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也是创新,返璞归真

简介:     前几天看Fenny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翻新也是一种创新。我是感同身受,当然Fenny的名气如此之大,我也没有必要去附和了。     当然那篇文章看过之后,我还是继续写我的笔记,每天上下班的生活,地铁上抱着手机上翻下滑,日子看起来也过得有滋有味。
    前几天看Fenny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翻新也是一种创新。我是感同身受,当然Fenny的名气如此之大,我也没有必要去附和了。
    当然那篇文章看过之后,我还是继续写我的笔记,每天上下班的生活,地铁上抱着手机上翻下滑,日子看起来也过得有滋有味。今天下班之后,我回家稍微早了些,就去了附近的小馆吃饭,等到饭之后,吃饭的空隙,闲来无事,就左手打开微信的收藏文章,右手拿着筷子,一会儿看手机,一会儿看碗,看着看着我突然有些伤感起来,主要的原因是我看着里面很多的文章内容非常好,但是似乎都在逐渐被我们淡忘。比如说我们在北京群沙龙的几个主题,在沙龙现场边听讲解边看PPT,感觉就会好很多,而且当时也可能会灵感四射,有很多想法和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参会者都会关注一件事情,就是活动的PPT什么时候能看到。但是据我所知,绝大多数的人在活动之后,再次下载PPT的人少之又少,能够打开PPT认真品读的也少之又少,在这个基础上,因为讲师演讲的风格,可能有的PPT的内容是寥寥几句,但是在现场演讲的时候会引申出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段子,内容和效果会锦上添花。这样知识的传递就有些不对称了。这样看来,现场分享的效果和收益要远大于看直播和单纯看PPT。而我们现在也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非常多的技术文章,很多的技术方向,每天都会在朋友圈看到各行各业的新鲜事儿,可能抛开工作就是微信,朋友圈,这样来说,我们的圈子是越来越小,技术娱乐化的视野越来越广阔。
    试想,随便一个现在有些名气的公众号,各位作为任何一个大号的铁粉,是否认真通读过这些文章,有些文章是不是简单扫扫而过,越是干货,油料的文章,读起来可能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很多文章基本上要读个几遍才可以弄明白,有些内容是有前后呼应的。我想,包括我自己,绝大多数的文章都会是粗粗略过,这里面的内容吸收的程度可能还是有限。我们咱不去想作者在背后的辛苦和善意,小编在文章排版中的精雕细琢,光是现实点对我们的工作而言,很多文章是不是认真学习了,有没有应用到工作之中。或者换个角度,我们是否只是一个接受者,可以试着换一个角度来作为一个贡献者,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两个人捧起来的,技术的事情都是要踏踏实实,逐步积累,如果一两篇文章阅读量飙升,但是后面很可能会逐步回归理性,一个是文章的受众体是否够大,另外一个是文章的观点是否简单鲜明,这两个因素之外,就是推广渠道了。
     举个例子,我前段时间碰到了merge语句一个ORA-00600的错误,在分析没有思路的时候就去网上查,结果发现了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搜到的前几篇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自己搜索到自己的文章,还是让人有些无奈,因为问题之前碰到,但是原因不同,不能以偏概全,所以还是未解。二来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还有待完善,逐步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小见大。之前的几篇文章都是在日常的笔记整合了一下,结果读起来就会全面很多,从知识点上,问题的分析上,篇幅上都能够狠轻松达到期望的效果,而这个工作的难度就在于,除了作者本人之外,其他人应该完全做不了这个事情,因为作者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组织起来,哪些是有关联的,哪些需要从中取舍,整合起来就是一道美味。这是总结的一大好处。
      比如Datapump,我也写过不少的笔记去分析,总结,自己也把浙西内容整合成为一个章节来讲,但是最近因为工作需要,就耐着性子把这些知识点又过了一遍,发现自己做和看差距很大,我去做的时候发现原来的有些观点还是需要继续补充完善,所谓实践出真知,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做完这些练习之后,我感觉自己给自己又上了一课。
    现在都在提倡运维自动化,云化的概念,这是个趋势,前提时我们手头的工作要做好,基本功要扎实,平台越好,我们越要掌握好这些东西,因为没了平台,我们什么都不是。而在这个趋势下,平台下,能够真正落地,把工作做到位,而不是为了KPI而创新,自我总结,阶段性总结就是一种返璞归真,不要忘了我们的工作的价值所在。
    所以我自己要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一下我曾经写过的文章,梳理梳理,利己利人。


目录
相关文章
Mac 复制文件名目录路径
Mac 复制文件名目录路径
1685 0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Script如何设置定时器,怎么清除定时器
JavaScript如何设置定时器,怎么清除定时器
438 3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深入学习RabbitMQ五种模式(二)
深入学习RabbitMQ五种模式(二)
319 0
|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监控
DataWorks产品使用合集之在 DataWorks 中, FTP 主机和端口信息如何解决
DataWorks作为一站式的数据开发与治理平台,提供了从数据采集、清洗、开发、调度、服务化、质量监控到安全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建高效、规范、安全的大数据处理体系。以下是对DataWorks产品使用合集的概述,涵盖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
163 1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Spring Cloud Alibaba & Spring Cloud 整合Dubbo和Nacos
目录 一、Spring Cloud Alibaba依赖说明 二、代码示例 1、父工程spring-cloud-alibaba-learning版本依赖信息 2、子工程spring-cloud-alibaba-seata-consumer服务消费者 (1) 版本依赖 (2) application.yml配置 (3) Dubbo服务引用 (4) 启动类 3、子工程spring-cloud-alibaba-seata-provider服务提供者 (1) 版本依赖 (2) application.yml配置 (3) 服务实现类 (4) 启动类 三、启动服务&查看Nacos控制台 四、总结
Spring Cloud Alibaba & Spring Cloud 整合Dubbo和Nacos
|
Rust
salvo rust解析请求数据的各种姿势
salvo rust解析请求数据的各种姿势
522 0
|
安全 中间件 关系型数据库
vulntarget-i 打靶记录(上)
vulntarget-i 打靶记录
316 0
|
开发框架 安全 Java
狂神说SpringBoot:SpringSecurity笔记及thymeleaf静态资源(一)
狂神说SpringBoot:SpringSecurity笔记及thymeleaf静态资源(一)
597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2020学术会议回顾:从这些最佳论文中一窥研究趋势
2020 年,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也不例外,线上举办、改革评审制度、增加可复现性要求、伦理要求等,这些是「变」。而不变的是大家对学术会议的热情,以及我们总能透过这些会议探究学术前沿发展趋势。
277 0
2020学术会议回顾:从这些最佳论文中一窥研究趋势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量子霸权终实现?谷歌3分20秒完成世界第一超算万年运算
这或许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谷歌宣称「量子霸权」已经实现,他们首次在实验中证明了量子计算机对于传统架构计算机的优越性:在世界第一超算 Summit 需要计算 1 万年的实验中,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只用了 3 分 20 秒。
171 0
量子霸权终实现?谷歌3分20秒完成世界第一超算万年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