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2.2使用CMake方式进行JNI/NDK开发

简介: 之前写过一篇比较水的文章Android手机控制电脑撸出HelloWorld 里面用到了JNI/NDK技术。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下JNI/NDK开发。采用的是Android Studio2.2开发环境,使用CMake方式进行开发。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是java与C/C++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使用JNI技术,可以java调用C/C+

之前写过一篇比较水的文章Android手机控制电脑撸出HelloWorld
里面用到了JNI/NDK技术。

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下JNI/NDK开发。采用的是Android Studio2.2开发环境,使用CMake方式进行开发。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是java与C/C++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使用JNI技术,可以java调用C/C++的函数对象等等,Android中的Framework层与Native层就是采用的JNI技术。

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开发,采用的是linux内核 ,Android APP开发大部分也要和系统打交道,只是Android FrameWork 帮我们处理了和系统相关的操作, 我们从Android 系统的分成结构可以看出,Android FrameWork是通过JNI与底层的C/C++库交互,例如:FreeType,OpenGL,SQLite,音视频等等。


如果我们程序也需要调用自己的C/C++函数库,就必须用到JNI/NDK开发。

NDK配置(最新的CMake方式)

Android Studio2.2版本已经完全支持ndk开发了。而且默认采用CMake方式。(传统方式不过多介绍了)

CMake的优势

  1. 可以直接的在C/C++代码中加入断点,进行调试
  2. java引用的C/C++中的方法,可以直接ctrl+左键进入
  3. 对于include的头文件,或者库,也可以直接的进入
  4. 不需要配置命令行操作,手动的生成头文件,不需要配置android.useDeprecatedNdk=true 属性

下载

首先需要下载NDK,来到设置界面点击下载NDK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安装完NDK,还可以选择配置一些工具。

  1. CMake: 外部构建工具。如果你准备只使用 ndk-build 的话,可以不使用它。(Android Studio2.2默认采用CMake)
  2. LLDB: Android Studio上面调试本地代码的工具。

创建项目

Android Studio升级到2.2版本之后,在创建新的project时,界面上多了一个Include C++ Support的选项。勾选它之后将会创建一个默认的C++与JAVA混编的Demo程序。

然后一路 Next,直到 Finish 为止即可。

上面图的这三个文件都是默认生成的NDK项目的一部分:
1. .externalNativeBuild文件夹:cmake编译好的文件, 显示支持的各种硬件等信息。系统生成。
2. cpp文件夹:存放C/C++代码文件,native-lib.cpp文件是默认生成的,可更改。需要自己编写。
3. CMakeLists.txt文件:CMake脚本配置的文件。需要自己配置编写。

app/build.gradle也有所不同

如果你在创建工程选择C++11的标准,则使用cppFlags “-std=c++11”

externalNativeBuild {
     cmake {
         cppFlags "-std=c++11"
     }
 }

来看一下,CMakeLists.txt文件中的具体配置

这个文件#开头的全是注释,里面不是注释的只有下面的内容。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4.1) #指定cmake版本


add_library( #生成函数库的名字
             native-lib  
             SHARED  #生成动态函数看
             src/main/cpp/native-lib.cpp ) #依赖的cpp文件

find_library( #设置path变量的名称
              log-lib
              #指定要查询库的名字
              log ) #在ndk开发包中查询liblog.so函数库(默认省略lib和.so),路径赋值给log-lib

target_link_libraries( #目标库,和上面生成的函数库名字一至
                       native-lib
             #连接的库,根据log-lib变量对应liblog.so函数库
                       ${log-lib} )

java代码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 加载函数库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native-lib");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Example of a call to a native method
        TextView tv = (TextView) findViewById(R.id.sample_text);
        tv.setText(stringFromJNI());
    }

    /**本地方法, 当前方法是通过C/C++代码实现*/
    public native String stringFromJNI();
}

上面java代码中的 stringFromJNI()方法用native关键字修饰,这个方法是通过C/C++代码实现的。

native-lib.cpp 代码

#include <jni.h>  
#include <string>

extern "C"
jstring
Java_com_a520wcf_jniproject_MainActivity_stringFromJNI(
        JNIEnv *env,
        jobject /* this */) {
    std::string hello = "Hello from C++";
    return env->NewStringUTF(hello.c_str());
}

上面的C++代码,定义的函数名是固定写法,Java_包名_类名_Java中方法名 ,通过这种命名方式就可以唯一对应到java中具体的方法,从而具体实现java中的native方法。

运行项目

修改完C/C++代码需要点击“锤子”图标进行编译,然后运行项目。

运行代码,就能看到效果,调用了C++方法在界面上显示了Hello from C++字符串。

如果你不是使用CMake而是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开发,这时候就会使用了ndk -build来编译C/C++文件为so文件。

那么,我们安装运行的apk中,有对应的so文件吗?

如果想验证一下apk是否有so文件,我们可以使用 APK Analyzer查看。
选择 Build > Analyze APK。

选择 apk,并点击 OK。
当前项目debug阶段的apk默认路径为 app/build/outputs/apk/app-debug.apk

如下图,在 APK Analyzer 窗口中,选择 lib/x86/,可以看见 libnative-lib.so 。

.so文件是动态函数库,写好的c/c++代码默认打包成函数库,就没法看到代码,只能使用了。

如果我们想在工程中使用其他人编译好的函数库,只需要根据不同的cpu架构把函数库在src/main/jniLibs目录下。


在java代码中也需要引入相应的函数库,编写一样的native方法。

手动添加native方法

上面我们主要介绍程序自动生成的代码,接下来我们自己动手写写。
我们也可以在MainActivity中写一个native方法。

有红色警告,因为当前方法并没有找到对应的底层代码的实现。我们可以在报错的地方按下万能的快捷键alt+回车。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选择第一项,就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底层方法。

参考之前的方法,照着葫芦画瓢,把错误先修复下。

修改MainActivity代码,调用我们写的native方法。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TextView tv = (TextView) findViewById(R.id.sample_text);
    tv.setText(stringFromJNI2());//调用新写的native方法
}

编译运行当前程序。
运行结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我们成功调用了我们自己创建的native方法。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likeDev
这里写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
数据处理 开发工具 git
coco2017数据集转换为yolo格式(记录过程)
最近做一个yolov5的落地应用项目,用的anylabeling打标,需要将coco2017的数据集转为yolo格式,故写下记录过程!
|
编译器
ofstream错误:error: variable ‘std::ofstream ofs’ has initializer but incomplete type
ofstream错误:error: variable ‘std::ofstream ofs’ has initializer but incomplete type
240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利用 Coze 搭建专属 AI 厨师助手
利用 Coze 搭建专属 AI 厨师助手
659 125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WebDancer:从零训练一个 DeepResearch 类智能体
WebDancer 是一款具备 Agentic 能力的智能体,能在开放网页环境中自主提问、搜索、推理并验证答案。它通过多步推理、信息整合与交叉验证解决复杂问题,如医学文献分析或政策追踪。WebDancer 采用 CRAWLQA 和 E2HQA 数据合成策略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并结合 SFT(监督微调)+ RL(强化学习)双阶段训练方法,提升模型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其核心技术包括 ReAct 行为框架和 DAPO 强化学习算法,确保路径优化与策略稳定性。未来,WebDancer 将接入 Browser 工具链,拓展至代码沙盒、长文本写作等应用场景,进一步向通用智能体演进。
1116 27
|
Python
python知识点
【8月更文挑战第27天】python知识点
3502 2
|
前端开发 关系型数据库 测试技术
django集成pytest进行自动化单元测试实战
在Django项目中集成Pytest进行单元测试可以提高测试的灵活性和效率,相比于Django自带的测试框架,Pytest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强大的测试功能。本文通过一个实际项目ishareblog介绍django集成pytest进行自动化单元测试实战。
209 3
django集成pytest进行自动化单元测试实战
|
10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双刃剑
在数字化浪潮中,云计算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企业和个人用户步入一个高效、便捷的新时代。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成为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本文将探讨云计算服务中的网络安全挑战,揭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安全策略,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场技术与安全的较量,同时指出如何在享受云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205 6
|
12月前
|
小程序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微信小程序全栈开发中的PWA技术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微信小程序作为新兴应用形态,凭借便捷体验与社交传播能力,成为企业拓展业务的新渠道。本文探讨了微信小程序全栈开发中的PWA技术应用,包括离线访问、后台运行、桌面图标及原生体验等方面,助力开发者提升小程序性能与用户体验。PWA技术在不同平台的兼容性、性能优化及用户体验是实践中需注意的关键点。
216 5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揭秘:深度学习框架下的神经网络架构进化
从感知机到深度学习的革命,神经网络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反向传播使多层网络实用化,深度信念网络(DB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兴起,尤其是AlexNet在ImageNet竞赛中的胜利,开启了深度学习黄金时代。ResNet的残差学习解决了深度梯度消失问题。循环神经网络(RNN)、LSTM和GRU改进了序列处理,Transformer模型(如BERT和GPT)引领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变革。超大规模模型如GPT-3和通义千问展示惊人能力,影响医疗、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未来,平衡模型复杂度、计算成本与应用需求将是关键。
67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