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MM 库存管理之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们也称之为“80对20”规则。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彼得·德鲁克( 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此规则通过对同一类问题或项目进行排序,来认明其中少数争议较大的。帕雷托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美国80%的人只掌握了20%的财产,而另外20%的人却掌握了全国80%的财产,而且很多事情都符合该规律。于是他应用此规律到生产上。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合理分配时间和力量到A类-总数中的少数部分,你将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当然忽视B类和C类也是危险的,在帕雷托规则中,它们得到与A类相对少得多的注意。
在SAP MM中物料的ABC分类标识存在于主数据的MRP 1视图中,
SAP的帮助文件解释为:
The three indicators have the following meanings:
A – important part, high consumption value
B – less important part, medium consumption value
C – relatively unimportant part, low consumption value
物料的ABC标识可以手动设定,也可以根据系统分析自动设定,系统分析的依据是特定时间段内发生的物料凭证(按消耗的分析)。
物料ABC分析的TCODE是MC40或MC41,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依据是消耗,后者依据是需求。路径如下:
在查询条件设定界面,可以指定工厂、分析期间、分析范围、分析策略,非常灵活,默认的是消耗值占70%的为A类物料,20%的是B类物料,10%的是C类物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如果勾选“后台处理期间的ABC标识的更新”,则系统自动按照分析结果更新物料主记录MRP1视图下的ABC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