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MFC讲坛的前言(四)

简介: MFC的消息映射机制   MFC的设计者们在设计MFC时,紧紧把握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可能使得MFC的代码要小,速度尽可能快。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使用了许多技巧,其中很多技巧体现在宏的运用上,实现MFC的消息映射的机制就是其中之一。
MFC的消息映射机制 


  MFC的设计者们在设计MFC时,紧紧把握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可能使得MFC的代码要小,速度尽可能快。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使用了许多技巧,其中很多技巧体现在宏的运用上,实现MFC的消息映射的机制就是其中之一。

  同MFC消息映射机制有关的宏有下面几个:

  DECLARE_MESSAGE_MAP()宏

  BEGIN_MESSAGE_MAP(theClass, baseClass)和END_MESSAGE_MAP()宏

  弄懂MFC消息映射机制的最好办法是将找出一个具体的实例,将这些宏展开,并找出相关的数据结构。

  DECLARE_MESSAGE_MAP()

  DECLARE_MESSAGE_MAP()宏的定义如下:

  #define DECLARE_MESSAGE_MAP() \

  private: \

  static const AFX_MSGMAP_ENTRY _messageEntries[]; \

  protected: \

  static AFX_DATA const AFX_MSGMAP messageMap; \

  virtual const AFX_MSGMAP* GetMessageMap() const; \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DECLARE_MESSAGE_MAP()作下面三件事:

  定义一个长度不定的静态数组变量_messageEntries[];

  定义一个静态变量messageMap;

  定义一个虚拟函数GetMessageMap();

在DECLARE_MESSAGE_MAP()宏中,涉及到MFC中两个对外不公开的数据结构

AFX_MSGMAP_ENTRY和AFX_MSGMAP。为了弄清楚消息映射,有必要考察一下这两个数据结构的定义。

  AFX_MSGMAP_ENTRY的定义

  struct AFX_MSGMAP_ENTRY

  {

   UINT nMessage; // windows message

   UINT nCode; // control code or WM_NOTIFY code

   UINT nID; // control ID (or 0 for windows messages)

   UINT nLastID; // used for entries specifying a range of control id's

   UINT nSig; // signature type (action) or pointer to message #

   AFX_PMSG pfn; // routine to call (or special value)

  };

结构中各项的含义注释已经说明得很清楚了,这里不再多述,从上面的定义你是否看出,AFX_MSGMAP_ENTRY结构实际上定义了消息和处理此消息的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静态数组变量_messageEntries[]实际上定义了一张表,表中的每一项指定了相应的对象所要处理的消息和处理此消息的函数的对应关系,因而这张表也称为消息映射表。再看看AFX_MSGMAP的定义。

  (2)AFX_MSGMAP的定义

  struct AFX_MSGMAP

  {

   const AFX_MSGMAP* pBaseMap;

   const AFX_MSGMAP_ENTRY* lpEntries;

   };

不难看出,AFX_MSGMAP定义了一单向链表,链表中每一项的值是一指向消息映射表的指针(实际上就是_messageEntries的值)。通过这个链表,使得在某个类中调用基类的的消息处理函数很容易,因此,“父类的消息处理函数是子类的缺省消息处理函数”就“顺理成章”了。在后面的“MFC窗口的消息处理”一节中会对此作详细的讲解。

  BEGIN_MESSAGE_MAP()和END_MESSAGE_MAP()

  它们的定义如下:

  #define BEGIN_MESSAGE_MAP(theClass, baseClass) \

  const AFX_MSGMAP* theClass::GetMessageMap() const \

  { return &theClass::messageMap; } \

  AFX_COMDAT AFX_DATADEF const AFX_MSGMAP theClass::messageMap = \

  { &baseClass::messageMap, &theClass::_messageEntries[0] }; \

  AFX_COMDAT const AFX_MSGMAP_ENTRY theClass::_messageEntries[] = \

  { \

   #define END_MESSAGE_MAP() \

   {0, 0, 0, 0, AfxSig_end, (AFX_PMSG)0 } \

   }; \

对应BEGIN_MESSAGE_MAP()的定义可能不是一下子就看得明白,不过不要紧,举一例子就很清楚了。对于BEGIN_MESSAGE_MAP(CView, CWnd),VC预编译器将其展开成下面的形式:

  const AFX_MSGMAP* CView::GetMessageMap() const

  { 

   return &CView::messageMap; 

   }

  AFX_COMDAT AFX_DATADEF const AFX_MSGMAP CView::messageMap =

  { 

   &CWnd::messageMap, 

   &CView::_messageEntries[0] 

  };

  AFX_COMDAT const AFX_MSGMAP_ENTRY CView::_messageEntries[] =

  {

  至于END_MESSAGE_MAP()则不过定义了一个表示映射表结束的标志项,我想大家对于这种简单的技巧应该是很熟悉的,无需多述。

到此为止,我想大家也已经想到了象ON_COMMAND这样的宏的具体作用了,不错它们只不过定义了一种类型的消息映射项,看看ON_COMMAND的定义:

  #define ON_COMMAND(id, memberFxn) \

  { WM_COMMAND, CN_COMMAND, (WORD)id, (WORD)id, AfxSig_vv, (AFX_PMSG)&memberFxn },

   根据上面的定义,ON_COMMAND(ID_FILE_NEW, OnFileNew)将被VC预编译器展开

   如下:

  {WM_COMMAND, CN_COMMAND, (WORD)id, (WORD)id, AfxSig_vv, 

  (AFX_PMSG)&OnFileNew},

到此,MFC的消息映射机制已经清楚了,现在提出并解答两个问题以作为对这一节的小结。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虚拟函数实现消息处理函数呢?这是一个GOOD QUESTION。前面已经说过,MFC的设计者们在设计MFC时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使得“MFC的代码尽可能小,速度尽可能快”,如果采用虚拟函数,那么对于所有的窗口消息,都必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虚拟函数,因而对每一个从CWnd派生的类而言,都会有一张很大的虚拟函数表vtbl。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对少数的消息进行处理,大部分都交给系统缺省处理,所以表中的大部分项都是无用项,这样做就浪费了很多内存资源,这同MFC设计者们的设计目标是相违背的。当然,MFC所使用的方法只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之一,不排除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但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是一种最好的解决方式,体现了很高的技巧性,值得我们学习。

  至于这第二个问题,是由上面的问题引申出来的。如果在子类和父类中出现了相同的消息出来函数,VC编译器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VC不会将它们看作错误,而会象对待虚拟函数类似的方式去处理,但对于消息处理函数(带afx_msg前缀),则不会生成虚拟函数表vtbl。
目录
相关文章
|
Java C++ Python
试题 基础练习 字符串对比
试题 基础练习 字符串对比
44 1
|
1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NoSQL 算法
Redis延时队列,这次彻底给你整明白了!
Redis延时队列,这次彻底给你整明白了!
386 0
|
安全
银行取款[多线程]{使用同步代码块确保线程同步}
经典例子:老婆(朱丽叶)老公(罗密欧),使用银行卡和存折,或者网银等,同时对同一账户操作的安全问题。 此处用多线程实现,同时取款的模拟实现,使用同步代码块确保线程同步,查看取款安全隐患问题,代码如下: ---------------------------------------------------------------------------------------------
1502 0
|
1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058 0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1天前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jenkins
如何在 ECS/EKS 集群中有效使用 Jenkins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 Jenkins 与 AWS ECS 和 EKS 集群集成,以构建高效、灵活且具备自动扩缩容能力的 CI/CD 流水线,提升软件交付效率并优化资源成本。
242 0
|
8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9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智能体(AI Agent)搭建全攻略:从概念到实践的终极指南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智能体(AI Agent)正成为变革性技术。它们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任务执行等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任务与商业流程。本文详解智能体概念、架构及七步搭建指南,助你打造专属智能体,迎接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B站开源IndexTTS2,用极致表现力颠覆听觉体验
在语音合成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早期版本的IndexTTS虽然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但在情感表达的细腻度与时长控制的精准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零样本语音合成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能力,B站语音团队对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出了全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IndexTTS2 。
73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