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筑起网络安全“铜墙铁壁”

简介:

 每时每刻,全球有成千上万名科学家利用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内功能强大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相连的计算机网络——“全球LHC计算网格(Worldwide LHC Computing Grid)”,希望更进一步洞悉宇宙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宇宙以及人类自身。但不幸的是,黑客们也对这些网络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虎视眈眈,他们想要盗取这份资源宝藏赚钱或攻击其他计算机系统。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19日报道,为了抵御黑客们的攻击,CERN的科学家们并没有采取传统战术——借助网络安全系统同恶意入侵者玩“躲猫猫”,打游击战,而是求助人工智能这个科技界的“超级武器”和“冉冉新星”,对付自己的网络对手。

人工智能筑起网络安全“铜墙铁壁”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计算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群组。

图片来源:《科学美国人》网站

庞大网格应运而生

LHC主要工作是让原子粒子高速发生对撞,科学家们可据此研究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LHC内的粒子探测器和其他科学设施收集对撞信息,全球有很多实验室和大学会在自己的研究项目中使用这些数据。

LHC生成的数据十分庞大。据估计,2017年LHC生成的数据有望达50PB(拍字节,等于千万亿字节),相当于1500万部高清电影,而其需要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远超CERN自身所能。

LHC预估到了这种发展势头,早在2002年就未雨绸缪,创建了能与40多个国家170多个实验室的计算机相连的“全球LHC计算网格”。这一计算机网格就像电网,时时刻刻给不同的实验室输送不同数量的计算资源。目前,有8000多名物理学家使用这一计算机网格,对LHC生成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评估和分析。

传统保护力不从心

目前的网络探测系统一般通过扫描输入数据中与已知病毒和其他类型的恶意代码有关的信息来发现攻击,但这些系统对新病毒或恶意代码以及不熟悉的威胁几乎无用。而且,现在的恶意软件“变形”速度极快。

另外,保护一个计算网格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确保安全不能妨碍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的共享,因为全球各地不同实验室的科学家可能正在进行同样的研究,会使用同样的计算机,因而对网格的要求很高。

CERN也担心,与网格相连的计算机上可能有病毒或其他恶意软件,这些“不法分子”或许会借机进入整个网格并快速扩散。例如,某个病毒可能使黑客接管部分网格,并使用这些计算机来生成数字货币(比特币)或对其他计算机发动攻击。

新网络安全架构首席设计师安德烈斯·戈麦斯说:“正常情况下,一台计算机内的反病毒程序会阻止恶意入侵,但在网格中,我们必须保护数千台机器,而这些机器允许CERN外部的研究人员使用不同软件程序来进行实验,如此一来,涉及到的数据量也很大,这就使保护网格不被入侵变得更加复杂。”

人工智能受命危难

计算机安全系统制造商F-Secure公司资深研究人员雅尔诺·聂梅拉说,有鉴于此,CERN的科学家们正在研发新系统。这些系统能使用机器学习识别网络中的反常情况并报告给管理员。例如,一套系统或许可以学会对一些需要极多带宽的网络流量进行标识——这种流量在试图进入网络或通过未授权端口寻求网络接入时,会使用不正确的程序。

而且,CERN的网络安全部门正在训练其人工智能软件,让其了解网络上正常行为与可疑行为之间的差别,并在潜在威胁出现时,能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计算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戈麦斯表示,这一系统甚至能自动关闭可疑活动。CERN希望,这一新方法能保护自己庞大的计算机网格。

聂梅拉也指出,人工智能的使用让CERN拥有了更多灵活性,有望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这一庞大网格,尤其在搜寻新威胁方面。

目前,针对CERN的人工智能安全系统进行的升级仍处于早期阶段,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铺开。第一个测试将保护“大型离子对撞实验(ALICE)”涉及到的网格部分。ALICE是LHC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研究铅核的对撞。如果在ALICE上的测试取得成功,那么,CERN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措施随后可能被用于防御其他6个探测实验使用的网格部分。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2025攻防演习回顾,AI赋能下的网络安全新格局
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历经9年发展,已成为检验安全体系、洞察威胁趋势的重要手段。攻击呈现实战化、体系化特征,APT、0day、勒索攻击等手段升级,AI、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新风险。攻击入口多元化、工具智能化、API成重点目标,“AI+人工”协同攻击加剧威胁。面对挑战,企业需构建纵深防御体系,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对抗。瑞数信息通过动态安全技术与AI融合,实现0day防护、漏扫干扰、勒索应急等能力,打造WAAP超融合平台,助力关键基础设施构建智能、协同、前瞻的主动防御体系。
168 1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AI来了,网络安全运维还能靠“人海战术”吗?
AI来了,网络安全运维还能靠“人海战术”吗?
134 28
|
14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动态安全+AI”成网络安全破题密码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靠人民”为主题,聚焦AI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热点。随着AI技术滥用加剧,智能化攻击频发,瑞数信息推出“动态安全+AI”防护体系,构建“三层防护+两大闭环”,实现风险前置识别与全链路防控,助力企业应对新型网络威胁,筑牢数字时代安全防线。(238字)
|
6月前
|
人工智能 Kubernetes 安全
生成式AI时代,网络安全公司F5如何重构企业防护体系?
生成式AI时代,网络安全公司F5如何重构企业防护体系?
115 9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猫狗宠物识别系统Python+TensorFlow+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网络算法
宠物识别系统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基于37种常见猫狗数据集训练高精度模型,并保存为h5格式。通过Django框架搭建Web平台,用户上传宠物图片即可识别其名称,提供便捷的宠物识别服务。
841 55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眼疾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4种常见的眼疾图像数据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正常眼睛)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眼疾图片识别其名称。
493 5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算法
利用AI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10月更文挑战第42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包括异常行为检测、恶意软件识别以及网络攻击预测等方面。通过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我们将展示AI技术在网络安全防御中的潜力和优势。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未来的守护神:AI驱动的网络安全之盾,如何用智慧的光芒驱散网络黑暗势力?揭秘高科技防御系统背后的惊天秘密!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传统防御手段已显不足。本文探讨了构建AI驱动的自适应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关键环节:数据采集、行为分析、威胁识别、响应决策和执行。通过Python库(如scapy、scikit-learn和TensorFlow)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这种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并自动化响应,显著提高防护效率与准确性,为数字世界提供更强大的安全保障。
194 2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从攻防演练到AI防护:网络安全服务厂商F5的全方位安全策略
从攻防演练到AI防护:网络安全服务厂商F5的全方位安全策略
130 8
|
7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代理IP与AI的碰撞:网络安全新防线解码
在数字化战争升级的背景下,代理IP与人工智能(AI)正重塑网络安全规则。代理IP作为“隐形斗篷”,提供身份伪装、流量清洗、数据加速和合规审计等功能;AI加持使其进化为动态路由优化、威胁狩猎和隐私保护的战略工具。两者协同作战,在智能风控、跨境电商、汽车安全测试等场景中展现巨大价值。尽管面临动态IP隐患、注入攻击风险和法律合规难题,但通过技术创新可有效应对。未来,认知安全融合、量子代理网络和数字孪生防御将引领技术趋势,为企业带来效率革命、安全进化和战略赋能。掌握这一技术共生关系,是赢得数字时代生存权的关键。
150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