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如何助力电网智能化?

简介:

AI 如何助力电网智能化?

根据The Conversation公布的最新数据,归功于风能和太阳能的大力发展,2016年英国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比重再创新高,是过去60年以来最清洁的电力结构。然而,想要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间歇性,也就是说这些能源取决于风力、阳光等天气条件。同传统能源不同,间歇性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可能无法满足激增的需求。这也是为何近年来我们不断听到“没有充足光线”头条新闻的原因之一。

在推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进程中,英国又是如何克服这个先天不足的呢?英国电网运营商National Grid(国家电网)部署了几套方案,从而确保能够始终满足英国生产生活需求。首先对于较少的电力缺口,National Grid要求电力供应商以低于最大电力输出的标准来运行常规发电站,并根据缺口需求逐步增加。

而对于较大的电力缺口,National Grid确保发电站,尤其是天然气发电站始终处于待命状态。为进一步降低传统电力输出,部分发电站的发电量只要求在每年几十到几百小时之间。这不仅能够促进碳排放,更重要的原因此类短期干预的发电厂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摆在英国政府面前的难题是,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也有观点认为没有必要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规模,通过去除二氧化碳并掩埋在地下能够让常规能源“更绿色”。在讨论这些碳捕捉技术能否大规模商业运作的时候出现了意见分歧。在英国,由于成本和部门的分歧,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上的两个政府项目已经陷入僵局。

另一种替代解决方案就是安装超大(电网级别)的电池,来存储可再生能源并需要的时候进行释放。该方案在近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但是考虑到当前电池技术的成本,电网级别的电池存需要非常昂贵的前期投资。

按需的解决方案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英国的科研专家正在研发一种Demand-Side-Response(按需响应)的替代解决方案。该方案的举措之一是,奖励那些在收到通知后立即减少用电量的消费者。这项优惠适用于大型工业客户到个体消费者,关闭空调、照明和冰箱都能获得奖励。

AI 如何助力电网智能化?

Demand-Side-Response的另一项举措就是,要求那些具备存储电力设备的消费者帮助分担激增的需求。例如装备太阳能面板和相关蓄电池的家庭,可以通过将蓄电池连接到电网中,用于抵扣设备的偿还费用。此类别的其他设备还包含电动汽车、医院/大学的不间断电源(UPS)单元。

按需响应的两种措施都已经开始部署。部分工业用电客户,以及类似于酒店经营者的某些特定公司已经签署了减少用电的合约。与此同时,National Grid吸引了很多对电力存储计划感兴趣的投标者,并已着手在英国部分地区进行试点部署。这种存储可以认为是大规模电池的替代解决方案,如果形成足够大的规模这种电力存储会变得更加经济。

在客户池成功创建之后,部分设备可能无法始终保持电力存储状态,或者用于降低当前的电力需求。在这段时间内就需要在计算中同时考虑到,减少电网干扰和激励消费者参与。问题是,一旦客户池超过一定规模,这个方案就会变得更加复杂。例如,知道哪些消费者进行了注册,目前用电设备的具体用电量和费用。

按需响应同样也有可能会带来不期望的效果,例如在消耗过程中的大规模同时反弹。例如在按需响应结束之后,很多冰箱需要吸取额外的电量来让内部温度降低到所需级别之下。

最后,按需响应还存在一个潜在的重大安全问题:从很多设备上收集能源使用数据的中心系统,可能遭到恶意攻击以及信息篡改。这可能会破坏电网的平衡,以及对客户欠款的追踪。

看人工智能如何提供帮助

面对这些挑战,新兴的人工智能似乎就是你所寻找的答案。例如,为了筛选最佳的电网参与者,电网运营商可以使用复杂的机器学习技术,模拟特定设备的行为以及电池存储单元来审查智能电表和传感器的数据。

AI 如何助力电网智能化?

智能电网概念:工业和智能电网设备身处于一个联网网络中。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所创建的智能城市将满足未来生活居住的各项需求。

在注册电网存储之后,根据预测算法对充电/放电数据进行分析,未来可以预估电池组或电池单元的有效寿命。拥有者依然可以获得适当的补偿,而且能够较为直观的知道电池大概还能持续多久。

涉及池中的设备管理,人们曾经认为可以使用单独的智能电表或者控制设备在云端充当中心服务器。事实上,这种智能电表的造价非常昂贵,而且需要服务器在更短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内分析数据,一旦池中超过数千台设备就会崩溃,因此这种方案是不可行的。

替代解决方案就是在电网本身上安装能够检测需求程度的计量装置,根据需求相应的调整输出功率。这不仅能够承担中心服务器的压力,只需要在区域级别进行计量,而不是每个电力设备。但这依然遗留了一个复杂的控制问题--如何协调所有设备的用电需求。来自赫瑞瓦特大学的科研团队正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洞察算法理论到开发奖励/惩罚机制(确保池中有足够多的客户参与,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响应),人工智能的研究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研究人员也乐观的认为,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比特币)可以夯实分散总账系统的基石,让用户数据规避单个存储点的安全风险。

在英国和其他地区的多家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已经着手应对这些挑战,而且一些初创公司已经开始实践开发此类系统,例如相对简单的机器学习版本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站在国际的最前沿,英国有更好的机会在接下来几年实现更智能的按需响应。

本文作者:蕾娜塔•萨洛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原文链接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数据可视化
一文读懂AI引擎与Together规则引擎重塑智能决策
从1950年图灵提出人工智能设想到如今AI引擎实现自主决策,Together规则引擎正成为智能决策核心。它通过动态规划、多工具调用与持续学习机制,赋能供应链、财务、定价等场景,提升决策透明度与效率。Together助力AI引擎突破落地瓶颈,推动企业管理迈向“决策即服务”新时代。
|
6天前
|
人工智能 小程序 Java
电子班牌管理系统源代码,基于AI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电子班牌云平台解决方案
电子班牌管理系统源码,基于AI人脸识别的智慧校园云平台,支持SaaS架构,涵盖管理端、小程序与安卓班牌端。集成考勤、课表、通知、门禁等功能,提供多模式展示与教务联动,助力校园智能化管理。
53 0
|
28天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智能就在身边:AI如何优化边缘计算
智能就在身边:AI如何优化边缘计算
133 2
|
2月前
|
JSON 人工智能 Java
基于Spring AI构建智能Text-to-SQL转换器:一个完整的MCP
Spring AI 更新结构化输出转换器,弃用旧版 Parser 类,引入与 Spring 框架对齐的 Converter 体系,提升命名规范与功能兼容性。新版本支持 JSON、XML 及 Java 对象转换,确保 LLM 输出结构化,便于下游应用处理。
|
28天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新能源
深化新工科建设 共探智能新未来 | 阿里云支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AI DAY”盛大启幕丨云工开物
9月12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办“AI新视界:深化新工科建设进行式”活动,采用教师与学生双专场模式,通过主题分享、实践演练、产业课题发布等形式,搭建产教融合AI交流平台,助力未来产业科技人才培养。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运维告警别乱飞了!AI智能报警案例解析
运维告警别乱飞了!AI智能报警案例解析
183 0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调度
写用例写到怀疑人生?AI 智能测试平台帮你一键生成!
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推出AI智能测试用例生成功能,结合需求文档一键生成高质量测试用例,大幅提升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支持自定义提示词、多文档分析与批量管理,助力测试人员高效完成测试设计,释放更多时间投入核心分析工作。平台已开放内测,欢迎体验!
|
19天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前端工程化演进之路:从手工作坊到AI驱动的智能化开发
前端工程化演进之路:从手工作坊到AI驱动的智能化开发
247 17
前端工程化演进之路:从手工作坊到AI驱动的智能化开发
|
5天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科技云报到:找到真场景,抓住真需求,这样的具身智能才是好AI
科技云报到:找到真场景,抓住真需求,这样的具身智能才是好AI
|
7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物联网
Java与边缘AI:构建离线智能的物联网与移动应用
随着边缘计算和终端设备算力的飞速发展,AI推理正从云端向边缘端迁移。本文深入探讨如何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使用Java构建离线智能应用,涵盖从模型优化、推理加速到资源管理的全流程。我们将完整展示在Android设备、嵌入式系统和IoT网关中部署轻量级AI模型的技术方案,为构建真正实时、隐私安全的边缘智能应用提供完整实践指南。
142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