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高性能可用高并发的技术架构

简介: 对于大型网站,分层和分隔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切分后的模块便于分布式部署,即将不同模块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通过远程调用协同工作。分布式意味着可以使用更多的计算机完同样的工作,计算机越多,CPU、内存、存储资源就越多,能过处理的并发访问和数据量就越大,进而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

1、分层
  分层是企业应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架构模式,将系统在横向维度上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负责一部分相对简单并比较单一的职责,然后通过上层对下层的依赖和调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网站的分层架构中,常见的为3层,即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应用层具体负责业务和视图的展示;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服务支持;数据库提供数据存储访问服务,如数据库、缓存、文件、搜索引擎等。

  分层架构是逻辑上的,在物理部署上,三层架构可以部署在同一个物理机器上,但是随着网站业务的发展,必然需要对已经分层的模块分离部署,即三层结构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是网站拥有更多的计算资源以应对越来越多的用户访问。

  所以虽然分层架构模式最初的目的是规划软件清晰的逻辑结构以便于开发维护,但在网站的发展过程中,分层结构对网站支持高并发向分布式方向的发展至关重要。

2、冗余
  网站需要7×24小时连续运行,那么就得有相应的冗余机制,以防某台机器宕掉时无法访问,而冗余则可以通过部署至少两台服务器构成一个集群实现服务高可用。数据库除了定期备份还需要实现冷热备份。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灾备数据中心。

3、分隔
  如果说分层是将软件在横向方面进行切分,那么分隔就是在纵向方面对软件进行切分。

  网站越大,功能越复杂,服务和数据处理的种类也越多,将这些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分隔开来,包装成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单元,不仅有助于软件的开发维护也便于不同模块的分布式部署,提高网站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功能扩展能力。

  大型网站分隔的粒度可能会很小。比如在应用层,将不同业务进行分隔,例如将购物、论坛、搜索、广告分隔成不同的应用,有对立的团队负责,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4、异步
  使用异步,业务之间的消息传递不是同步调用,而是将一个业务操作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通过共享数据的方法异步执行进行协作。

  具体实现则在单一服务器内部可用通过多线程共享内存对了的方式处理;在分布式系统中可用通过分布式消息队列来实现异步。

  异步架构的典型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方式,两者不存在直接调用。

**  5、分布式
  对于大型网站,分层和分隔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切分后的模块便于分布式部署,即将不同模块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通过远程调用协同工作。分布式意味着可以使用更多的计算机完同样的工作,计算机越多,CPU、内存、存储资源就越多,能过处理的并发访问和数据量就越大,进而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

  在网站应用中,常用的分布式方案有一下几种.

  分布式应用和服务:将分层和分隔后的应用和服务模块分布式部署,可以改善网站性能和并发性、加快开发和发布速度、减少数据库连接资源消耗。

  分布式静态资源:网站的静态资源如JS、CSS、Logo图片等资源对立分布式部署,并采用独立的域名,即人们常说的动静分离。静态资源分布式部署可以减轻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压力;通过使用独立域名加快浏览器并发加载的速度。

  分布式数据和存储:大型网站需要处理以P为单位的海量数据,单台计算机无法提供如此大的存储空间,这些数据库需要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计算:目前网站普遍使用Hadoop和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进行此类批处理计算,其特点是移动计算而不是移动数据,将计算程序分发到数据所在的位置以加速计算和分布式计算。

6、安全
  网站在安全架构方面有许多模式:通过密码和手机校验码进行身份认证;登录、交易需要对网络通信进行加密;为了防止机器人程序滥用资源,需要使用验证码进行识别;对常见的XSS攻击、SQL注入需要编码转换;垃圾信息需要过滤等。

7、自动化
  具体有自动化发布过程,自动化代码管理、自动化测试、自动化安全检测、自动化部署、自动化监控、自动化报警、自动化失效转移、自动化失效恢复等。

8、集群
  对于用户访问集中的模块需要将独立部署的服务器集群化,即多台服务器部署相同的应用构成一个集群,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共同对外提供服务。

  服务器集群能够为相同的服务提供更多的并发支持,因此当有更多的用户访问时,只需要向集群中加入新的机器即可;另外可以实现当其中的某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的失效转移机制将请求转移至集群中其他的服务器上,因此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9、缓存
  缓存目的就是减轻服务器的计算,使数据直接返回给用户。在现在的软件设计中,缓存已经无处不在。具体实现有CDN、反向代理、本地缓存、分布式缓存等。

  使用缓存有两个条件:访问数据热点不均衡,即某些频繁访问的数据需要放在缓存中;数据在某个时间段内有效,不过很快过期,否在会因为数据过期而脏读,影响数据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弹性计算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高并发交易场景下业务系统性能不足?体验构建高性能秒杀系统!完成任务可领取锦鲤抱枕!
高并发交易场景下业务系统性能不足?体验构建高性能秒杀系统!完成任务可领取锦鲤抱枕!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架构师 数据库
本地消息表事务:10Wqps 高并发分布式事务的 终极方案,大厂架构师的 必备方案
45岁资深架构师尼恩分享了一篇关于分布式事务的文章,详细解析了如何在10Wqps高并发场景下实现分布式事务。文章从传统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下分布式事务的需求背景出发,介绍了Seata这一开源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及其AT和TCC两种模式。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经典ebay本地消息表方案,以及如何使用RocketMQ消息队列替代数据库表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尼恩还分享了如何结合延迟消息进行事务数据的定时对账,确保最终一致性。最后,尼恩强调了高端面试中需要准备“高大上”的答案,并提供了多个技术领域的深度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提升技术水平,顺利通过面试。
本地消息表事务:10Wqps 高并发分布式事务的 终极方案,大厂架构师的 必备方案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架构师
关于 Kafka 高性能架构,这篇说得最全面,建议收藏!
Kafka 是一个高吞吐量、高性能的消息中间件,关于 Kafka 高性能背后的实现,是大厂面试高频问题。本篇全面详解 Kafka 高性能背后的实现。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关于 Kafka 高性能架构,这篇说得最全面,建议收藏!
|
3月前
|
存储 SQL Apache
Apache Doris 开源最顶级基于MPP架构的高性能实时分析数据库
Apache Doris 是一个基于 MPP 架构的高性能实时分析数据库,以其极高的速度和易用性著称。它支持高并发点查询和复杂分析场景,适用于报表分析、即席查询、数据仓库和数据湖查询加速等。最新发布的 2.0.2 版本在性能、稳定性和多租户支持方面有显著提升。社区活跃,已广泛应用于电商、广告、用户行为分析等领域。
Apache Doris 开源最顶级基于MPP架构的高性能实时分析数据库
|
3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高并发架构系列:数据库主从同步的 3 种方案
本文详解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主从同步的三种解决方案:数据主从同步、数据库半同步复制、数据库中间件同步和缓存记录写key同步,旨在帮助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高并发架构系列:数据库主从同步的 3 种方案
|
3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高并发架构的CDN知识介绍
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请求过程,特别是大型网站架构中DNS和CDN的作用。通过一张常用架构图,文章解释了从客户端请求到服务器响应的全过程,包括DNS解析、负载均衡、CDN加速等关键环节,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高并发架构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
221 1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iOS开发
.NET 高性能异步套接字库,支持多协议、跨平台、高并发
【11月更文挑战第3天】本文介绍了高性能异步套接字库在网络编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并发连接的应用中。重点讨论了 .NET 中的 Socket.IO 和 SuperSocket 两个库,它们分别在多协议支持、跨平台特性和高并发处理方面表现出色。Socket.IO 基于 WebSocket 协议,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跨平台运行,适用于实时通信应用。SuperSocket 则通过事件驱动的异步编程模型,实现了高效的高并发处理,适用于需要自定义协议的场景。这些库各有特点,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库。
|
4月前
|
缓存 NoSQL Java
秒杀圣经:10Wqps高并发秒杀,16大架构杀招,帮你秒变架构师 (1)
高并发下,如何设计秒杀系统?这是一个高频面试题。40岁老架构师尼恩的读者交流群中,近期有小伙伴在面试Shopee时遇到了这个问题,未能很好地回答,导致面试失败。为此,尼恩进行了系统化、体系化的梳理,帮助大家提升“技术肌肉”,让面试官刮目相看。秒杀系统设计涉及16个架构要点,涵盖业务架构、流量架构、异步架构、分层架构、缓存架构、库存扣减、MQ异步处理、限流、熔断、降级、存储架构等多个方面。掌握这些要点,可以有效应对高并发场景下的秒杀系统设计挑战。
秒杀圣经:10Wqps高并发秒杀,16大架构杀招,帮你秒变架构师 (1)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用60%成本干80%的事,DeepSeek分享沉淀多年的高性能深度学习架构
【10月更文挑战第2天】近年来,深度学习(DL)与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发展推动了AI的进步,但也带来了计算资源的极大需求。为此,DeepSeek团队提出了Fire-Flyer AI-HPC架构,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利用10,000个PCIe A100 GPU,实现了高性能且低成本的深度学习训练。相比NVIDIA的DGX-A100,其成本减半,能耗降低40%,并在网络设计、通信优化、并行计算和文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确保系统的高效与稳定。[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8.14158)
329 4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测试技术 数据处理
KAN专家混合模型在高性能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RMoK模型架构探析与Python代码实验
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作为一种多层感知器(MLP)的替代方案,为深度学习领域带来新可能。尽管初期测试显示KAN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表现不佳,近期提出的可逆KAN混合模型(RMoK)显著提升了其性能。RMoK结合了Wav-KAN、JacobiKAN和TaylorKAN等多种专家层,通过门控网络动态选择最适合的专家层,从而灵活应对各种时间序列模式。实验结果显示,RMoK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长期预测任务中。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RMoK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其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
151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