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是阿里云的巨大宝藏
尽管国内云计算平台风生水起,厂商纷纷介入,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阿里云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覆盖全行业客户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从王坚博士自豪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这个成就对阿里云的能力体现意义重大。王坚博士深信客户的需求将是阿里云的巨大财富,阿里云在发展的两年内收集到这么多行业用户的需求,对于阿里云未来的发展将会提供巨大的能量。
的确,阿里云致力于做一个平台级的服务商,承载各行业的需求才是重要的,这些主动提出需求的客户顺其自然的成为了阿里云的巨大宝藏,阿里云刚刚与华通云数据中心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合作运营将成为中国云计算发展的新模式
当中国的云计算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还在为建设各种大型的数据中心而奔走相告的时候,阿里云似乎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此次阿里云和华通云数据中心的合作中,阿里云提供技术平台支撑,而华通云数据中心提供IDC硬件设施资源,两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软服务和硬服务的搭配。
通过阿里云和华通数据中心的合作,我们看到了中国云计算发展的新模式,据悉,最近工信部联合五个部委出台了一个数据中心的管理办法,旨在合理布局云计算资源,更好的释放它的能力,盘活这些资产。阿里云通过这种新的合作模式盘活整个中国过剩的计算资源,未来阿里云可以把自己的平台与更多IDC建立合作,实现共同运营、共同分享成果。反观国内的云计算发展,一个数据中心由两家不同服务领域的公司合作运营,共同获得收益的模式到目前为止没有先例。对于这个合作项目,王坚博士难掩兴奋之意,在众多的媒体面前他甚至用“中国云计算发展的里程碑”和“见证历史”等字眼来形容本次合作的开创之举。。甚至王坚博士还表示:在中国,如果云计算不采用这种合作模式,根本做不起来,这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而是关乎中国云计算未来发展的问题。
中国的云计算发展的独特之处
王坚博士对云服务平台与IDC的合作运营将是云计算的重要途径深信不已,甚至他认为这种方式可能会成为中国云计算成长的唯一路径。
“云计算是不能没有数据中心的”,在和工信部的相关领导谈话时,王坚博士甚至用了一个很夸张的数字,中国99.999%数据中心根本不是云计算,尽管看似有些绝对,但是中国云计算的发展情况确实如此。王坚博士认为,一个数据中心通过向客户租用机柜的方式提供服务,这种模式根本不是云计算。只有数据中心联合云服务商,采用合作运营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案才是真正的云计算。反观阿里云,之所以能够承担云服务的角色,重要的是阿里云有自己的平台,而且这个平台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合作运营的模式,因此阿里云选择了与数据中心合作,为用户开启新的服务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处在一个探索的初期阶段,但是为中国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运营是数据中心升级为云计算的根本途径
王坚博士认为,中国云计算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要解决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其中最终要的问题是企业对自己的分工不明确,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可以从头到尾的覆盖云计算的各个环节。其实不然,阿里云与华通的合作,正是双方看到了合作共赢的模式。对于阿里云来讲,通过合作的方式带来诸多的优势,比如阿里云自己不用建设机房,省去了和各种政府部门、运营商打交道的成本。
从合作的角度,阿里云甚至不做其他的业务,比如阿里云从来没有想过做网盘,更重要的是阿里云认为真正的云计算靠的是运营,而不是通过购买的方式实现。这和过去的思路大为不同,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自己建了数据中心,买了服务器,再购买一些VM或者其他的软件,通过集成的方式搭建云计算平台,而这种思路是错误的。
“云计算是靠运营出来的,真正效率是靠运营出来的。一旦加入运营的属性,大家分工就会逐渐明确”,王坚博士如是说。对于阿里云来讲,合作运营可以体现阿里云的两大竞争优势:
第一、阿里云拥有自己的平台,而且这个平台不需要Licence 费用,省去了客户的很多成本。对于Licence费用相信大家都清楚,假如你的企业购买了VM或者其他厂商的服务,随着公司业务越做越大,要上交的Licence费用也越来越多,因此这一点对于选择阿里云的客户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第二、充分体现了阿里云的运维能力。对于数据中心来讲,即使免费获得了阿里云的平台也毫无用处,因为阿里云的运维的能力并没有随着软件带过去,这是阿里云的核心竞争力,整个平台的运营能力是数据中心最需要的。
王坚博士坦言,也有很多企业认为阿里云的这两个优势自己也可以有,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优势的门槛有多高。
总结2012年阿里云的三大转变
2012年对于阿里云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2012年阿里云杭州的开发者大会上,阿里云云计算业务总经理陈金培也曾表示,2012年是中国云计算实践的元年,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虚幻的事物,截至2012年11月,已有数万个网站、游戏和应用聚集在阿里云平台,每天可支持上亿用户直接或间接访问,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自家的阿里金融、聚石塔等等。
据悉,阿里云云服务产品线包括弹性计算、存储和数据库服务和大规模计算三部分。其中弹性计算包括四款产品:云服务器、软件负载均衡(SLB)、云监控和云盾;存储和数据库服务下有三款产品,分别为开放存储服务OSS(无结构的基础存储服务、具备海量空间、可弹性扩展)、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TS(海量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服务)和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在云端的关系型数据存储);大规模计算为开放数据处理服务RDPS,可离线处理大规模的结构化数据,每天处理PB级别的数据。
经过2012年的成长,阿里云已经在技术能力、平台服务以及运营理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王坚博士认为,阿里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阿里云更加了解客户。目前客户种类完全可以覆盖阿里云对云计算的理解,而且从客户那里学到了云计算。客户的规模各有差异,体现了阿里云的综合运营和服务能力。
2、把云计算当成服务来做。技术固然有一定的门槛,但是2012年,阿里云非常大的进步是把云计算当成服务来做。与其他企业大谈云计算,然后鼓动用户购买设备不同,阿里云认为云计算根本不是让企业买设备,而是一种真正的服务。
云平台运维的观念和能力同样发生了改变:淘宝的单体规模大,以往大家认为运维淘宝比运维阿里云困难,实际上运维阿里云要比淘宝难,比如淘宝可以向用户发通知关闭服务进行运维支持,但是阿里云作为一种实时在线的服务完全不能由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关闭服务,否则会对客户造成严重的影响。
3、云计算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只有自己做足了实践,取得了客户的信任,所谓的安全问题根本不会有人理会,因为云计算服务本质就是比原来的服务更高效,更安全。就像我们把钱存到银行会比放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更安全一样的道理,需要大家转变思维方式。
写在后面
在采访过程中,王坚博士朴实不带官腔的言语让我感受到,他不是在思考如何把阿里云缔造为强大的商业帝国,而真正关心的是中国云计算的未来,关心中国云服务产业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参与国际化竞争,而不是和国内的云计算企业形成竞争壁垒。从另外一个层面,他通过自己对云计算的理解,总结出了运营才是云计算的核心。阿里云与华通云数据中心的合作,为中国云计算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考方式,对中国云计算的建设者以及“云地产”的缔造者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方案。阿里云构建的完全的开放性和先进的云计算服务理念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