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规模裁员,将e代驾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在此之前,一批知名的洗车、餐饮、美业O2O平台纷纷在资本重压下裁员甚至倒闭,这也加重了人们对O2O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质疑。
一年内人员激增四倍
“打开手机上的代驾软件,定位后就会显示周边的代驾司机,最快的两三分钟就能到。”林先生是一名企业的业务人员,碰到临时有饭局,免不了小酌几杯。喝完酒,车怎么办?“通过APP喊个代驾,人和车就能一起给送回家,既不影响喝酒,又省得过后自己去取车。”
事实上,代驾业务正是从酒后代驾发展壮大的。
e代驾APP于2011年10月上线,被认为是互联网代驾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让酒后代驾变成人们的生活习惯,几位创始人曾进行疯狂的“地推”,印着e代驾价钱和二维码的牙签盒、烟灰缸、纸巾筒等被铺到各个饭店和夜店。
有了先发的市场优势,e代驾逐渐成为代驾市场的“老大”,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可谓打出一片天。
然而上周六,一封CEO杨家军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却让人们跌破眼镜。
“2015年,面对竞争,我们招聘上突飞猛进,从年初到现在我们的人员增加了四倍多!人员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臃肿,很多岗位重叠,架构层级过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公司内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效率,e代驾将进行较大规模的人员优化。杨家军表示,在一年内大量招人大量减人是极不负责的行为,这个错误的最大责任人当然在于自己。他强调将尽最大的努力补偿员工,同时也会联系第三方人力平台帮忙解决职位问题。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当下正值“裁员缩招”的风口,互联网行业“摊大饼”式的扩张已进入尾声。e代驾并非个例。此前包括BAT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公司也在收紧招聘。今年下半年,英特尔、微软、联想、索尼、HTC等大型公司也纷纷宣布将进行裁员。
与滴滴对抗烧钱过猛?
“e代驾此番大‘瘦身’,恐怕主要是因为与滴滴代驾的竞争消耗过大。”社科院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宏淼说。
e代驾已成立四年,目前覆盖中国298个城市,拥有20万名合作司机。今年5月,e代驾完成D轮融资,称融资额度为1亿美元,融资完成后整体估值达到8亿美元。
就在其风生水起之时,万万没想到,滴滴代驾闯入了竞争。
7月28日,滴滴代驾上线。二十多天后,滴滴代驾就宣布已覆盖全国80个城市,注册司机过百万。
从价格上看,滴滴代驾和e代驾展开了“贴身肉搏”。
以北京为例,e代驾的收费标准是早7点到晚10点,10公里起步价39元,晚10点到11点起步价59元,晚11点到12点起步价79元,凌晨12点到第二天7点起步价99元。10公里以外,每超过10公里加收20元,等候时间每超过30分钟加收20元。而滴滴代驾在上线之初,每一档位的价格均比e代驾低3元。
为了应对挑战,e代驾马上投入1亿元打造“举杯星期三”活动。8月的每个星期三在全国25个主要城市,用户都可以享受免费代驾服务,全天不限次数。此外,e代驾与滴滴代驾都推广“首单免费”的优惠,发起红包来毫不手软。
不过,从9月9日开始,滴滴代驾从早6点到晚9点,10公里起步价仅为18元,晚9点到11点起步价38元,晚11点到第二天6点为68元。低廉的价格让滴滴代驾迅速抢占市场。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比达咨询最新发布的《2015年10月中国在线代驾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滴滴代驾的用户覆盖率达70.4%,居代驾行业首位,e代驾用户覆盖率为65.8%。这里的用户覆盖率是指,各代驾平台月度用户数占在线代驾市场整体用户数的比例,一个用户可能同时是多个代驾平台的用户。
陷入烧钱大战的e代驾,不得不压缩管理成本,而裁员降薪则是企业“节流”的惯用措施。
“寒冬”中回归理性
“司机来得速度快,但不熟悉路,一个出口走错了30分钟都回不来。”
“停车后窗户没关,结果当天晚上大雨,奥迪A6的座椅、门板皮、地板都积水泡坏了。打了好几次客服电话,至今没人来处理。”
“昨天叫了滴滴代驾,司机没看到前面铺沥青直接就冲过去了,结果我修车花了一万多。”
打开代驾软件的用户评论,类似的吐槽并不少见。
由于当前O2O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采用补贴用户的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但由于缺乏用户黏性,随着补贴结束,交易量往往直线下降。“烧钱必然意味着让利于客户,同时也会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但终究是难以持久的。”在王宏淼看来,线上市场的迅速扩张也极易导致线下服务的落后,引起用户满意度下降,创业期积攒的好口碑会岌岌可危。
“代驾属于对服务要求非常高的行业,要把人和车交给一个陌生司机,所承担的风险是很大的。因此,代驾司机的筛选、培训、审核都应当非常严格,相关服务以及行业监管也一定要跟上。”王宏淼说。
此前,e代驾曾隔空质疑滴滴代驾,展开一场“热闹”的口水战。而用户最终选择谁,还是要看谁的差异化服务更明显,谁更贴近用户。
“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成功之前,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每一年都像是寒冬,融资拿钱后,还会有更多的难题。”自媒体人李东楼评价。
王宏淼也认为,无需对O2O行业的迅速降温感到惊慌。“O2O的野蛮生长总会结束。与其说是进入‘资本寒冬’,倒不如说是在白热化的竞争过后,资本市场和创业者都开始回归理性,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线下的服务。”
作者:陈雪柠
来源:IT168
原文标题:O2O野蛮生长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