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2016年12月18号,由ACM数据挖据中国分会(KDD China)作为 SIGKDD 在中国的唯一官方分支机构,在深圳举办的KDD China技术峰会圆满闭幕。雷锋网作为现场参与者,亲自见证了众多国内顶尖学者和从业人员结合自己领域的进展做了最新报告,从互联网金融、城市计算、自然语音处理、智能驾驶、高性能计算平台版块,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手握数据和利用的方法,来一手握住了未来人工智能的钥匙。

| 传说中的大牛云集

进入会场的时候,雷锋网一抬头就看见了传说中的“座无虚席”,在惊讶于一个技术峰会有这么大吸引力的同时,雷锋网同事发现自个只能站在过道里听大牛们讲课了。至于为什么要听这些大牛讲课? 大家看看这次会议强大的讲师阵容就明白了。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金山软件CEO 、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 CTO、前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博士;KDD China主席、AAAI Fellow、IEEE Fellow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KDD China副主席、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执行总监、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研发负责人沈抖博士;KDD China副主席、AAAI Fellow、IEEE Fellow、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KDD China秘书长、微软亚洲研究院城市计算领域负责人、美国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郑宇博士;KDD China委员、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李航博士;KDD China委员、中科大教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恩红教授;滴滴出行研究院副院长、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叶杰平;KDD China委员、腾讯首席数据专家、数据平台部总经理蒋杰。嘉宾们带来了9场重量级的特邀主题报告,吸引了大约800名KDD China会员、全国各地高校的师生、从业者等参加。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 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

在大数据膨胀的IOT时代,如何获取高质量的数据 ,基于一定的分析数据工具,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的价值,并为企业产生价值,是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喜闻乐见的挑战。从两界人士的角度,如果把这个膨胀运动具象化,它就像一场翻滚而来的巨浪,不仅带来了以往难以想象的的海量数据,也促进了新的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的突破式发展。下面,我们便来看看各个应用场景的大牛专家,如何看待各自领域的海量数据,正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式发展这个问题的。

| 应用场景多了更多想象

首先,张宏江博士做了《大数据推动AI》的主题报告,他表示,人工智能的进展很大程度归功于数据的进展,全球产生消费的数据,2013年2020年将增长10倍,年增长率40%,微信一天在朋友圈里交换的图片是10亿。而且,现在的企业没有大数据很难活下去,而大数据要靠云来支撑。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随后,杨强教授做了《从深度学习到迁移学习》的主题报告,通过分享他眼中的机器学习昨天、今天和明天,即分别对应已经取得很大成功的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以及非常有前景的迁移学习,并详细介绍了迁移学习及其应用(比如:基于迁移学习的机器阅读、人机对话、功能性对话、舆情分析等),阐述了机器学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应用层面,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执行总监沈抖博士在其《互联网金融中的人工智能》主题报告中表示,以前的风控模型和现在的机器学习没有很大的区别,但过去的做法不对。一来缺乏是大量数据实时输入,二是用户端和企业端是否做到各方同时考虑呢?比如教育贷款这个场景,也许学生是好学生,但是机构不是好机构,这样的风险更高。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微软亚洲研究院郑宇博士则在《城市计算:用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主题报告中,向我们介绍了基于云的城市大数据平台,并分享了该平台上的相关应用:如何基于大数据的充电桩选址、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预测、以及利用迁移学习来解决部分城市数据不足的问题,让我们从细节处感受到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合理分析已有的大数据,帮助市民们拥有更好的交通状况等非常暖心的问题。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接下来,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李航博士在其《深度学习技术在自然语音处理领域》的报告中,表示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愿景之一,就是打造一个全智能化的智能移动手机终端,用户将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从终端获取一切想要的信息和协助。然后他以该愿景为目标,介绍了目前在诺亚方舟实验室研发的两款终端类软件产品,以及三个智能信息化检索技术。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中科大陈恩红教授则做了《领域知识驱动的个性化推荐方法》的报告。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出人意料地,滴滴出行研究院院长叶杰平教授在随后的《大数据在滴滴的应用》报告中,首次揭露了滴滴路径调度背后的机器学习。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随后,腾讯首席数据专家蒋杰在做完其《腾讯Sort Benchmark夺冠背后的架构与算法优化》的报告后,正式宣布腾讯大数据将开源第三代高性能计算平台Angel。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大会最后,周志华教授做了《关于机器学习研究的讨论》的压轴报告,给此次大会的主题报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 更理性的人工智能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系列特邀主题报告之后,在场的大牛们没有匆匆离场,而是围在一起探讨了更理性的人工智能。

KDD China技术峰会回顾:大牛云集,教你如何基于大数据   手握人工智能未来

  •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这些技术,在哪些领域可以表现比较好?相应的,这些技术在哪些领域可能做得不好?

  • 今天我们的报告里面提到了很多知名学者,其实大部分都是国外的,Yoshua Bengio和Yann LeCun等,但是我想问一下四位讲者,在你们心目中,中国有没有什么人工智能技术是领先于世界的?

  • 刚刚的问题还都还比较平和一点,现在升级一下,有点挑战性,做好准备了。刚刚大家都说,中国很有机会、有很多人工智能公司。请问各位,你们觉得未来中国哪家公司AI最有希望,为什么?哪一带公司不太有希望呢,为什么?

郑宇博士当场向现场大牛们抛出了这些问题,详细回答可以关注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后续的圆桌论坛整理文章。

| 这是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数据峰会

根据雷锋网在现场从参会者嘴里了解到的信息,虽然在“座无虚席”的听讲席里不乏BAT或者一流高校的KDD会员、从业者以及高校师生,但是这么多大牛齐聚一堂在国内类似的技术峰会上是非常罕见的;各个企业间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话题如此开放坦诚的技术交流更是难得。当然最最重要的,我们通过这场技术峰会看到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先锋进展:

大数据的量正在更大地爆发,促进了新的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的突破式发展。人工智能随之而来的发展,也由昨天和前天的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开始迈向迁移学习。而上面两者的结合,又加剧了其在互联网金融、城市计算、自然语音处理、智能驾驶、高性能计算平台版块的喜人进展。就如同我们文章开头所说,(大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手握数据和利用的方法,来一手握住了未来人工智能的钥匙。


本文作者:宗仁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原文链接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生成AI的两大范式:扩散模型与Flow Matching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比较
本文系统对比了扩散模型与Flow Matching两种生成模型技术。扩散模型通过逐步添加噪声再逆转过程生成数据,类比为沙堡的侵蚀与重建;Flow Matching构建分布间连续路径的速度场,如同矢量导航系统。两者在数学原理、训练动态及应用上各有优劣:扩散模型适合复杂数据,Flow Matching采样效率更高。文章结合实例解析两者的差异与联系,并探讨其在图像、音频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为生成建模提供了全面视角。
61 1
|
6天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健康监测设备的技术革命:AI+物联网如何让你随时掌握健康数据?
健康监测设备的技术革命:AI+物联网如何让你随时掌握健康数据?
73 19
|
11天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Hadoop
从“笨重大象”到“敏捷火花”:Hadoop与Spark的大数据技术进化之路
从“笨重大象”到“敏捷火花”:Hadoop与Spark的大数据技术进化之路
126 79
|
3天前
|
人工智能 API 语音技术
HarmonyOS Next~鸿蒙AI功能开发:Core Speech Kit与Core Vision Kit的技术解析与实践
本文深入解析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中的Core Speech Kit与Core Vision Kit,探讨其在AI功能开发中的核心能力与实践方法。Core Speech Kit聚焦语音交互,提供语音识别、合成等功能,支持多场景应用;Core Vision Kit专注视觉处理,涵盖人脸检测、OCR等技术。文章还分析了两者的协同应用及生态发展趋势,展望未来AI技术与鸿蒙系统结合带来的智能交互新阶段。
51 31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QwQ-32B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抱强化学习的AI力量
信息技术学院大数据专业学生团队与UNHub平台合作,利用QwQ-32B模型开启AI教育新范式。通过强化学习驱动,构建职业教育智能化实践平台,支持从算法开发到应用的全链路教学。QwQ-32B具备320亿参数,优化数学、编程及复杂逻辑任务处理能力,提供智能教学助手、科研加速器和产教融合桥梁等应用场景,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项目已进入关键训练阶段,计划于2025年夏季上线公测。
79 10
QwQ-32B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抱强化学习的AI力量
|
3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算法
Python下的毫秒级延迟RTSP|RTMP播放器技术探究和AI视觉算法对接
本文深入解析了基于Python实现的RTSP/RTMP播放器,探讨其代码结构、实现原理及优化策略。播放器通过大牛直播SDK提供的接口,支持低延迟播放,适用于实时监控、视频会议和智能分析等场景。文章详细介绍了播放控制、硬件解码、录像与截图功能,并分析了回调机制和UI设计。此外,还讨论了性能优化方法(如硬件加速、异步处理)和功能扩展(如音量调节、多格式支持)。针对AI视觉算法对接,文章提供了YUV/RGB数据处理示例,便于开发者在Python环境下进行算法集成。最终,播放器凭借低延迟、高兼容性和灵活扩展性,为实时交互场景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
2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搜索推荐
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就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在重塑全球就业市场,但其核心是"增强"而非"取代"人类工作。虽然AI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等标准化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创造力、情感交互和复杂决策等人类专属领域仍存在明显局限。各行业呈现差异化转型:IT领域人机协同编程成为常态,金融业基础分析岗位减少但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医疗行业AI辅助诊断普及但治疗决策仍依赖医生,制造业工人转向技术管理,创意产业中人类聚焦高端设计。未来就业市场将形成人机协作新生态,要求个人培养创造力、情商等AI难以替代的核心能力,企业重构工作流程。AI时代将推动人类向更高价值的认知活动跃升,实现人机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
302 1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技术如何重塑客服系统?解析合力亿捷AI智能客服系统实践案例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服系统中的应用,涵盖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和优化策略。通过感知层、认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协同工作,结合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库构建和多模态交互技术,合力亿捷客服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服务。文章还提出了用户体验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和系统性能改进的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其在客户服务领域的核心价值与潜力。
49 6
|
20天前
|
安全 大数据 虚拟化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Hyper-V在虚拟化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Hyper-V在虚拟化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Windows Server的核心组件,Hyper-V具备卓越的技术性能,支持高可用性、动态迁移等功能,确保虚拟机稳定高效运行。它与Windows深度集成,管理便捷,支持远程管理和自动化部署,降低管理成本。内置防火墙、RBAC等安全功能,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作为内置组件,Hyper-V无需额外购买软件,降低成本。其广泛的生态系统支持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其成为企业虚拟化解决方案的首选。
|
21天前
|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大数据& AI 产品月刊【2025年1、2月】
大数据& AI 产品技术月刊【2025年1、2月】,涵盖双月技术速递、产品和功能发布、市场和客户应用实践等内容,帮助您快速了解阿里云大数据& AI 方面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