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如何在移动端优雅的使用flex

简介:
本文讲的是 2017年如何在移动端优雅的使用flex, 做过移动端的同学都知道移动端布局太难了,终端太多了,传统的布局方式已经力不从心,各种新的布局方式被发明

在flex之前,传统布局有流式布局(就是默认的方式),绝对定位布局,弹性布局(em),和浮动布局,其中浮动布局并不是为布局而设计的,使用起来略显繁琐

2009年,对前端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html5定稿,es5.1发布,flex应运而生,天生响应式,生而为布局,使用及其简单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flex三改其规范,浏览器实现不一,各种神坑,本文将总结2017年移动端使用flex的最佳实践和经验

兼容性

2017年9月份,现在来看下flex的兼容性,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都是绿色

上图中红色箭头代表我们应该兼容的浏览器情况,在国内,UC和QQ浏览器的份额不容忽视,上图中的 1 2 3 其实代表flex的三版语法,flex有09年版语法,11年版语法和标准语法;右上角带黄色小方块的代表需要添加-webkit-前缀

将上图总结一下,移动端需要的兼容情况如下:

再来看一下百度给出的移动设备的统计情况,分别是安卓和ios,可以发现现在需要兼容安卓4.1+,IOS7+,这里百度给出的数据,当然你应该根据自己产品的统计情况来确定兼容情况

总结一下本文各处的最佳实践,兼容性目标是安卓4.1+,IOS7+,UC和qq浏览器

属性对照

通过上面的目标和caniuse,很容易得出我们需要写09和标准两版语法,只有在两版语法中都存在属性才能使用,下面给出两版语法的对照关系,注意这不是语法指南,语法指南请看结尾处的推荐资料

容器的属性

容器属性包括:

  • display
  • flex-direction
  • flex-wrap
  • flex-flow
  • justify-content
  • align-items
  • align-content

项目的属性

项目属性包括:

  • order
  • flex-grow
  • flex-shrink
  • flex-basis
  • flex
  • align-self

采坑经验

一般来说只要09版语法有对应功能,就可以使用了,但是移动端还有一些坑,导致某些属性不能用

justify-content: space-around 不能用,旧版语法没有,但是可以用space-between+容器的padding模拟

flex-wrap: wrap 不能用,对应的旧版语法 box-lines: mutiple 大部分浏览器不支持,也就是说不能折行

uc span行内元素作为子项时 display 必须设置为block,最好直接使用块级元素

实战

说了这么多下面给一份标准的写法,一个flex属性应该这么写

webkit前缀09版 webkit前缀标准版 标准版 

举个例子,display: flex要这么写

display: -webkit-box;  display: -webkit-flex;  display: flex;  

一定有同学说这也太麻烦了,有没有啥简单的办法呢?还真有,共有三种办法,感谢前辈

第一种,编辑器插件,有一个叫做autoprefix插件,sublime就可以安装,你只需写标准属性,然后按一下快捷键就能够自动填充前缀属性。这种方法用起来最简单,但这种方法后面会不太好维护,比如有一天不需要09版语法了怎么破???一个一个去改吧,o(╯□╰)o

第二种,预处理器mixin,如果你用过less或者sass的话,一定知道mixin,下面已less 2.x为例,sass大同小异

.display-flex(@display: flex) {     & when (@display=flex) {         display: -webkit-box;     }     & when (@display=inline-flex) {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     display: e("-webkit-@{display}");     display: @display; }  .flex-direction(@direction) {     & when (@direction=row) {         -webkit-box-orient: horizontal;         -webkit-box-direction: normal;     }     & when (@direction=row-reverse) {         -webkit-box-orient: horizontal;         -webkit-box-direction: reverse;     }     & when (@direction=column) {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webkit-box-direction: normal;     }     & when (@direction=column-reverse) {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webkit-box-direction: reverse;     }     -webkit-flex-direction: @direction;     flex-direction: @direction; }  .flex-wrap(@wrap) {     & when (@wrap=nowrap) {         -webkit-box-lines: single;     }     & when (@wrap=wrap) {         -webkit-box-lines: multiple;     }     -webkit-flex-wrap: @wrap;     flex-wrap: @wrap; }  .justify-content(@justify-content) {     & when (@justify-content=flex-start) {         -webkit-box-pack: start;     }     & when (@justify-content=flex-end) {         -webkit-box-pack: end;     }     & when (@justify-content=center) {         -webkit-box-pack: center;     }     & when (@justify-content=space-between) {         -webkit-box-pack: justify;     }     -webkit-justify-content: @justify-content;     justify-content: @justify-content; }  .align-items(@align-items) {     & when (@align-items=flex-start) {         -webkit-box-align: start;     }     & when (@align-items=flex-end) {         -webkit-box-align: end;     }     & when (@align-items=center) {         -webkit-box-align: center;     }     & when (@align-items=baseline) {         -webkit-box-align: baseline;     }     & when (@align-items=stretch) {         -webkit-box-align: stretch;     }     -webkit-align-items: @align-items;     align-items: @align-items; }  .order(@order) {     -webkit-box-ordinal-group: @order;     -webkit-order: @order;     order: @order; }  .flex(@flex) {     -webkit-box-flex: @flex;     -webkit-flex: @flex;     flex: @flex; } 

在使用的只要一行就行了

.container {     .display-flex;     .flex-direction(row);     .justify-content(center); } 

上面的代码less编译完的结果如下

.container {     display: -webkit-box;     display: -webkit-flex;     display: flex;     -webkit-box-orient: horizontal;     -webkit-box-direction: normal;     -webkit-flex-direction: row;     flex-direction: row;     -webkit-box-pack: center;     -webkit-justify-content: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 

有同学说这么麻烦,我不想写啊?其实应该有人已经写好了,比如compass,可以参考一下

这种方式的前提就是已经使用了css预处理器,可维护性比第一种方法更好;但是以我的经验来说,其实大部分项目的mixin未必是有人维护的,比如可能有一天不需要前缀版本了,但是并一定会有人去更新的

第三种,css后处理器,其实自从postcss出来之后,自动加前缀的活就该交给postcss来做了,有了这个插件我们只需要配置要兼容的浏览器版本就可以了,加前缀的事情后处理器自动帮你解决,最近babel也出了一个类似的babel-env

fis中可以使用fis-postprocessor-autoprefixer这个插件,我在之前的文章《经验无线步骤页改版总结》中有介绍

webpack中可以使用postcss-loader这个loader

终于可以和浏览器前缀愉快的玩耍了^_^

普及一个小科普知识,css后面的实验室性不会再以加前缀的方式进行了,而是会通过浏览器的设置方式来显示开启实验属性,因为前缀的方式不够优雅。。。这锅主要还是怪前端开发者,因为我们啊,只写webkit前缀,都不写标准属性,o(╯□╰)o

总结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的使用flex,少踩一些坑,现在在移动端已经可以任性的使用flex了,但pc端还不行,ie8。。。如果没有兼容性问题,那就快来使用这一好用的布局方式吧


本文作者: 颜海镜

来源:51CTO

原文标题:2017年如何在移动端优雅的使用flex
相关文章
|
NoSQL Redis Docker
【Docker】解决创建Redis容器没有conf配置文件
【Docker】解决创建Redis容器没有conf配置文件
3051 0
【Docker】解决创建Redis容器没有conf配置文件
|
9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8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本文讲解 Prompt 基本概念与 10 个优化技巧,结合学术分析 AI 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介绍 Spring AI 中 ChatClient 及 Advisors 的使用。
373 130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
8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API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本文介绍AI大模型的核心概念、分类及开发者学习路径,重点讲解如何选择与接入大模型。项目基于Spring Boot,使用阿里云灵积模型(Qwen-Plus),对比SDK、HTTP、Spring AI和LangChain4j四种接入方式,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AI应用。
366 122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
20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342 8
|
2天前
|
存储 JSON 安全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193 136
|
7天前
|
监控 JavaScript Java
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反欺诈知识问答系统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科技发展,网络欺诈频发,构建高效反欺诈平台成为迫切需求。本文基于Java、Vue.js、Spring Boot与MySQL技术,设计实现集欺诈识别、宣传教育、用户互动于一体的反欺诈系统,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助力企业合规与用户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