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应用 狙击高科技犯罪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户口、身份证管理,案件侦破、治安事故……这一系列的问题处理,护国佑民的公安部都是最强有力的执行者。通过与浪潮合作,公安部优化升级了信息系统,拥有了更安全的信息数据仓储中心,沟通全国各省市公安网络和核心应用系统支撑的总部基地更为牢固。

公安部信息化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系统支撑

公安部信息中心是全国公安信息通信网络连通的中心节点,是全国公安信息数据资源汇聚的仓储中心,是全国公安核心应用系统支撑的总部基地。随着近几年公安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各类应用成爆炸式增长,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系统进行支撑。而原有的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升级刻不容缓。

一系列美国窃听丑闻的爆发,引起世界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包括中国。办公软件正版化、信息安全专项、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等,是政府针对我国信息安全问题制订或提出的战略考虑。IT基础设施是最大的安全阵地,专家表示,最大的安全隐患往往出现在基础硬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势在必行。

对于公安部信息中心来说,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

从安全可控,到高性能、高可靠,使得公安部最终选择浪潮为全国公安信息通信系统提供IT基础设施的支撑。具有高计算力、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是公安部信息系统升级的重要指标。

“这可以被视作全面推进保障信息安全可靠的重要信号。”有业内人士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高计算力满足DNA匹配等大数据处理需求

“全国的公安信息哪里需要重点关注,我们通过浪潮的产品都可以随时掌控。”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说,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浪潮对品质的坚持。在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是浪潮一直以来不变的追求。

在构建公安信息通信系统中的X86虚拟化平台和互联网应用系统过程中,采用浪潮新一代英信NF8460M3四路服务器进行支撑。在应用过程中,展现出了均衡的性能表现和良好的可靠性、可用性。

NF8460M3服务器采用最新英特尔至强E7 v2系列处理器,单机最高达60个计算核心、120个计算线程、150MB高速缓存,大幅提高应用处理性能,这令整个系统在进行DNA匹配、指纹识别等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的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真正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稳定助一臂之力。

公安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器产品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就会导致易损部件的损坏率上升,如何保障不停止工作又能快速更换易损部件,也成为公安部信息中心关注的事情。

浪潮对此提供的办法即是模块化设计。浪潮NF8460M3的关键部件如电源、系统风扇及硬盘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并支持热拔插技术,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更换损坏的硬盘、电源等部件,从而大幅提高了整个系统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扩展性和灵活性。全国公安信息通信系统在出现单点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进行在线维护。对于公安信息系统这一极具特殊性的系统而言,连续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在通电情况下,无需打开整个机箱,便可轻松维护,管理员还可通过液晶显示屏及时获取服务器运行状态,实现贴心的管理……这些举措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既降低管理成本又提升管理效率。

公安互联网应用原本没有统一的硬件系统架构,如今,统一的公安互联网应用系统运行环境已经成功建立。

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狙击高科技犯罪

数据是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对于公安系统更是如此。

信息监管的重心在全国各地,遇到的问题正是整个中心信息监管的核心问题。如何在日常中对数据进行清晰准确的管理和传送,浪潮的服务器通过智能计算加速技术,在用户应用需要更高性能时可将处理器频率提升到标称值以上,以提高程序性能。

通过X86虚拟化平台和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应用,任何一个地区的信息查询掌控,都能实现跟踪流向、追溯源头,提高工作运行时效性。在数据管理时,这些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县的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迅速查清涉案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查处;向上向下实现无缝衔接,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能进行灵活、快速地进行资源调整,实现以最高的性价比进行建设工作,保护现有投资。最重要的是,维护国民的安全。

"当前社会违法犯罪分子技术能力更新快,藏得深,利用科技犯罪更容易造成大范围危害和影响。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等技术手段,应对当前高科技犯罪行为,为人民安居乐业和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公安部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说。

公安部信息系统的升级,不仅解决了现有系统的历史问题,又能够提供面向未来的业务和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保证了更新设备的高可用性,方便扩展和资源调整。为实现公安管理部门对全国公安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捍卫祖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51CTO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Apsara Clouder大数据专项技能认证配套课程: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旅游景区游客情感分析与服务改进中的应用实践(226)
本篇文章探讨了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景区中的创新应用,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数据采集、情感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挖掘游客情感需求,进而优化景区服务。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 Java 在数据处理与智能推荐等方面的强大能力,为文旅行业的智慧化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旅游景区游客情感分析与服务改进中的应用实践(226)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污染溯源中的应用(216)
本文探讨Java大数据可视化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污染溯源中的创新应用,结合多源数据采集、实时分析与GIS技术,助力环保决策,提升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水平。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污染溯源中的应用(216)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在企业生产运营监控与决策支持中的应用(228)
本文探讨了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监控与决策支持中的关键应用。面对数据爆炸、信息孤岛和实时性不足等挑战,Java 通过高效数据采集、清洗与可视化引擎,助力企业构建实时监控与智能决策系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
3月前
|
Java 大数据 数据处理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实时数据处理在工业互联网设备协同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222)
本文探讨了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实时数据处理在工业互联网设备协同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传统制造模式的局限性,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 Java 在多源数据采集、实时处理及设备协同优化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同时,也深入讨论了数据安全、技术架构等挑战及应对策略。
|
3月前
|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教育虚拟学习环境构建与用户体验优化中的应用(221)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在智能教育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应用,涵盖多源数据采集、个性化推荐、实时互动优化等核心技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提升学习体验与教学质量中的成效,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与技术挑战。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生成中的可控性研究与应用(229)
本文深入探讨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生成(NLG)中的可控性研究,分析当前生成模型面临的“失控”挑战,如数据噪声、标注偏差及黑盒模型信任问题,提出Java技术在数据清洗、异构框架融合与生态工具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条件注入、强化学习与模型融合等策略,实现文本生成的精准控制,并结合网易新闻与蚂蚁集团的实战案例,展示Java在提升生成效率与合规性方面的卓越能力,为金融、法律等强监管领域提供技术参考。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影像数据压缩与传输优化中的技术应用(227)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影像压缩与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分析其如何解决医疗影像数据存储、传输与压缩三大难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技术落地效果。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金融反洗钱监测与交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224)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在智能金融反洗钱监测与交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介绍其在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建模、实战案例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技术方案与挑战,展现 Java 在金融风控中的强大能力。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生物信息学基因功能预测中的优化与应用(223)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生物信息学中基因功能预测的优化与应用。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算法,提升基因功能预测的准确性与效率,助力医学与农业发展。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电商用户流失预测与留存策略制定中的应用(217)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电商用户流失预测与留存策略中的应用。通过构建高精度预测模型与动态分层策略,助力企业提前识别流失用户、精准触达,实现用户留存率与商业价值双提升,为电商应对用户流失提供技术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