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简介:

随着可穿戴、车联网、智能抄表等新兴市场的开启,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加速到来,物与物的连接已经进入增长快车道。

据GSMA预测,到2020年全球互联设备将会到达270亿,其中100亿为移动连接设备。其中,基于具备覆盖优势和成本优势的蜂窝网络,火热的NB-IoT技术未来将覆盖25%的物联网连接。

NB-IoT为何物?

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就是一种专门用于物联网的通讯技术(比如GSM、WCDMA、LTE都是不同的通讯技术)。

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很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Zigbee、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另一类是LPWAN(低功耗广域网),即广域网通信技术,NB-IoT便是其中之一。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由上图可知,全球M2M/IoT的高速率业务主要使用3G、4G技术;中等速率业务主要使用GPRS技术,而低速率业务虽然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却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技术。

于是,NB-IoT来了!从技术层面上来讲,NB-IoT有4大技术优势。

首先是覆盖广,相比传统GSM,一个基站可以提供10倍的面积覆盖,还能覆盖到地下;其次是海量连接,200KHz的带宽可以提供10万个联接;第三是低功耗,使用AA电池便可以工作十年,无需充电;第四是低成本,模组成本小于5美金。

未来随着市场发展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演进,NB-IoT的功耗和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同时,NB-IoT也具有传统蜂窝网技术及蓝牙、Wi-Fi等短距离传输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支持大数据方面,NB-IoT可以将连接所收集的数据直接上传云端。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为此,越来越多厂商开始涌入NB-IoT市场,智能抄表、生态农业、智慧停车、智能小区、智能建筑等多样化场景都能找到NB-IoT应用。在市政的路灯和垃圾管理、环境监测和畜牧养殖灌溉等领域,NB-IoT的部署亦日益增多。

从运营商处得到的数据,可以把NB-IoT分为7个目前应用广泛,或马上可以落地的大类: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那么面对全球物联网千亿级的连接,如何抓住NB-IoT技术下的物联网机会呢?

共建NB-IoT生态,拥抱万物互联!

一项技术由纸面到商用离不开一个强大生态系统的支撑,而物联网生态的核心或基础设施就包括以下方面:芯片(含传感器、算法)商、NB-IoT技术提供方、网络运营商、云计算及云服务等。

对于NB-IoT,目前正在逐渐形成包括底层芯片、模组、终端、通讯设备、平台、运营商以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如今,围绕NB-IoT的生态已初步成型,并在持续扩大中,拥抱万物互联的条件开始成熟。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其中,芯片在NB-IoT整个产业链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现在几乎所有主流的芯片和模组厂商都有明确的NB-IoT支持计划,华为、高通、海思、联发科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模组而言,目前华为、中兴已有商用模块,但所有厂家要在四季度才能实现大规模商用、量产。

运营商层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沃达丰、德国电信、AT&T等全球顶尖运营商皆就NB-IoT发布了各自的发展计划,并展开试点。就国内而言,目前运营商都在一线城市试点,预计到今年6月,针对NB-IoT的全国运营商网络都会起来,规划到今年年底完成一线城市全覆盖,而中国电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NB-IoT 全网覆盖。

在终端环节中,各终端厂商摩拳擦掌,2017年无疑是NB-IoT 商用元年,热度持续发酵!由于低功耗广域网络通信技术是大量行业、消费终端所需要的,而终端的种类多种多样,无法形成少数企业拥有大规模终端的市场。

通讯设备供应商层面,华为、中兴、爱立信等领导者均已推出了基于NB-IoT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与此同时,NB-IoT亟需为产业链服务的开放云平台,比如万物云,以打破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碎片化,帮助实现与未来“千亿”的连接。

万物云——因物联网而生,为NB-IoT而用。作为智能硬件大数据免费托管平台,万物云可无限承载海量的物联网和智能设备数据。通过使用多种协议,各种智能设备将安全地向万物云提交产生的设备数据,在服务平台上进行存储和处理,并通过数据应用编程接口向各种物联网应用提供可靠的跨平台的数据查询和调用服务。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其中,万物云提供快捷方便的硬件接入服务,支持HTTP、MQTT、TCP等主流物联网数据通信协议,支持JSON及二进制数据结构格式,以及高并发、低延迟设备数据的提交,数据上报使用了间断式连接,大大降低了设备上的代码足迹和及数据带宽和流量。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对于各种数据,万物云严格按照数据分离的原则在云端存放,可针对智能传感器的数据特点进行存储和查询,无论是上报数据还是数据访问,都必须通过安全验证。同时,万物云的分级缓存入库存储机制,方便高速查询应用和数据,平台也内置数值类数据常用的数值统计和计算功能,还可为设备和数据预设报警机制。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此外,万物云应用编程接口和应用开发包支持 Java、Python,并提供HTTP设备数据快捷访问接口。对于具体操作应用,万物云通过清晰简明的编程实例和接口文档,丰富的案例样本代码、任务向导、视频教程,在线设备和数据调试工具,以及社区论坛、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总的来说,万物云可为开发者提供实用的智能硬件接入服务、分布式存储和处理以及应用编程接口等服务。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近日,万物云正式发布了设备地理位置管理系统,帮助用户掌握设备的实时位置,或进行移动设备的轨迹跟踪。用户在登录后,点开某一个接入设备,通过应用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分布,就可以清晰查看设备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以蓝色方块作为标识),还可进一步点开【查看详情】查看该设备的全部数据。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可以说,NB-IoT降低了物联网终端的接入门槛,而万物云则帮助解决了NB-IoT应用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难题,在大幅度降低物联网数据应用的技术门槛及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满足了物联网产品原型开发、商业运营和规模发展各阶段需求。为此,万物云用户已经将近1600,入库数据超过55亿条。

NB-IoT来了!网络还差两个月启用,芯片和平台已经准备好了

至于应用环节,NB-IoT面对成千上万多样化的应用需求,这些物联网的应用没法形成如传统通信时代数亿级同质化应用业务,而是碎片化特点突出,即时同一行业中也有千差万别的需求。

截至目前,蜂窝网络覆盖了全球超过50%的地理面积,90%的人口,是一张覆盖最为完整的网络。基于蜂窝网络,NB-IoT将结合万物云等物联网服务平台,快速满足“物-物”互联的连接需求,孵化新的商业机会点,成为物联网时代“拥有巨大潜力的商业蓝海”,同时带来物联网产业的爆发式发展。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3-21

本文作者:佚名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51CTO”,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51CTO” 

相关实践学习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物联网
(手把手)在华为云、阿里云搭建自己的物联网MQTT消息服务器,免费IOT平台
本文介绍如何在阿里云搭建自己的物联网MQTT消息服务器,并使用 “MQTT客户端调试工具”模拟MQTT设备,接入平台进行消息收发。
1724 42
|
11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
量子通信网络:安全信息交换的新平台
【10月更文挑战第6天】量子通信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安全信息交换平台,正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量子通信网络将成为未来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支柱,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信息社会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量子通信网络在未来的广泛应用和美好前景!
|
9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326 56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
XML 网络协议 物联网
基于surging的木舟IOT平台如何添加网络组件
【8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基于 Surging 的木舟 IOT 平台中添加网络组件需经历八个步骤:首先理解 Surging 及平台架构;其次明确组件需求,选择合适技术库;接着创建项目并配置;然后设计实现网络功能;再将组件集成至平台;接着进行详尽测试;最后根据反馈持续优化与维护。具体实施时应参照最新文档调整。
175 11
|
7月前
|
算法 安全 大数据
【算法合规新时代】企业如何把握“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在数字化时代,算法推动社会发展,但也带来了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针对六大算法问题进行整治,明确企业需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审核与管理制度,并对算法进行全面审查和备案。企业应积极自查自纠,确保算法合规透明,防范风险,迎接新机遇。
|
7月前
|
运维 安全 网络安全
VMware NSX 4.2.1.3 下载 - 网络安全虚拟化平台
VMware NSX 4.2.1.3 下载 - 网络安全虚拟化平台
225 0
VMware NSX 4.2.1.3 下载 - 网络安全虚拟化平台
|
8月前
|
运维 监控 Cloud Native
构建深度可观测、可集成的网络智能运维平台
本文介绍了构建深度可观测、可集成的网络智能运维平台(简称NIS),旨在解决云上网络运维面临的复杂挑战。内容涵盖云网络运维的三大难题、打造云原生AIOps工具集的解决思路、可观测性对业务稳定的重要性,以及产品发布的亮点,包括流量分析NPM、网络架构巡检和自动化运维OpenAPI,助力客户实现自助运维与优化。
|
12月前
|
缓存 算法 物联网
基于AODV和leach协议的自组网络平台matlab仿真,对比吞吐量,负荷,丢包率,剩余节点个数,节点消耗能量
本系统基于MATLAB 2017b,对AODV与LEACH自组网进行了升级仿真,新增运动节点路由测试,修正丢包率统计。AODV是一种按需路由协议,结合DSDV和DSR,支持动态路由。程序包含参数设置、消息收发等功能模块,通过GUI界面配置节点数量、仿真时间和路由协议等参数,并计算网络性能指标。 该代码实现了节点能量管理、簇头选举、路由发现等功能,并统计了网络性能指标。
346 73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新闻文本分类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毕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平台
文本分类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首先收集了10种中文文本数据集("体育类", "财经类", "房产类", "家居类", "教育类", "科技类", "时尚类", "时政类", "游戏类", "娱乐类"),然后基于TensorFlow搭建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并保存为本地的h5格式。然后使用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段文本识别其所属的类别。
355 1
【新闻文本分类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毕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平台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果蔬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毕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平台
【果蔬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毕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平台。果蔬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通过收集了12种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土豆', '圣女果', '大白菜', '大葱', '梨', '胡萝卜', '芒果', '苹果', '西红柿', '韭菜', '香蕉', '黄瓜'),然后基于TensorFlow库搭建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然后对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算法模型,然后将其保存为h5格式的本地文件方便后期调用。再使用Django框架搭建Web网页平台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果蔬图片识别其名称。
300 0
【果蔬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毕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平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