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评估企业信息安全能力的三大量化指标

简介:

今天,企业的首席信息安全官们面临最大的安全挑战不是如何防范和预测攻击,而是如何有效应对攻击,因为已经有无数次案例证明,今天的信息安全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信息安全攻击手段和技术的发展远超企业信息安全防御能力,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都无法跟上网络犯罪的脚步。

mandiant

因此,企业在遭受攻击后的事件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才是当下企业最核心的信息安全能力,而量化精准评估一家企业信息安全能力的关键指标也正发生变化。

近日网络安全公司Raytheon Cyber Products的产品总监Ashok Sankar撰文指出,过去评估企业信息安全的量化指标例如攻击数量的减少等并不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真实信息安全能力,Sankar认为“平均响应时间”、“修复时间”和“攻击者驻留时间”才是检验企业信息安全能力的三大核心量化评估指标。

一、平均反应时间。所谓平均反应时间就是企业的信息安全团队对攻击事件作出有效反应的平均时间,反应时间越短越好。

二、平均修复时间。平均修复时间是对企业信息安全团队消除信息安全风险的速度、准确性的重要评估指标。

三、攻击者驻留时间。也就是攻击者在企业网络中潜伏的事件,这也是最为关键的评估企业信息安全能力指标之一,这是因为攻击者在企业网络中潜伏的时间越长,获得的信息越多,攻击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根据Mandiant 发布的2015年威胁报告,攻击者在暴露前,在一家目标企业中潜伏的平均时间长达205天(上图),也就是说黑客在发动正式攻击前,会花费大半年的时间用来潜心搜索你的各种安全漏洞,收集关键身份信息,描绘网络结构图,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的企业信息安全事故的损失规模越来越触目惊心的原因。

攻击者驻留时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而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企业可以依据这个指标体系来筹备和规划信息安全体系,包括对威胁和攻击的损害控制,围绕减少攻击者驻留时间的指标,企业还应当在规划中考虑到向IT部门提供必要的预算和工具来提高侦测入侵,攻击行为分析的速度,并部署必要的“驱逐”技术。


作者:zeon


来源:51CTO

相关文章
|
测试技术 Docker 容器
自动化质量评估维度
上篇文章讲了下关于终端自动化的一个探索《终端自动化测试探索之路》,今天来聊聊关于自动化质量评估的维度,包括UI和接口。
643 0
|
2月前
|
测试技术
研发效能度量指标的陷阱思考
研发效能度量指标的陷阱思考
31 0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评估系统或算法质量的重要指标
准确性(Accuracy):衡量系统或算法输出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通常使用分类准确率、回归误差等指标来评估。 精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主要用于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精确率衡量预测为正例的样本中实际为正例的比例,召回率衡量实际为正例的样本中被正确预测为正例的比例。
158 4
|
存储
质量的度量与运营思考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如果你无法衡量它,就无法管理它(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可见,要想有效管理某事务,就需要将它全面且有效地度量起来,而要想针对某个方面进行改进,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运营。 质量度量体系 大家都知道作为测试的主要任务是质量保障,保障线上环境没有故障和缺陷,最终交付给真实用户的质量,即交付质量。那么,质量度量是不是只关注交付质量指标就足够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如果只关注交付质量,往往达不到提升交付质量的目的。比如,你每天关注线上交付质量,忙着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一段时间过
117 0
基于文本挖掘的企业隐患排查质量分析模型(下)
基于文本挖掘的企业隐患排查质量分析模型(下)
68 0
基于文本挖掘的企业隐患排查质量分析模型(下)
|
数据采集 JSON 移动开发
基于文本挖掘的企业隐患排查质量分析模型(上)
基于文本挖掘的企业隐患排查质量分析模型(上)
476 0
基于文本挖掘的企业隐患排查质量分析模型(上)
|
数据采集 分布式计算 监控
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 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219 0
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 学习笔记
|
数据可视化 持续交付
衡量软件交付性能的4个指标
衡量软件交付性能的4个指标
500 0
衡量软件交付性能的4个指标
舆情预测工作解决方案
舆情预测,不仅涉及到舆情的评估,还包括事件的发展趋势分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舆情预测工作解决方案
|
传感器 数据采集 监控
如何评估IT领域中的可观测性技术?
在IT领域中,简单而言,可观测性就是为复杂IT系统寻求白盒监控能力。随着业务系统不断上云,容器、微服务、持续发布等云原生技术被广泛采用,从而为IT系统的可控性带来了全新挑战。为保障云原生应用的稳定性(控制的目的就是稳定),可观测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可观测技术的本质,是通过系统的外部数据,分析系统的内部状态,从而做出控制指令。
255 0
如何评估IT领域中的可观测性技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