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机构期末复习的概念

简介: 第六章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加电→产生reset信号→执行程序→停机→停电。  控制器的功能 取指令: 分析指令:或叫解释指令、指令译码等。 执行指令:形成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序列,对运算结果的处理以及下条指令地址的形成。

第六章

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加电→产生reset信号→执行程序→停机→停电。
 控制器的功能
取指令: 分析指令:或叫解释指令、指令译码等。 执行指令:形成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序列,对运算结果的处理以及下条指令地址的形成。
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与结果输出:根据程序的安排或人的干预,在适当的时候向输入输出设备发出一些相应的命令来完成I/O功能,这实际上也是通过执行程序来完成的。
对异常情况和某些请求的处理:
• 控制器的组成
程序计数器(PC) 指令寄存器(IR) 指令译码器或操作码译码器 脉冲源及启停线路 时序控制信号形成部件
一条加法指令的执行过程:
从存储器取指令,送入指令寄存器,并进行操作码译码(分析指令)。程序计数器加1,为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PC->AB,W/R=0,M/IO=1;DR->IR,PC+1.
在ALU计算数据地址,将计算得到的有效地址送入地址寄存器AR,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到寄存器取数
进行加法运算,结果送入寄存器,并根据运算结果置状态位N,Z,V,C.
微程序设计时,要考虑下面三个问题:
(1) 如何缩短微指令字长;
(2) 如何减少微程序长度;
(3) 如何提高微程序的执行速度。
微指令的编译法(编码译码方法)
1.直接控制法(不译码法 )
2.字段直接编译法(使用较普遍)
3.字段间接编译法
产生后继微指令的微地址的方法。常见的有:
(1) 以增量方式产生后继微地址
(2) 增量与下址字段结合产生后继微地址
(3) 多路转移方式
(4) 微中断
水平型微指令与垂直型微指令的比较
(1)并行性、效率和灵活性:
水平好, 垂直差。
(2)指令执行时间:水平短,垂直长。
(3)水平:微指令字长,微程序短。
   垂直:微指令字短,微程序长。
(4)用户使用:水平难,垂直易。
硬布线控制方式:
通过逻辑电路直接连线而产生的,所以又称为组合逻辑控制方式。

硬布线控制与微程序控制的比较
• 实现
微程序控制通过控制存储器内的代码来实现,调试、修改方便;
硬布线控制通过组合电路实现,调试、修改复杂。
• 性能
微程序控制速度较慢;
硬布线控制速度很快,主要用于高速和RISC机器中。
• 程序计数器和中断控制逻辑
程序计数器的输入:有四种来源。
(1)开机后的reset信号,将PC置以初始地址;
(2)顺序执行指令:由PC+1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3)转移:由ALU送来转移地址(通过ALU部件计算有效地址)
(4)外来中断请求信号:若CPU响应中断,则由中断控制逻辑部件产生中断入口地址。

第七章

为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差距,提高整机的运算速度,在CPU和主存之间插入的由高速电子器件组成的容量不大,但速度很快的存储器。
存取速度快,容量小,存储控制和管理由硬件实现
I/O接口的基本功能
⑴ 实现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
⑵ 实现数据缓冲,以达到主机同外围设备之间的速度匹配。
⑶ 接受主机的命令,提供设备接口的状态,并按照主机的命令控制设备。
I/O设备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 程序直接控制(编程I/O)方式
 程序中断传送(中断驱动I/O)方式
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 I/O通道控制方式
 外围处理机方式
中断处理过程
1关中断 2保存断点和现场 3判断中断源,转向中断服务程序
4开中断 5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6退出中断。 关中断,保存断点等操作由硬件实现。
设备寄存器
⑴主存地址寄存器(MAR) —该寄存器初始值为主存缓冲区的首地址,在传送前由程序送入。主存缓冲区地址是连续的。在DMA传送期间,每交换一个字,由硬件逻辑将其自动加1,而成为下一次数据传送的主存地址。
⑵外围设备地址寄存器(ADR) —该寄存器存放I/O设备的设备码,或者表示设备信息存储区的寻址信息,如磁盘数据所在的区号,盘面号和柱面号等。具体内容取决于I/O设备的数据格式和地址字编址方式。
⑶字数计数器(WC) —该计数器对传送数据的总字数进行统计,在传送开始前,由程序将要传送的一组数据的字数送入WC,以后每传送一个字(或字节)计数器自动减1,当WC内容为零时表示数据已全部传送完毕。
⑷ 控制与状态寄存器(CSR) —该寄存器用来存放控制字和状态字。
⑸数据缓冲寄存器(DBR) —该寄存器用来暂存I/O设备与主存传送的数据。通常,DMA与主存是按字传送的,DMA与设备之间可能是按字节或位传送的,因此DMA还可能要包括装配和拆卸字信息的硬件,如数据移位缓冲寄存器、字节计数器等。
⒉ 中断控制逻辑: DMA中断控制逻辑负责申请CPU对DMA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
⒊ DMA控制逻辑: 一般包括设备码选择电路,DMA优先排队电路,产生DMA请求的线路等,在DMA取得总线控制权后控制主存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⒋ DMA接口与主机和I/O设备两个方向的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信号线以及有关收发与驱动线路。

相关文章
|
3月前
|
算法 前端开发 API
京东比价项目开发实录:京东API接口(2025)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电商开发中对接京东商品详情API的实战经验,涵盖了申请权限、签名算法、限流控制、数据解析等常见问题,并提供了亲测有效的Python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避坑。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已经在医学影像分析、疾病预测和个性化治疗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以及临床整合等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AI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探讨其带来的优势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未来AI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363 3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YOLO及其原理介绍
YOLO及其原理介绍
|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Unity 实用工具篇】| 游戏多语言解决方案,官方插件Localization 实现本地化及多种语言切换
Unity的多语言本地化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它可以帮助游戏支持多种语言,让不同语言的玩家都能够更好地体验游戏。 而实现本地化的方案也有很多种,各个方案之间也各有优劣,后面也会对多个方案进行介绍学习。 本文就来介绍一个专门作用于多语言本地化的Unity官方插件:Localization 。 这个插件方便进行游戏的多语言本地化,让游戏支持多种语言,下面就来看看该插件的使用方法吧!
|
大数据 Linux KVM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虚拟化技术、开源技术Xen、KVM、OpenVZ的讲解(图文解释 超详细)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虚拟化技术、开源技术Xen、KVM、OpenVZ的讲解(图文解释 超详细)
562 0
|
负载均衡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xff_referer、simple_js(javascript代码审计+超详细脚本编写过程)
xff_referer、simple_js(javascript代码审计+超详细脚本编写过程)
465 0
|
Java API Android开发
【Android 应用开发】Android 杀进程总结 ( 杀后台进程 | 杀前台进程 | 杀其它进程 )
【Android 应用开发】Android 杀进程总结 ( 杀后台进程 | 杀前台进程 | 杀其它进程 )
1656 0
|
运维 监控 容灾
建设强大系统:提升高可用、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秘诀
建设强大系统:提升高可用、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秘诀
1754 0
|
存储 缓存 Unix
video标签自动播放视频和移动端封面空白问题解决
video标签自动播放视频和移动端封面空白问题解决
1415 0
video标签自动播放视频和移动端封面空白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