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软件设计的非功能性需求

简介:     非功能需求是产品必须具备的品质或者它将事情做到了多好,它们可以让产品有吸引力、易于使用、快速、可靠或者安全。通常并不改变产品的功能,功能性需求是让产品工作的需求,非功能需求是为工作赋予特征的需求。

    非功能需求是产品必须具备的品质或者它将事情做到了多好,它们可以让产品有吸引力、易于使用、快速、可靠或者安全。通常并不改变产品的功能,功能性需求是让产品工作的需求,非功能需求是为工作赋予特征的需求。所以说,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非功能性需求经常被忽略,因为它们不易被发现,发现后不易表达、实现以及测试。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将非功能需求不自觉的融入到了功能需求中。软件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兼容性、可维护性、配置、界面、安全性、可扩充性和对技术和对业务的适应性等。

1、观感需求(界面需求):主要描述了对产品外观的期望、情绪和风格。这些需求规定了外观想要达到的目标,它和详细的界面设计还是有区别的,体现的是客户的感觉。作为web服务的一种的网银服务,应该相当重视观感需求,比如网站应该看起来很专业很有权威性、显的很高贵、很精美等。界面需求还包括对控件进行规范和对控件的使用范围进行一个规定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考虑借用一个原型来描述。
2、易用性需求:易用性会使产品提高符合用户习惯的能力以及其对使用的期望。它会对用户使用产品的生产效率、错误率以及用户对新产品的接收程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3、执行需求:执行需求是指产品可以在给定的时间或者特定的精确度来执行某些任务,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的极端状态值。在考虑执行需求时,可以从完成任务的速度、结果的精确度、容量、允许值的范围、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数、资源的使用效率、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屋故障时间、连续不停机时间等方面入手。它还应该包括对风险的控制内容。
4、操作和环境需求:主要描述产品使用的环境。分为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方面内容。还应包括使用产品时必须要提供的合作软件的内容。
5、可维护性需求:便于后续软件维护、升级等。
6、安全性需求:安全性指产品消除潜在风险的能力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包含、保密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三个子特性。保密性指的是数据不能被授权用户以外的任何人访问的能力。可靠性指的是授权用户可以不受阻止的访问数据、与其它软件的兼容的能力和产品的强壮度。完整性指的是安预期目标完成任务的能力。
7、文化和政策需求:这是一类特殊的需求,由于人的习惯、宗教、语言、禁忌或偏见,可能会导致产品不被接收。
8、满足法律需求:不做违反法规的事。
 
    《系统分析师之路》有如下介绍:

    软件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对技术和对业务的适应性等。下面对其中的某些指标加以说明。

1、系统的完整性

  指为完成业务需求和系统正常运行本身要求而必须具有的功能,这些功能往往是用户不能提出的。典型的功能有:联机帮助、数据管理、用户管理、软件发布管理、在线升级,等等。

  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必须包括以上所有的功能,而是可以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企业的产品发展决策进行挑选。例如,在线升级、软件发布管理适用于具有因特网或内网环境的软件产品;而数据管理对于产生数据的产品则是必须的,设计人员不应假设用户同时是一个合格的DBA,而且系统所产生信息的分布、关系,也不是DBA所应该了解的内容。因此,完整的系统应该包括数据备份、恢复、日志管理、垃圾数据清除等基本功能,哪怕这些功能的核心只是一条语句或命令。用户管理功能是另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它定义哪些用户可以以什么样的功能使用系统。好的用户管理功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使系统处于一个、负载合理的运行状况,还能提高系统的应用适应性。

2、系统的可扩充性与可维护性

  指系统对技术和业务需求变化的支持能力。当技术变化或业务变化时,不可避免将带来系统的改变―不仅要进行设计实现的修改,甚至要进行产品定义的修改。好的软件设计应在系统构架上考虑能以尽量少的代价适应这种变化。常用的技术方法有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以及设计模式。

3、技术适应性与应用适应性

  系统的适应性与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的概念相似,也表现产品的一种应变能力,但适应性强调的是在不进行系统设计的修改的前提下对技术与应用需求的适应能力。软件产品的适应性通常表现为产品的可配置能力。好的产品设计可能要考虑到运行条件的变化,包括技术条件(网络条件、硬件条件、软件系统平台条件等)的变化和应用方式的变化,如在具体应用中界面的变化、功能的剪裁、不同用户的职责分配和组合等。

  对以上重要的非功能性需求进行逐一分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产品功能设计了。实际上,非功能性需求定义将反映到系统的功能设计中,表现为系统的架构。下一节中将会描述怎样实现系统的适应性。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译器
ARM汇编快速入门
ARM汇编快速入门
622 0
|
存储 缓存 安全
API接口设计规范
这个是目前第三方数据接口交互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参数与使用示例,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当然如果为了保证更加的安全,可以加上RSA,RSA2,AES等等加密方式,保证了数据的更加的安全,但是唯一的缺点是加密与解密比较耗费CPU的资源.
|
1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Linux
文章对比了编译源码安装与使用 RPM 包安装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安装方法
【10月更文挑战第8天】本文介绍了在 CentOS 7 中通过编译源码安装 MySQL 数据库的详细步骤,包括准备工作、下载源码、编译安装、配置 MySQL 服务及登录设置等。同时,文章对比了编译源码安装与使用 RPM 包安装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安装方法。
371 4
|
9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JavaScript
浏览器输入 URL 后的那些事儿
本文介绍了浏览器输入URL后到页面展示的完整过程,涵盖DNS解析、TCP三次握手、HTTP请求与响应、以及浏览器渲染等关键步骤。首先,浏览器通过DNS解析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接着,通过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随后发送HTTP请求获取网页内容;最后,浏览器解析HTML、CSS并构建渲染树,完成页面渲染。整个过程涉及网络协议和浏览器内部机制的协同工作。
247 13
|
监控 安全 BI
企业合规性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6月更文挑战第24天】企业合规性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758 5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vue引入axios出现Module parse failed: Unexpected token (5:2)
vue引入axios出现Module parse failed: Unexpected token (5:2) 页面显示 Cannot GET /
440 3
|
jenkins 持续交付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树莓派4b通过docker安装部署jenkins
树莓派4b通过docker安装部署jenkins
256 2
|
负载均衡 算法 应用服务中间件
【微服务系列笔记】负载均衡
本文介绍了负载均衡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出随着流量增长,通过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来提升系统性能,其中水平扩展引入了负载均衡的需求。负载均衡的目标是将流量分布到多台服务器以提高响应速度和可用性,常见的硬件和软件负载均衡器包括F5、A10、Nginx、HAProxy和LVS等。 文章接着提到了Ribbon,这是一个客户端实现的负载均衡器,用于Spring Cloud中。Ribbon在发起REST请求时进行拦截,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如随机算法)选择服务器,并重构请求URI。文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代码和配置文件两种方式自定义Ribbon的负载均衡策略。
809 3
|
JSON Java API
Springboot项目中如何设计一个规范的统一的Restful API 响应框架?
Springboot项目中如何设计一个规范的统一的Restful API 响应框架?
237 1
|
开发工具 git
Fatal Not possible to fast-forward, aborting
git是一个很好用的版本管理工具,然而,有时候一些冲突还是让人很郁闷的。 遇到过两次merge报错,是在不同的情形下出现的。
16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