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cpu架构介绍

简介: 处理器的指令架构,如IA-32、IA一64、x86-32、x86-64。 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式,如RISC(精简指令运算集 )、CISC(复杂指令运算集 )、VLIW(显式并行指令运算集 )、EPIC(超长指令集架构 )。

处理器的指令架构,如IA-32、IA一64、x86-32、x86-64。
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式,如RISC(精简指令运算集 )、CISC(复杂指令运算集 )、VLIW(显式并行指令运算集 )、EPIC(超长指令集架构 )。


1.x86架构服务器 
  IA-32、x86-32和x86-64都属于x86,即Intel的32位x86架构;IA-64属于VLIW架构。 
采用X86架构的Opteron处理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全面兼容以前的32位x86架构的应用程序,以保护用户以前的投资。
中、低档服务器基本上都是基于x86架构的。 


比如,AMD的64位CPU是一种硬件架构,仅仅指CPU的数据位宽从32bit上升到64bit,而Intel当时迫于压力,不得不兼容AMD的X64而已
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冲突,现在桌面CPU全部是X86架构CPU,64bitCPU就是X86-64

32位以前的IA架构处理器都采用CISC指令集方式。
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
由于这种指令系统的指令不等长,指令的条数比较多,编程和设计处理器时都较为麻烦。控制简单,但执行速度较慢。    



2.IA-64架构服务器 
 IA-64架构是Intel为了全面提高IA-32位处理器的运算性能,和HP共同开发了6年的64位CPU架构 。
IA-64架构的缺点是不能很好地解决与以前32位应用程序的兼容问题, 只能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兼容
应用于Intel的Itanium(安腾)系列、Itanium 2系列服务器处理器

 VLIW指令集采用了先进的EPIC设计,每时钟周期可运行20条指令,而CISC通常只能运行1~3条指令,RISC是4条指令。
优点是简化了处理器的结构,删除了处理器内部许多复杂的控制电路,将其工作交给编译器去完成。
VLIW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能耗少 。但基于VLIW指令集字的CPU芯片使得程序变得很大,需要更多的内存。 
AMD的Opteron处理器和Athlon 64处理器系列采用这一指令系统


 3.RISC架构服务器 
采用这一架构的仍是IBM、Sun和HP等公司。 
RISC架构的缺点是标准没有完全统一,发展和应用非常缓慢 
目前采用这一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主要有IBM的PowerIV、PowerV、PowerⅥ、Compaq的Alpha 21364,HP的PA-8800,Sun公司的Ultra SPARC III、UltraSARC IV和SGI的MIPS 64 20Kc等。 

RISC指令系统最初是由IBM发明的。 
RISC 与CISC的差异就在储存于中央处理器中的指令集数目不同。RISC构架内的指令大概有90%交付硬件直接完成,只有10%左右的指令以程序结合的方式进行。 
RISC处理器指令简单,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处理能力强、速度快,世界上绝大部分UNIX工作站和服务器厂商均采用RISC芯片作CPU用 。
中、高档服务器中大多数仍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


总结:

 X86架构是X86指令集,它属于CISC指令集。

ARM架构是ARM指令集,属于RISC指令集。


X86是冯若依曼结构,ARM是哈弗结构,这个不一定,比如ARM7TDMI用的就是冯若依曼结构。CPU的寄存器和指令完全不同。
 
X86指令多,应用范围广,但效率就显得低一点,ARM指令少,应用范围小,效率显得高。

 并行处理能力上,ARM凭借高效率和高并发性能取得一定优势;X86善于执行复杂指令,且在纯串行任务上,相较于ARM能取得优势。
CPU的硬件性能可不完全由CPU自己说的算,还要看执行在上面的代码是不是适合CPU架构。
都说Intel的Atom处理器比不过ARM,但是,我看Atom处理器这样的X86架构有自己的优势——虽然功耗高,但主频和执行方面,目前还是可以和ARM拉开差距的。
再者,X86还具有成本优势。
另外,CISC的兼容性非常好,你在现在的I7处理器上,一样可以运行8086的程序。但ARM为了保证RISC的高效,精简不必要的或落后的指令、电路,一些可以在ARM 7运行的程序,放在Cortex-A8内核上可能就没法用了,通用性没有X86好吧?

 X86上不能虚拟SPARC和POWER, 你只能装 x86版本的Solaris
追问:你的意思我的本机硬件是X86架构所以不能虚拟SPARC架构?
是的,现有流行的虚拟机都不负责 将x86的指令翻译成其他指令 例如sparc 或者power,Vbox也不支持,所以也不可能装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安全
阿里云轻量服务器通用型、CPU优化型、多公网IP型、国际型、容量型不同实例区别与选择参考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实例类型分为通用型、CPU优化型、多公网IP型、国际型、容量型,不同规格族的适用场景和特点不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本文为大家介绍轻量应用服务器通用型、多公网IP型、容量型有何区别?以及选择参考。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库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服务器核心组件:CPU 与 GPU 的核心区别、应用场景、协同工作
CPU与GPU在服务器中各司其职:CPU擅长处理复杂逻辑,如订单判断、网页请求;GPU专注批量并行计算,如图像处理、深度学习。二者协同工作,能大幅提升服务器效率,满足多样化计算需求。
624 0
|
21天前
|
缓存 人工智能 算法
不同业务怎么选服务器?CPU / 内存 / 带宽配置表
本文详解了服务器三大核心配置——CPU、内存、带宽,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服务器性能原理。结合不同业务场景,如个人博客、电商、数据库、直播等,提供配置选择建议,并强调合理搭配的重要性,避免资源浪费或瓶颈限制。内容实用,适合初学者和业务选型参考。
235 0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弹性计算 编解码
阿里云服务器4核8G配置:ECS实例规格、CPU型号及使用场景说明
阿里云4核8G服务器提供多种ECS实例规格,如高主频计算型hfc8i、ecs.c9i、计算型c8i、通用算力型u1、经济型e等,适配不同应用场景,涵盖高性能计算、AI推理、Web服务、数据分析等领域。
|
1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缓存
阿里云ECS通用算力型u2i服务器性能测评、CPU型号及配置参数解析
阿里云ECS通用算力型u2i实例,搭载Intel® Xeon® Platinum处理器,支持第五、六代至强平台,适用于Web、Java、中小型数据库等场景。提供1:1至1:8多种vCPU与内存配比,最大32vCPU,标配ESSD Entry云盘,网络性能随规格提升增强,支持IPv4/IPv6,适用于企业级应用、数据分析、缓存集群等业务,兼顾性能与成本效益。
|
27天前
|
存储 缓存 数据挖掘
阿里云目前最便宜云服务器介绍:38元、99元、199元性能,选购攻略参考
轻量应用服务器2核2G峰值200M带宽38元1年;云服务器经济型e实例2核2G3M带宽99元1年;云服务器通用算力型u1实例2核4G5M带宽199元1年。对于还未使用过阿里云服务器的用户来说,大家也不免有些疑虑,这些云服务器性能究竟如何?它们适用于哪些场景?能否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呢?接下来,本文将为您全方位介绍这几款云服务器,以供您了解及选择参考。
|
1月前
|
网络安全 云计算
如何设置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镜像?
本文介绍了在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上创建与配置镜像的详细步骤。镜像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系统映射,可用于快速克隆服务器配置。内容涵盖准备条件、登录控制台、创建实例、生成镜像、下载与设置镜像,以及如何使用镜像启动新实例。适合希望提升服务器部署效率的用户参考。
|
12天前
|
弹性计算 Devops Shell
用阿里云 DevOps Flow 实现 ECS 部署自动化:从准备到落地的完整指南
阿里云 DevOps Flow 是一款助力开发者实现自动化部署的高效工具,支持代码流水线构建、测试与部署至ECS实例,显著提升交付效率与稳定性。本文详解如何通过 Flow 自动部署 Bash 脚本至 ECS,涵盖环境准备、流水线搭建、源码接入、部署流程设计及结果验证,助你快速上手云上自动化运维。
61 0
|
1月前
|
弹性计算 编解码 大数据
性价比最高提升50%!阿里云企业级云服务器上新
阿里云ECS云服务器推出全新升级的u2系列实例,包括基于Intel的u2i实例与首个基于AMD的u2a实例,提供企业级独享算力,综合性价比最高提升50%。u2i实例已开放公测,适用于中小型数据库、企业网站建设等场景。同时发布基于AMD的第九代旗舰实例g9ae,性能提升65%,适用于大数据、视频转码等密集型业务。
207 0
|
19天前
|
存储 域名解析 弹性计算
阿里云上云流程参考:云服务器+域名+备案+域名解析绑定,全流程图文详解
对于初次通过阿里云完成上云的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很多用户不仅是需要选购云服务器,同时还需要注册域名以及完成备案和域名的解析相关流程,从而实现网站的上线。本文将以上云操作流程为核心,结合阿里云的活动政策与用户系统梳理云服务器选购、域名注册、备案申请及域名绑定四大关键环节,以供用户完成线上业务部署做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