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出路

简介: 就现在经济大环境而言,很不乐观,程序员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无论是还在找工作的、还是已经入职多年、哪怕做到技术经理的,压力都异常巨大,似乎处处充满危机。我们不禁会问:程序员的出路在哪里?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出路还是有的,甚至解决温饱、过上有房有车没贷款的生活也是很可能的。

就现在经济大环境而言,很不乐观,程序员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无论是还在找工作的、还是已经入职多年、哪怕做到技术经理的,压力都异常巨大,似乎处处充满危机。我们不禁会问:程序员的出路在哪里?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出路还是有的,甚至解决温饱、过上有房有车没贷款的生活也是很可能的。首先,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多数人的心态也是浮躁的,只要你能潜下心来,深入研究某个技术,有了一技之长,温饱问题肯定就可以先解决了。

程序员的出路之一:一技之长

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内核的精髓的东西却变化不大,就像.NET,从VS2003到VS2012,已经有10个年头,VS的版本不断更新,而.NET内核的最新版本也才4.0,所以,作为程序员,我们要多掌握内核的东西,精髓的东西。

我们的学习积累毛病在于:贪多、贪全、而不够深入。对于很多技术,我们都很有兴趣,对于刚兴起的技术,也紧紧跟随。但是,几乎都是蜻蜓点水、一知半解。回头想想,我们似乎什么都会一点,什么类型的项目都可以做,B/S的、C/S的、数据库的、分布式的,等等,但是,却不敢说,在某某方面,我的水平已经超越了圈中同类型的80%的人。只是我能做的,大家都会做,而且,我也没有把握比别人做得更好。

必须要让自己有价值,而自己的价值在于不可替代性或是难以替代性。如果,随便找个程序员就能把你replace掉,你的价值就很低廉了。如果在你负责的某个方面,只有20%的人超越你,那你的价值、你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你与雇主的关系就从被动转向了主动,你就有了谈判的筹码。

在专业化高度分工的今天,一技之长并不是说需要你掌握某个很大的方面,而只需要你能掌握其中的某一个小的领域,并不断地深入下去。就这个小的领域来说,你花个3、5年的时间挤进前20%是非常可能的。比如,有人专门研究SqlServer数据库优化、有人专攻TCP通信、有人深入研究IIS、有人深入钻研WCF,等等。   

程序员的出路之二:打造自己的精品

当你在某个小领域钻研了3、5年后,你一定会有很多心得,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有些经验是异常宝贵的,为什么了?因为在钻研这个领域一段时间后,会陆续碰到很多问题,而那些80%的人,在碰到某个问题时就停止向前了,在这个小领域的水平就到此为止了,而你却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超越那80%的人。

而且,很可能的一个情况是,作为几年钻研的一个副产品,你积累了一套类库或框架,而基于该类库或框架来开发该领域的项目,不仅开发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项目的质量更有保证。然后,你可以把积累的这套类库/框架打造成一个精品,不断的打磨,直到某一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用它。

当你在某一领域有了丰富的经验,或者有了自己的精品类库/框架之后,你便可以面向更广阔的市场。

程序员的出路之三:更广阔的市场

在公司做个小白领,你的生死荣禄几乎就完全掌握在你的上司手中,你不得不关注他,被他的情绪所左右,很可能因为他的一句批评,你就整夜难眠。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可是他不认可。但是现在,你不需要再过分的关注他,你可以将眼光转向更广阔的市场。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好处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来向大众市场展示自己或自己的产品,评判你价值的不再(仅仅)是你上司,而是整个市场,相比于你的上司,市场的评判会更客观、更公正。你可以把自己的经验能力说明放到自己的博客上、写专业的技术文章来分享知识、顺便推广自己,或者把积累的框架放到网上去销售,或者去项目交易平台接那些与你精通的领域对口的项目,由于在这个领域你超越了80%的人,所以,成功接到项目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有了这些基础,以后就算是靠技术创业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做到了这三点,那一个程序员就不愁出路了。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花了10年的时间积累了ESFramework通信框架OMCS语音视频框架,单靠它们的收入,满足家庭的生活开销已经足够了。作为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我能够找到程序员的出路,我相信后来人也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比我更好。祝福大家。

 

类似文章分享:程序员养生 -- 心态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Web App开发 编解码 安全
在高版本谷歌Chrome浏览器中用VLC播放海康、大华RTSP实时视频完全方案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4G、5G等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在Chrome、Firefox、Edge等浏览器播放RTSP视频流也慢慢成为了信息化系统的行业标准。早些年还可用VLC播放器在网页中播放RTSP视频流,好景不长,2015年Chrome、Firefox等浏览器取消了对 NPAPI插件的支持,导致在高版本的Chrome等网页中播放海康威视、大华等摄像头RTSP视频流也成了奢望。
3030 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Serverless
AI 大模型+智能客服:自动识别客户意图,实现高效沟通
本方案旨在介绍如何部署 AI 大模型实现对客户对话的自动化分析,支持多人、多语言识别,精准识别客户意图、评估服务互动质量,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896 14
|
10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tomcat相关概念与部署tomcat多实例-zabbix监控(docker部署)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在Ubuntu系统上成功编译并安装OpenCV 4.8。这种方法不仅使您能够定制OpenCV的功能,还可以优化性能以满足特定需求。确保按照每一步进行操作,以避免常见的编译问题。
245 25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网络架构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研究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结构和原理,本文展示了深度学习如何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本文也讨论了数据不平衡、过拟合、计算资源限制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341 19
|
编解码 异构计算
一个软件,实现类似HDMI显卡欺骗器功能
一个软件,实现类似HDMI显卡欺骗器功能
15242 1
一个软件,实现类似HDMI显卡欺骗器功能
|
Linux C# 开发者
Uno Platform 驱动的跨平台应用开发:从零开始的全方位资源指南与定制化学习路径规划,助您轻松上手并精通 C# 与 XAML 编程技巧,打造高效多端一致用户体验的移动与桌面应用程序
【9月更文挑战第8天】Uno Platform 的社区资源与学习路径推荐旨在为初学者和开发者提供全面指南,涵盖官方文档、GitHub 仓库及社区支持,助您掌握使用 C# 和 XAML 创建跨平台原生 UI 的技能。从官网入门教程到进阶技巧,再到活跃社区如 Discord,本指南带领您逐步深入了解 Uno Platform,并提供实用示例代码,帮助您在 Windows、iOS、Android、macOS、Linux 和 WebAssembly 等平台上高效开发。建议先熟悉 C# 和 XAML 基础,然后实践官方教程,研究 GitHub 示例项目,并积极参与社区讨论,不断提升技能。
471 2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如何让你的Uno Platform应用秒变AI大神?从零开始,轻松集成机器学习功能,让应用智能起来,用户惊呼太神奇!
【9月更文挑战第8天】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已融入日常生活,特别是在移动应用开发中。Uno Platform 是一个强大的框架,支持使用 C# 和 XAML 开发跨平台应用(涵盖 Windows、macOS、iOS、Android 和 Web)。本文探讨如何在 Uno Platform 中集成机器学习功能,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从模型选择、训练到应用集成的全过程,并介绍如何利用 Onnx Runtime 等库实现在 Uno 平台上的模型运行,最终提升应用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346 1
|
Android开发 C++ 开发者
Android经典实战之跨平台开发方案:Kotlin Multiplatform vs Flutter
本文对比了Kotlin Multiplatform与Flutter两大跨平台开发框架,从技术特性、性能、开发效率、UI体验、可扩展性及适用场景等维度进行了详尽分析,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背景选择最优方案。
913 2
|
监控 供应链 数据可视化
团队高效流程管理必备:方法与实用软件推荐
在当前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中,高效的业务流程管理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业务流程管理的方法,包括流程梳理、优化、监控与评估及员工培训与参与,并推荐了几款实用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S)。BPMS能自动化、可视化业务流程,提升效率。具体推荐包括板栗看板、Trello和Wrike,它们分别在任务管理、团队协作及项目管理方面有各自的优势。选择合适的BPMS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流程透明度、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规范管理并降低风险,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318 0
|
Linux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Android经典实战之Kotlin Multiplatform跨平台开发
KMP(Kotlin Multiplatform)是由JetBrains开发的开源技术,让开发者能在多平台间高效重用代码,保留原生编程优势。适用于Android/iOS应用、多平台库及桌面应用开发。KMP支持代码共享、预期与实际声明机制,具备灵活性、稳定性和性能优势。通过Compose Multiplatform可实现跨平台UI共享。开发者可访问官方文档开始学习。
68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