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Java中的反射机制原理

简介:        反射反射,程序员的快乐!       Java中反射机制使用的还是比较广泛的,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大都都是通过反射等方式来加载外部插件,使得系统与插件解耦的同时,增加了功能。

       反射反射,程序员的快乐!

       Java中反射机制使用的还是比较广泛的,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大都都是通过反射等方式来加载外部插件,使得系统与插件解耦的同时,增加了功能。但是很多人都只是会用,却是不知道它的实现机制,今天就由我来带大家揭开反射机制的神秘面纱。

       Java中是用Class.forName(classname)来反射类。


package com.java.reflecttest;

import com.java.dbtest.DBTest;


/**
 * Java反射机制测试
 * @author Longxuan
 *
 */
public class ReflectTest {

	/**
	 * 测试反射类
	 */
	public static void refTest(){
		String className = "com.java.dbtest.TestConnection";
		DBTest dbTest = null;
		try {
			
			//通过反射机制,使用类装载器,装载该类
			Class tc = Class.forName(className);
			
			//输出反射得到的类
			System.out.println(tc);
			
			//创建该类的实例,转化为接口
			dbTest =(DBTest)tc.newInstance();
			
			//通过接口,调用该类的方法
			dbTest.SelectUser();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fTest();
	}
}


       通过main函数的调试,已经通过,结果如图:

       

       经过调试,查资料,结合自己的推测和理解,似乎是明白了一些。现与大家分享讨论。

       先说执行过程:

       Class.forName(classname)方法,实际上是调用了Class类中的 Class.forName(classname, true, currentLoader)方法。参数:name - 所需类的完全限定名;initialize - 是否必须初始化类;loader - 用于加载类的类加载器。currentLoader则是通过调用ClassLoader.getCallerClassLoader()获取当前类加载器的。类要想使用,必须用类加载器加载,所以需要加载器。反射机制,不是每次都去重新反射,而是提供了cache,每次都会需要类加载器去自己的cache中查找,如果可以查到,则直接返回该类。


       有意思的是java的类加载器也有些门道。它分为BootStrap Class Loader(引导类加载器),Extensions Class Loader (扩展类加载器),App ClassLoader(或System Class Loader),当然少不了Custom ClassLoader(用户自定义类加载器)。其加载过程中会先检查类是否被已加载,检查顺序是自底向上,从Custom ClassLoader到BootStrap ClassLoader逐层检查,只要某个classloader已加载就视为已加载此类,保证此类只所有ClassLoader加载一次。而加载的顺序是自顶向下,也就是由上层来逐层尝试加载此类。类加载器的详细介绍会在接下来的博文中较深入的分析,欢迎期待。


       forName方法中,调用了ClassLoader.loadClass方法来完成类的反射。根据类加载器的特殊性,结合我的调试过程,画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



       我的这幅图简单的说明了类加载器的类加载过程。先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加载过该类,如果加载过,则直接返回该类,若没有则调用父类的loadClass方法,如果父类中没有,则执行findClass方法去尝试加载此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片面的"反射"了。这个过程主要通过ClassLoader.defineClass方法来完成。defineClass 方法将一个字节数组转换为 Class 类的实例(任何类的对象都是Class类的对象)。这种新定义的类的实例需要使用 Class.newInstance 来创建,而不能使用new来实例化。

 

      为什么说“任何类的对象都是Class类的对象”呢?在Java中,每个class都有一个相应的Class对象。也就是说,当我们编写一个类(.java文件),编译完成后,在生成的.class文件中,就会产生一个Class对象,用于表示这个类的类型信息。


       其实说的简单通俗一点,就是在运行期间,如果我们要产生某个类的对象,Java虚拟机(JVM)会检查该类型的Class对象是否已被加载。如果没有被加载,JVM会根据类的名称找到.class文件并加载它。一旦某个类型的Class对象已被加载到内存,就可以用它来产生该类型的所有对象。


       以上内容是我经过调试、查java Api和网上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讨论的,如果有错,欢迎大家指正,我们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安全
Java中的反射机制:深入探索与应用
Java反射机制是程序运行时动态获取类信息并操作类成员的特性,具备高度灵活性,但也伴随性能与安全风险。本文详解反射的基本用法、高级应用及最佳实践,助你掌握这一强大工具的正确使用方式。
136 0
|
3月前
|
监控 Java API
现代 Java IO 高性能实践从原理到落地的高效实现路径与实战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现代Java高性能IO实践,涵盖异步非阻塞IO、操作系统优化、大文件处理、响应式网络编程与数据库访问,结合Netty、Reactor等技术落地高并发应用,助力构建高效可扩展的IO系统。
93 0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我们来详细讲一讲 Java NIO 底层原理
我是小假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
157 2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Java中的对称加密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本文详细解析了Java中三种常用对称加密算法(AES、DES、3DES)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对称加密使用相同密钥进行加解密,适合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AES作为现代标准,支持128/192/256位密钥,安全性高;DES采用56位密钥,现已不够安全;3DES通过三重加密增强安全性,但性能较低。文章提供了各算法的具体Java代码示例,便于快速上手实现加密解密操作,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方案保护数据安全。
346 58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Go与Java泛型原理简介
本文介绍了Go与Java泛型的实现原理。Go通过单态化为不同类型生成函数副本,提升运行效率;而Java则采用类型擦除,将泛型转为Object类型处理,保持兼容性但牺牲部分类型安全。两种机制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场景。
98 24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安全
Java开发不可不知的秘密:类加载器实现机制
类加载器是Java中负责动态加载类到JVM的组件,理解其工作原理对开发复杂应用至关重要。本文详解类加载过程、双亲委派模型及常见类加载器,并介绍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实现与应用场景。
189 4
|
4月前
|
XML JSON Java
Java 反射:从原理到实战的全面解析与应用指南
本文深度解析Java反射机制,从原理到实战应用全覆盖。首先讲解反射的概念与核心原理,包括类加载过程和`Class`对象的作用;接着详细分析反射的核心API用法,如`Class`、`Constructor`、`Method`和`Field`的操作方法;最后通过动态代理和注解驱动配置解析等实战场景,帮助读者掌握反射技术的实际应用。内容翔实,适合希望深入理解Java反射机制的开发者。
330 13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深入讲解 Java 并发编程核心原理与应用案例
本教程全面讲解Java并发编程,涵盖并发基础、线程安全、同步机制、并发工具类、线程池及实际应用案例,助你掌握多线程开发核心技术,提升程序性能与响应能力。
126 0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掌握Java反射:在项目中高效应用反射机制
Java反射是一种强大功能,允许程序在运行时动态获取类信息、创建对象、调用方法和访问字段,提升程序灵活性。它在框架开发、动态代理、注解处理等场景中广泛应用,如Spring和Hibernate。但反射也存在性能开销、安全风险和代码复杂性,应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