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部门会消亡?拐点处的“云”选择

简介: 本文讲的是企业IT部门会消亡?拐点处的“云”选择【IT168 资讯】我们现在面临云计算的一个重要拐点。如我们所知,云计算引起了重大变化并给IT带来了可怕的影响 --也许会最终取代IT部门的作用。IT架构若被消除,显然会对整个技术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来说,该如何做出选择?

本文讲的是企业IT部门会消亡?拐点处的“云”选择【IT168 资讯】我们现在面临云计算的一个重要拐点。如我们所知,云计算引起了重大变化并给IT带来了可怕的影响 --也许会最终取代IT部门的作用。IT架构若被消除,显然会对整个技术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来说,该如何做出选择?

  一般的看法是将云计算看做技术分离,并从交付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估--这一新技术如何帮助我们以较低的成本更快更好地交付解决方案。然而,如果仅从这一角度孤立地看待云计算,就会忽略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即云服务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被是消费的?

  事实上,随着新的需求的产生和技术的演变,云计算最终引领的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也将反过来推动IT 彻底地改造自己,以保持与新兴的以服务为导向的业务的关联性。云计算将成为一个强制因素,推动IT摒弃只关注交付和资产管理的模式,朝着为管理商业服务供需关系以及创建世界一流供应链的方向发展。

  对于新一代云计算,目前IT机构仍在努力理解如何利用技术以及云计算,探讨虚拟化、私有云、"基础设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等实现的方式、内容及原因。然而,如果我们只关注这方面,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采用一种以技术为导向的云思路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更加被动的局面,因为技术只能校准为成本--主要的度量是总体拥有成本。而新一代云与利用技术降低成本不太相关,重要的是它创造价值和服务,这些价值和服务能够为用户带来直接的可见利益,人们都愿意为此付费。新一代云服务出现后,企业就不会排队等候IT项目发布。相反,他们会利用两个强大的工具--一个网络连接器和一张信用卡,绕过IT直接获取想要的服务,将珍贵的创新资金从IT预算中释放出来。

  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IT架构

  在新一代云的语境下,企业需要的就是服务--帮助他们开展业务的以技术为支持的服务。

  IT的传统角色一直是提供并管理基于技术的性能,即应用程序、数据库、网络、存储和服务器等集合资产。IT是在不同的技术领域通过项目需求开展的经过一个由计划,到创建,再到运行的生命周期。这是一个以交付为导向、以技术为中心的方法。

  但新一代云的本质上不是由技术交付,而是由采购和消费服务推动的。这些服务的运行模式很灵活,是典型的按需执行。采购过程简单,现买现付。消费者与价值交付之间的柜台交易已经被简单的信用卡交易所取代。这与传统的IT模式截然不同。商业的云服务提供商正在努力创建并扩展云服务,且正快速成为内部IT部门的主要竞争对手。

  云将最终推动IT的大规模变革,从注重技术交付的组织转变为注重服务采购与消费--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IT组织。一些人担心的安全和可靠性的问题从长期来说并不能阻碍云的发展。IT必须重新改造,从以技术为中心的架构(提供并管理资产)转变为"企业集中服务采购的控制点"(以服务为中心)。为了达到该目标,还需要企业进行行为、文化准则和企业模式的变更。

  以服务为中心代表的IT职能将进入高度成熟的状态,并将演化为一个业务职能--服务提供商,它围绕着一整套客户重视并愿意支付的产品组织起来。以服务为中心的IT交付是通过技术实现的、预先集成的服务。这种服务提供完整的技术和性能,一旦将技术和性能进行集成便能实现业务价值。

  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这些服务被整合到一起,成为了服务组合。换言之,IT开发的服务组合包括产品本身以及业务需求,并且它愿意为业务价值进行投资和支付。该模式与以性能为中心的模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其交付的产品是在一个大目录中单元采购的服务,并且服务的部件(以及部件的来源)跟买家毫不相关。相比之下,以性能为中心的交付模式一般都是经济型买家可见的技术资产群集,其交付可以通过一个以项目为导向的生命周期来实现。

  在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功能部门,组织的原则就是服务。这就意味着一切都围绕着对服务的采购、交付和管理来组织--很像一个以价值系统为导向的供应链。价值链的连接点就是一些流程,这些流程展现了与服务有关的工作应该如何在采购、集成、管理的生命周期中横向和纵向开展。

新一代云是业务推动器

  通过新一代云,企业用户无需借助IT架构,就能以合理的价格自行快速采购能满足其需求的高质量服务。它还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范围引领创新和突破,同时迎接当前市场的新挑战并为其他公司开辟新市场。因此,与其说云是一种技术发展,不如说是一种业务的进化。

  对于IT组织而言,如果只定位于采用并执行云技术则是不智的。更有前景的方式是将IT组织架构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的模式,该模式能够以世界一流的效率进行采购、集成以及管理的服务。这样一来,IT就能做好支持新业务模式的准备,同时利用科技突破,为企业业务链条的各个层级提供价值。

  处于十字路口的IT领导者都面临着在以服务为中心的新经济下的企业革新。选择新一代云并努力为其实现做准备将引领他们进入全新的业务领域。在通往新一代云的道路上,惠普一直在努力推出全新及升级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价值。例如,惠普软件在2010年五月推出了云服务自动化(CSA)解决方案,通过加速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部署与自动化管理,构建应对环境所需要的IT架构。

  借助全新的惠普云服务自动化(CSA)解决方案,客户即可优化其用于公有和私有云的应用,增进业务效能,节省资源,降低部署和管理涉及云相关运用的风险。通过采用优化应用的云服务解决方案,企业可更快速地推动服务上市,并加快产品上市时间,以支持业务创新。

  惠普云服务自动化解决方案包含软件产品和服务以及第三方集成,帮助客户从基础架构到应用建立起完整的私有或公有云解决方案。该方案能自动执行云环境下的主要IT流程,因此无论环境如何,都能采取统一的IT资源管理方法。

  惠普云服务自动化解决方案隶属惠普软件和解决方案云计划,旨在推动各行业采用云服务。该计划借助惠普 IT管理软件系列产品,以及惠普的咨询服务和技术特长,帮助客户成功采用并管理完整的私有和公有云的生命周期。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0-06-01

本文作者:杨晓勇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IT168,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IT168

原文标题:企业IT部门会消亡?拐点处的“云”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物联网
一些常用的 Salesforce IoT Cloud 中间件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Salesforce IoT Cloud中间件工具
|
1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Shell
零基础学MCP(2)| MCP 开发环境配置
2025最新实战指南,教你10分钟搭建支持Python与Node.js的跨平台MCP开发环境。涵盖环境配置、核心工具安装、双生态联动测试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助你快速上手MCP开发。
|
6月前
|
存储 网络性能优化 网络安全
Hyper-V云桌面优化的设置指南
这份《Hyper-V云桌面优化设置指南》涵盖了硬件、虚拟机配置、网络、安全及高级配置的优化建议。硬件方面,确保CPU支持虚拟化并合理分配资源,使用SSD和VHDX格式提升存储性能;虚拟机配置上,优化内存、处理器和硬盘设置,并安装Hyper-V集成服务;网络优化包括虚拟交换机配置、适配器调整及QoS策略;安全性设置涵盖防火墙、端口管理和加密;高级配置如显卡直连和实时迁移进一步提升性能。这些措施能显著提高Hyper-V云桌面的效率与稳定性。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3步,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DeepSeek-R1
3步,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DeepSeek-R1
238 0
|
域名解析 运维 网络协议
阿里云DNS统一运维服务的演进和实践
阿里云DNS统一运维服务的演进和实践
阿里云DNS统一运维服务的演进和实践
|
监控 搜索推荐 前端开发
数仓建模—ID Mapping
顾名思义我们知道ID Mapping 的操作对象是ID,目标或者是动作是Mapping,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想把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上的ID 打通,从而更好的去刻画用户,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能打通用户各个维度的数据,从而更好的去服务业务服务用户 通常公司有产品矩阵,而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注册账号产生的用户ID。从公司全局,整合用户表,用户行为数据来看,确定不同产品的用户ID是相同一个人非常重要, 选取合适的用户标识对于提高用户行为分析的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用户画像、推荐、漏斗、留存、Session 等用户相关的分析功能
1033 0
数仓建模—ID Mapping
|
XML 算法 C语言
干货 |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ALNS)和禁忌搜索(TS)实验对比附代码
干货 |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ALNS)和禁忌搜索(TS)实验对比附代码
1653 0
干货 |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ALNS)和禁忌搜索(TS)实验对比附代码
|
Java Nacos
Nacos:服务详情的元数据列表增加服务发布时间
在使用Nacos一段时间后,由于频繁的发布服务,但又不知道这个服务最新的发布时间,导致不确定是不是最新的版本。
1682 1
|
存储 缓存 Cloud Native
政采云私有化业务交付实践
应用Sealer的政采云私有化业务交付实践
政采云私有化业务交付实践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链路追踪(Tracing)其实很简单——分布式链路追踪的挑战与限制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分布式链路追踪的技术演进史并不算长,仅有十数年。目前,它仍处于不断被探索、快速迭代的周期。为了更好的了解与应用分布式链路追踪技术,我们来看下它目前面临的几项关键挑战与限制。
1089 0
链路追踪(Tracing)其实很简单——分布式链路追踪的挑战与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