着HTTP协议的发展,HTTP协议允许TCP连接复用,以节省建立连接所耗费的时间。但HTTP协议依然保持无状态的特性。

 

总结

HTTP协议实现了万维网上的资源传输,采用request-response的工作方式。

GET, POST

无状态

 

欢迎继续阅读“协议森林”系列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缓存 监控 搜索推荐
301重定向实现原理全面解析:从HTTP协议到SEO最佳实践
301重定向是HTTP协议中的永久重定向状态码,用于告知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至新URL。它在SEO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传递页面权重、更新索引并提升用户体验。本文详解其工作原理、服务器配置方法(如Apache、Nginx)、对搜索引擎的影响及最佳实践,帮助实现网站平稳迁移与优化。
519 68
|
2月前
HTTP协议中请求方式GET 与 POST 什么区别 ?
GET和POST的主要区别在于参数传递方式、安全性和应用场景。GET通过URL传递参数,长度受限且安全性较低,适合获取数据;而POST通过请求体传递参数,安全性更高,适合提交数据。
438 2
|
3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HTTP 协议及会话跟踪机制详解
本文详解了 HTTP 协议的核心知识,包括其定义(超文本传输协议,基于 TCP,规定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规则)及与 HTTPS 的区别(安全性、端口、资源消耗)。 介绍了 GET 与 POST 请求的差异(参数限制、安全性、应用场景),以及 Restful 风格(通过 URL 定位资源,请求方式决定操作)。列举了常见 HTTP 状态码(如 200 成功、404 资源未找到),对比了转发与重定向的区别(服务器端一次请求 vs 客户端两次请求)。 还阐述了会话跟踪机制:Cookie 基于客户端存储,通过Set-Cookie和Cookie头实现,安全性较低;Session 基于服务端存储,依赖 C
269 1
|
2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UED
深度解析HTTP协议从版本0.9至3.0的演进和特性。
总的来说,HTTP的演进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需求日益增长的结果。每一次重要更新都旨在优化性能,增进用户体验,适应新的应用场景,而且保证了向后兼容,让互联网的基础架构得以稳定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继续进步,我们可以预期HTTP协议在未来还会继续演化。
371 0
|
3月前
|
XML 安全 网络架构
深度对比SOAP与HTTP协议:详细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差异
在设计服务和系统交云策略时,考虑到上述差异是至关重要的。SOAP适合需要高安全性、可靠性和事务支持的企业级应用。而HTTP适合Web界面浏览、RESTful服务和需要快速响应的轻量级通信。根据具体需求和上下文,开发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协议以实现最优的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370 0
|
4月前
|
缓存
HTTP协议深度剖析:常见请求头信息讲解
这就是HTTP请求头背后的工作原理,希望通过比作“邮差”和“标签”,可以让你对这个繁琐技术更有感触,更得心应手。尽管这些信息可能很琐碎,但了解了它们的含义和工作方式,就等于揭开了HTTP协议神秘的面纱,掌控了网络交流的核心。你还等什么,赶快动手尝试一下吧!
147 17
|
3月前
HTTP协议中常见的状态码 ?
HTTP协议状态码分为1xx、2xx、3xx、4xx、5xx五类。常见状态码包括:101(切换协议)、200(请求成功)、302(重定向)、401(未认证)、404(资源未找到)、500(服务器错误)。
325 0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前端开发
http协议调试代理工具,Fiddler免费版下载,抓包工具使用教程
Fiddl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HTTP协议调试代理工具,能记录并检查电脑与互联网间的HTTP通信,支持断点设置和数据编辑。相比其他网络调试器,Fiddler操作更简单且用户友好,支持查看Cookie、HTML、JS、CSS等文件内容。它还具备HTTPS抓包、过滤设置、统计页面总重量等功能,适用于安全测试与功能测试。通过插件扩展,用户可自定义视图或分析缓存行为。支持多种HTTP请求方法(如GET、POST等)及状态码分类(1xx-5xx),是开发者调试网络请求的得力工具。同类工具有HttpWatch、Firebug、Wireshark等。
447 1
|
4月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调度
深入探讨HTTP/2.0协议的细节
在理解了所有这些细节后,你现在应该更加清楚HTTP/2.0是如何让数据高效地在互联网上快速移动的。而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类比,实际的技术细节和协议规范更加丰富和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HTTP/2.0的实现将继续优化,为我们提供更可靠、高效的网络体验。
98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