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归档改为非归档

简介: 有些测试环境,对数据的准确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切成非归档模式。 非归档改为归档模式比较简单,设定如下参数就可以了。 然后 startup mount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aler database open 查看archive log lis就可以了   但是归档改为非归档,我试了一下,碰到了以下问题, ---关掉了flashback。
有些测试环境,对数据的准确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切成非归档模式。
非归档改为归档模式比较简单,设定如下参数就可以了。
然后
startup mount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aler database open
查看archive log lis就可以了
 
但是归档改为非归档,我试了一下,碰到了以下问题,
---关掉了flashback。。。。。之后重启
SQL>startup mount
 
SQL> alter database noarchivelog;
Databas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alter database open
*
ERROR at line 1:
ORA-01531: a database already open by the instance

SQL> archive log list
Database log mode              Archive Mode
Automatic archival             Enabled
Archive destination            USE_DB_RECOVERY_FILE_DEST
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242
Next log sequence to archive   244
Current log sequence           244
SQL> show parameter log_archive
NAME                                 TYPE        VALUE
------------------------------------ ----------- ------------------------------log_archive_dest                     string      /u01/app/oracle/arch
貌似没有改过来,
然后我重启了一次,还是现实归档,尽管提示noarchvelog执行成功,
对于这种情况,我决定重建控制文件。
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 to trace;
 
在udump下找到对应的spid的trace文件按
可以用如下的sql来查询
 
select spid from v$process where addr in (
select addr from v$session where sid in (select sid from v$mystat where rownum
 
SQL> select spid from v$process where addr='3792379C';
SPID
------------
12718
SQL> exit
Disconnected from Oracle Database 10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0.2.0.1.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Data Mining options
[oracle@oel1 admin]$ cd $ORACLE_BASE
[oracle@oel1 oracle]$ cd admin
[oracle@oel1 admin]$ cd *
[oracle@oel1 PODD]$ cd udump
[oracle@oel1 udump]$ ll *12718*
-rw-r----- 1 oracle dba 10070 Oct 30 22:29 podd_ora_12718.trc
CREATE CONTROLFILE REUSE DATABASE "PODD" NORESETLOGS NOARCHIVELOG
把里面的force logging archivelog该为noarchivelog
然后继续
SQL> startup no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398458880 bytes
Fixed Size                  1219664 bytes
Variable Size             113247152 bytes
Database Buffers          276824064 bytes
Redo Buffers                7168000 bytes
SQL> CREATE CONTROLFILE REUSE DATABASE "PODD" NORESETLOGS NOARCHIVELOG
。。。。。。


Control file created.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Database altered.

SQL> archive log list
Database log mode              No Archive Mode
Automatic archival             Disabled
Archive destination            USE_DB_RECOVERY_FILE_DEST
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243
Current log sequence           245

这样归档就改为非归档模式了。

 


   
 
 
阅读(7199) | 评论(0) | 转发(3) |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光纤存储上oracle数据库数据恢复案例
一台光纤服务器存储上有16块FC硬盘,上层部署了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前面板2个硬盘指示灯显示异常,存储映射到linux操作系统上的卷挂载不上,业务中断。 通过storage manager查看存储状态,发现逻辑卷状态失败。再查看物理磁盘状态,发现其中一块盘报告“警告”,硬盘指示灯显示异常的2块盘报告“失败”。 将当前存储的完整日志状态备份下来,解析备份出来的存储日志并获得了关于逻辑卷结构的部分信息。
|
2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Oracle RMAN的目录数据库
Oracle RMAN默认将备份元信息存储在控制文件中,但控制文件损坏或丢失会导致恢复失败,且备份增多会使控制文件无限增长。为解决这些问题,Oracle引入了RMAN目录数据库(Catalog Database),专门用于存储RMAN备份的元信息。使用目录数据库可提升备份管理效率,支持多数据库共享、长期备份历史记录存储,并可保存RMAN脚本。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目录数据库、注册目标数据库及其操作步骤。
|
3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数据恢复—oracle数据库执行错误truncate命令的数据恢复案例
oracle数据库误执行truncate命令导致数据丢失是一种常见情况。通常情况下,oracle数据库误操作删除数据只需要通过备份恢复数据即可。也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数据库备份无法使用或者还原报错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例oracle数据库误执行truncate命令导致数据丢失的数据库数据恢复过程。
|
监控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深度剖析:Oracle SGA大小调整策略——从组件解析到动态优化,打造高效数据库性能"
【8月更文挑战第9天】在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中,系统全局区(SGA)的大小调整至关重要。SGA作为一组共享内存区域,直接影响数据库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本文通过问答形式介绍SGA调整策略:包括SGA的组成(如数据缓冲区、共享池等),如何根据负载与物理内存确定初始大小,手动调整SGA的方法(如使用`ALTER SYSTEM`命令),以及利用自动内存管理(AMM)特性实现智能调整。调整过程中需注意监控与测试,确保稳定性和性能。
868 2
|
存储 缓存 Oracle
Oracle数据库可扩展性和性能
【7月更文挑战第6天】
275 7
|
存储 SQL 负载均衡
达梦数据库与Oracle数据库:功能、性能和适用场景对比
数据库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企业级应用中,选择正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数据存储、处理和查询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比两个备受关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达梦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从功能、性能和适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在选择合适数据库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3578 1
|
SQL Oracle 安全
Oracle优化01-引起数据库性能问题的因素
Oracle优化01-引起数据库性能问题的因素
258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