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工作群聊应用就会像 E-mail 一样令你生厌

简介:

image

编者按:本文作者 Rebecca Greenfield,Bloomberg Business 作者。在本文中,她以 Slack 为切入点,分析企业级通讯工具与 e-mail 的相同和异同,以此解释你为什么会像讨厌 e-mail 一样最终厌烦工作群聊应用。

财经记者 David Warsh 希望你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办公室职员弓身盯着电脑。“然后他咯咯轻笑。” 在给 The Washington Post 的一篇文章中 David 这样描写。“他迅速敲了一连串键盘,按下发送键,然后对面的另一位经理也重复了这些动作。” 这听起来就像当今办公室雇员的写照——他们常用 Slack 或 Hipchat 之类的企业级通讯工具进行群聊(并拖延工作进度)。但是 David 的这一文章写于 1991 年,所描述的也不是员工们在群聊,而是他们在享受发 e-mail 的场景。

当 e-mail 最开始被引入企业办公时,它就十分受人欢迎——因为能以工作为掩护进行娱乐。这同样是现今企业级通讯工具大热的原因。“我们分享秘密、讲笑话、调情、抱怨同事的失误,这非常有意思。” David Warsh 写道。这样看来,我们挚爱的群聊工具最终会像 e-mail 一样令人生厌。

企业级通讯工具的活跃度一直以爆炸式增长。每天有超过百万人登录 Slack,而在 2014 年它每日只有 12 万的用户。团队成员除了在 Slack 上交流,还会选择提供类似服务的 HipChat、Google Hangouts 以及 Skype,有时甚至同时开启多个通讯应用。人们认为这些应用会取代扰人的 e-mail。

人们也曾经认为 e-mail 是自己的救星——无需再使用电话交流。专栏作家 Oliver Bertin 在为 The Globe and Mail 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发送笑话、共进午餐的邀请或是给朋友的一封信。” 这是 1987 年,e-mail 被认为是一种有趣的电话替代方式。“电话会让本就忙碌的日子更加烦人。” 他表示。

雇员们之所以使用群聊软件,就是因为它有趣。Amanda Hess 在去年春天给 Slate 的撰文中指出 “它让工作变得像游戏一般”。就像 Slack 及类似的产品一样,e-mail 问世时也有些用户颇为上瘾。1992 年,一位好莱坞的剧本评论家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e-mail 很有趣,但不过是玩具而已。” 此外,他还补充道:“e-mail 鼓励人们唠叨,说一些不必要的话。” 在 1993 年 Business Times 的一篇故事中,作者称 e-mail 为 “电子游戏”。

好景不长,e-mail 现在已经不再受人欢迎。有些文章称之为 “恶魔”、“互联网蟑螂”。最初的优点也变成了拖后腿的劣势。1996 年,一位 e-mail 重度用户在夸赞时这么说道:“我觉得它最棒的一点在于,你可以看心情来回复。” 这种 “看心情” 的后果就是日益肿胀的收件箱,人们需要时常管理自己的邮件。你可以随时发送消息,但这也意味着你随时可能收到邮件。皮尤去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一般不会在办公室检阅工作邮件。同一研究还显示,35%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因为互联网工作时间更长。这么看来,我们换一种方式聊天已是必然,不过时间长短问题。E-mail 的衰落就是最好的警示。

群聊自诞生之初的使命就是摆脱 e-mail 的繁琐和沉重,使办公室交流变得更轻、更即时。人们不再需要管理收件箱中成堆的无用邮件,只需加入工作或兴趣相关的群聊小组,还可以自由退出。群聊使得人们能更轻松地寻得并跟进想要参与的对话。Slack 对 1629 名用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他们 e-mail 的使用频次减少了 48.6%。

无论如何,Slack 忠实用户从收发电邮上省下来的时间,基本都没用在工作上。他们平均每个工作日会在线 10 小时,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人每日工作或睡眠时间都没有那么长。

对于工作群聊的狂热已经开始冷却了。

“Slack 有时真是吵得不行,一堆人无休止地聊天”。Fast Company 在给 Slack 用户的《礼仪指南》开头这么写道。这份《指南》于上个月问世。我不禁想问,《礼仪指南》的问世是不是意味着某一产品开始衰落?

只用一小会时,它还是无敌的。

The Verge 的作者 Justin Glow 在使用 Slack 一周后弃用,他感觉一切都 “失去了控制”。群聊和 e-mail 一样鼓励人们交流——这十分有趣,但可能会浪费宝贵时间。“生产力低下的时候,人反而容易觉得自己效率很高。” Brendan O’ Neil 是会议室管理应用 Robin 的销售部员,他表示自己一旦离开 Slack 就会产生 “害怕信息错过的恐惧。” 他表示自己正加紧提高自控力,希望在工作信息和干扰闲聊中取得平衡。

“只用一小会时,它还是无敌的。” Chris Collins 说道。他是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的助教。“你最开始使用聊天软件的时候,会十分享受即时性带来的快感。过一阵你就会感觉受不了了。”

E-mail 在九十年代中期颇受追捧。“它的易用和快速实在是太棒了。” Financial Post 一篇发表于 1996 年的文章这样写道。“想象一下那些身处服务业的公司,他们需要时刻保持顾客与员工间的信息互通,这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每天除了电话问询外,他们还要解决通过 e-mail 发出的疑问。” 我们不需要想象,这就是现实。

交流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和理念得到了碰撞。“世界上的各种产品比过去要复杂得多,” Collin 说道,“需要凝集很多人的智慧,需要很多人参与贡献。” 那些最成功的企业中,员工的思想碰撞更为频繁。这就是工作群聊令人着迷的地方,它使得不同地区的智慧得以互通。

Collins 的研究还发现,e-mail、工作群聊、内部博客等等虽然促成了沟通,但都无法催生令人惊艳的想法。相比之下,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收获更好的效果。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 Lindred Greer 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群聊适合做头脑风暴,但不适合想法的落地执行。

即便人们对于群聊的焦虑逐步上升,相关产品也并非穷途末路。Slack、Google、Apple 等等都在他们的忠实用户上看到了更多可能。它们都开始提供 “请勿打扰” 模式。Slack 上月方才推出 “勿扰” 功能,你可以借此告知同事你很忙。这一功能让人们不再需要实时回复信息,可以按照心情和空档来阅读处理——听起来很像 e-mail 不是吗。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安全 网络协议 物联网
不看后悔系列之一篇搞懂LinuxCentOS搭建MQTT服务器及客户端操作使用
linux CentOS上搭建MQTT服务器并不难,主要就是用到了mosquitto这款消息代理服务软件。其采用发布/订阅模式传输机制,轻量、简单、开放并易于实现,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之中。
2062 0
|
4月前
|
运维 程序员 项目管理
一份【软件工程】的学习指南已到达,请注意查收!!
该文章提供了一份软件工程的学习指南,包括学习软件工程的重要性、基本内容概览以及建议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一份【软件工程】的学习指南已到达,请注意查收!!
|
5月前
|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网工救急秘籍:四种恢复 console 口密码的神奇方法背后藏着怎样的玄机?
【8月更文挑战第19天】作为网络工程师,遇到设备console口密码遗忘实属头疼。这里有四大救急法助你迅速解决:一是调整配置寄存器值让设备忽略原有配置;二是利用无密码的备份配置文件恢复;三是重置设备至出厂设置(慎用);四是通过硬件短接清除密码(需谨慎)。这些方法曾在关键时候帮助我解决了客户的网络危机,避免业务中断。记得恢复后要设置强密码并妥善保管,确保网络安全稳定。
99 0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大数据
作为网易用户,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信…...
当时间像风一样拂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个社会已经站在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新时代大门前。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自然语言处理
ChatGPT消息发不出去?ChatGPT没反应?那是这个步骤少做了!
今天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正准备登陆ChatGPT咨询一些关于文案的问题,但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发送消息了。 “ChatGPT消息发送故障,但历史对话仍可查看。为了解决问题,您可以先访问OpenAI官方网站:https://status.openai.com/。 这个网站提供了Open AI系统的实时状态监控,非常方便实用。”
206 0
ChatGPT消息发不出去?ChatGPT没反应?那是这个步骤少做了!
|
8月前
动态通讯录(并不难都能拿下)
动态通讯录(并不难都能拿下)
|
8月前
|
测试技术 5G Android开发
面试高频题:如何测试好聊天窗口?
面试高频题:如何测试好聊天窗口?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计网: 一条QQ信息在发送中会经历了什么
计网: 一条QQ信息在发送中会经历了什么
149 0
新增闯关模式,邀请好朋友测试
计划为精致1010新增闯关模式,先把游戏原型做出来了,希望朋友们可以先行体验,并给予反馈和意见。
104 0
第57/90步《后端篇》第3章 添加排行榜和广告 第6课
今天学习《后端篇》第3章 添加排行榜和广告 第6课 添加好友排行榜,为社交营销助力
8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