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押宝Surface一:挑战者的导火索

简介:     6月18日,在好莱坞破败工业区发布微软少有的硬件产品——平板Surface时,这个从类似桌子的40英寸平面计算机到最终回归10.6英寸平板电脑,经历了5年多不停变更最终落地的产品,将微软置身于平板电脑的激战之中:它既挑起了ARM和X86之争——他有两个版本的产品,又点燃了自己和曾经情深意重合作伙伴的战火——枪口直对惠普、戴尔、宏碁等。

 

 

 6月18日,在好莱坞破败工业区发布微软少有的硬件产品——平板Surface时,这个从类似桌子的40英寸平面计算机到最终回归10.6英寸平板电脑,经历了5年多不停变更最终落地的产品,将微软置身于平板电脑的激战之中:它既挑起了ARM和X86之争——他有两个版本的产品,又点燃了自己和曾经情深意重合作伙伴的战火——枪口直对惠普、戴尔、宏碁等。无论是外界对其因对苹果之恨而起的猜测,还是对于新市场的垂涎三尺,Surface打破了微软37年历史上“不生产个人电脑”的历史,它的出生都让微软正式参与到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当中……

微软押宝Surface一:挑战者的导火索

 Surface的诞生,有很多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为什么在平板市场明明已经同质化和山寨化异常严重之时,微软才发布同质化和山寨化?为什么发布地点在首选的旧金山,而是让人容易和浓妆艳舞联系起来的好莱坞?对面这些疑问,或许你可以用“标新立异”来解释,但为什么作为平板市场泛泛之辈的微软,会大胆到一口气发两个硬件配置几乎毫无相同之处的版本呢?

 实际上,在ARM漫天飞舞的平板市场,横空出世的“X86版”Surface,无疑再次将就快被移动厂商“边缘化”的X86构架,再度拉回人们的视野,而这一点或许正是微软的老朋友——英特尔希望看到的。虽然众多早期的“平板”都曾经不遗余力地采用了X86构架,但那时高高在上并且有点偏执的微软和因特尔谁都瞧不上这个“没有键盘的怪胎”,也正是这个“绝佳的错误”为ARM向民用移动市场地崛起提供了沃土,并且也让众多曾经用X86造平板的厂商感到彻底绝望。

两个版本Surface的导火索

 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Surface拥有两个不同构架的产品——ARM版、X86版,它们分别代表着上游芯片最大的两大敌对阵营,微软一下子在此刻将老朋友放到了“自生自灭”的位置。在笔者看来,或者这多少有点对因特尔没有大力支持Windows Phone,却将重心放到微软对手Android的回击意味。但无论如何PC诞生后,用户头一次有了自己选择何种构架的Windows产品的权利,这也直接点燃了ARM和X86,在同种操作系统之上的争斗。而这,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除了厚薄之分,从第一眼上你很难辨识出“两版”产品的区别。但在系统内部,这“两版”产品却有着天壤之别。由于X86和ARM分别采用的是“复杂指令集”与“精简指令集”系统,这意味着在处理上,一个仅需更多考虑程序本身而可以把繁重编译交给CPU,而另一个虽然用绝对自主但需要分担沉重的编程任务。前者更专注于高性能但同时高功耗的实现,而后者则专注于小尺寸低功耗领域。

 也正是由于指令集的不同,微软不得不为这两个基于不同构架的产品,定制出两款不同的操作系统——X86构架的Surface和ARM架构的Surface分别搭载的是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Windows RT操作系统(有的外媒也称它为WOA),在机身厚度上,前者为13.5mm,后者显然更薄,仅仅拥有9.3毫米的纤细身躯,比最新款的The New iPad 9.4毫米更薄0.1毫米。

 或许有人会说:微软的两款系统正好让X86和ARM在不同硬件构架上,实现了平台的统一,但由于ARM并非像X86这样早就实现了“统一标准”,过度地自由开放让构建在两种不同指令集上的两款不同版本Windows系统无法运行同一款产品,换句话说,运行在ARM构架上的Windows RT操作系统无法运行构架在X86上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的“exe”文件。所以,即便是已经在X86平台下运行得十分成熟的OFFICE套装产品,微软也不得不再次重新编写,以便其可以运行在ARM版Windows RT操作系统的Surface之上。

辅佐新朝代还是维权老王朝

 ARM阵营的快速崛起和微软的过度轻视,让其错过了分享移动市场快速增长的最佳时机,而这也造成其竞争对手谷歌在操作系统上的异军突起。凭借能够提供类似“移动版”iOS出色运行环境的Android操作系统,谷歌抢夺了原本属于Windows Mobile那巨大的移动市场份额,并在苹果IOS和Android的共同围剿下Windows Mobile几乎成为了一款逼近边缘化的产品。恍然醒悟的微软,在其“缓慢地”开发进度下不仅将原本在移动市场中硕大的市场份额拱手送出、甚至还失去了拉拢移动终端制造商的绝佳机会。就连曾经一度极力推荐Windows Mobile的HTC(曾经的多普达),最终也放弃了Windows阵营并将最大砝码压在了Android平台之上。

 回过神的微软,当其再度推出自己的Windows Phone系统时已经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被迫选择拉拢变成火鸡的诺基亚,已让微软尝到了苦涩的滋味,而当这次Windows8放出之时,微软显得异常犹豫。在坚持拉拢仍然已经丢掉大半移动江山的X86阵营老朋友英特尔?还是选择投奔正在快速膨胀,但又有点格局并有点傲气的ARM?错综复杂的移动市场局势,让微软无法再度用PC领域的“简单”来断定,失去阵营盟友的微软再选择之上变得慎之又慎,Surface两个版本推出和自己首度推出一款加载Windows系统的硬件产品,都无疑多少印证了这一点。

 费了老力,而针对不同硬件环境定制出两款不同的操作系统产品——搭载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X86构架的Surface和搭载Windows RT操作系统(有的外媒也称它为WOA)ARM架构的Surface, 却一经公布就招来众多非议。这种有点优柔寡断带来的不明朗,让众多曾经看好Windows阵营的人感到有些许失望。而另一方面,由于两版本的Surface不能互通运行软件,又让开发者感到迷茫——他们不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应该着重推向搭载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X86构架的Surface和搭载Windows RT操作系统(有的外媒也称它为WOA)ARM架构的Surface,因为即使是现在的微软,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哪个平台会更有未来。对于开发者来说,该选择何种平台,变得就像赌场扔骰子一样——需要靠运气。

老战友因特尔忙构“产业链闭环” 微软却有意将环拉开

 对于在X86构架下拥有“最完整开发产业链”的因特尔来说,ARM阵营在移动市场上的疯狂崛起速度让他感到不寒而栗。无论是曾经不屑一顾的高通,还是TI、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他们都几乎在这次移动市场疯狂的盛宴中快速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因特尔等X86阵营的“同胞”却两手空空。为了避免这些竞争对手的战火,最终会烧PC领域,也为了让自己已经乏力的增长速度,在因移动市场的风生水起而获利,因特尔开始重新重视这个曾经“看不起眼”的领域。

 但面对PC领域格局更为复杂,各方城池更为多险的移动市场,因特尔此刻最着急的是构建一个类似PC领域的一个产业链的闭环。并通过这个闭环,大量快速地建立、拉拢更多有势力的终端厂商,最终向它们输送自己的芯片产品。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微软却未像以往那样“英微联盟”时那样力挺因特尔,基于ARM和X86两个版本的Surface推出,显然已经表明了微软在移动市场的芯片策略上的态度——两个都要。

 实际上,失去了战友支持的因特尔,不仅需要独立面对移动市场上众多强劲对手的技术实力,更要面对来自这些对手身上所有和3G/B3G相关无线通信基础专利授权。如何避开这些雷区,会是日后很长一段时间中,让因特尔感到头疼的问题。这就像是,他们曾经在PC领域筑起的专利城墙一样,这一次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移动市场对手的这一招。

 微软用Surface那有点离奇的两套构架战略,就像一把剪刀一样,剪开了原本在X86和ARM阵营上被淡淡隔开的薄膜。阵营之争的话题,被再度提上桌面。但由于微软在移动市场上现实的劣势,我们现在还不好判断这次“之争”是否会是一个起点,究竟是否会“蔓延”下去,这不仅仅需要看Surface的造化,更需要看消费者的选择……(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处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相关文章
|
传感器 编解码 芯片
51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使用ULN2003芯片
51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使用ULN2003芯片
700 0
51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使用ULN2003芯片
|
前端开发 .NET 开发框架
Asp.net Mvc Framework在.net 2.0/IIS6下运行,程序示例
Asp.net Mvc Framework在.net 2.0/IIS6下运行,补全   中我提到了完整的方法 但是有些朋友还是不太明白,这里我给出一个现成的工程   发布后将生成的文件与DLL复制到IIS或虚拟主机目录下即可   http://files.
761 0
|
12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258 5
|
1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通义DeepResearch全面开源!同步分享可落地的高阶Agent构建方法论
通义研究团队开源发布通义 DeepResearch —— 首个在性能上可与 OpenAI DeepResearch 相媲美、并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的全开源 Web Agent。
1280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