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关键技术与系统”课题通过验收

简介:

近日,“十二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关键技术与系统”课题通过技术验收。

该课题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该二课题取得了以下成果: 第一,创造性地采用正交架构设计,突破技术难点,省去背板走线,极大提升系统的带宽和演进能力;第二,采用创新的散热设计方案,严格的前后风道,线卡和交换网采用完全独立的风道,无级联散热,大幅提升散热效率,提升整个设备系统绿色节能水平;第三,实现独一无二的整网虚拟化功能,支持一台物理交换机虚拟成16台虚拟交换机,还支持多台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组合成一台整体交换设备,既支持“一虚多”,又支持“多虚一”;第四,提供更强的可扩展能力,实现超大二层网络功能,提供高达512个节点的大二层网络,支持虚拟机自由部署,支持TRILL协议,遵循IETF标准协议,可支持4K租户;第五,开发出高性能可灵活编程的转发NP芯片,该可编程转发芯片达到业界领先的50~200Gbps转发能力。通过以上设计,攻克了25Gbps高速互联关键技术,研发出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系统。系统采用创新的高速接入及大容量网络互联技术,可以实现服务器10GE/40GE高速接入和网络40GE/100GE大容量互联,以及支持多租户部署下网络横向整合共享,纵向安全隔离机制。同时该系统以一种高能效的方式提供超大交换容量,可以大幅度降低电交换设备整体功耗和体积,助力绿色数据中心网络的实现。

系统中25Gbps高速互联关键技术的攻克标志着我国掌握了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系统核心技术,为未来实现高速互联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对于抢占数据中心通信领域的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系统的成功研制是引领业界迈向高速互联网络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社会网络信息消费需求的日益扩大,大容量交换技术未来将在云计算中心网络的超大容量交换、超大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中企出海大会|打造全球化云计算一张网,云网络助力中企出海和AI创新
阿里云网络作为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具备AI技术服务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云计算网络。通过高质量互联网服务、全球化网络覆盖等措施,支持企业高效出海。过去一年,阿里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海外EIP、GA产品,强化金融科技与AI场景支持。例如,携程、美的等企业借助阿里云实现业务全球化;同时,阿里云网络在弹性、安全及性能方面不断升级,推动中企迎接AI浪潮并服务全球用户。
509 8
|
3月前
|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云计算的加速引擎——5G技术如何改变未来
云计算的加速引擎——5G技术如何改变未来
116 7
云计算的加速引擎——5G技术如何改变未来
|
2月前
|
调度 Python
探索Python高级并发与网络编程技术。
可以看出,Python的高级并发和网络编程极具挑战,却也饱含乐趣。探索这些技术,你将会发现:它们好比是Python世界的海洋,有穿越风暴的波涛,也有寂静深海的奇妙。开始旅途,探索无尽可能吧!
73 15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深度学习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核心组件——人工神经元和反向传播算法自提出以来鲜有根本性突破。穿孔反向传播(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技术通过引入“树突”机制,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计算能力,实现了对传统神经元的增强。该技术利用基于协方差的损失函数训练树突节点,使其能够识别神经元分类中的异常模式,从而提升整体网络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提高模型精度(如BERT模型准确率提升3%-17%),还能实现高效模型压缩(参数减少44%而无性能损失)。这一革新为深度学习的基础构建模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边缘设备和大规模模型优化场景。
86 16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
2月前
|
监控 算法 JavaScript
基于 JavaScript 图算法的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模型构建及局域网禁止上网软件的技术实现路径研究
本文探讨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软件的技术框架,将其核心功能映射为图论模型,通过节点与边表示终端设备及访问关系。以JavaScript实现DFS算法,模拟访问权限判断,优化动态策略更新与多层级访问控制。结合流量监控数据,提升网络安全响应能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智能化演进,助力数字化管理。
69 4
|
3月前
|
存储 双11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阿里云联合清华大学与中国移动申报的“性能可预期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端网融合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可预期性,在带宽保障、时延控制和故障恢复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成果已应用于阿里云多项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如巴黎奥运会直播、“双十一”购物节等,展现出国际领先水平。
|
3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定位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114 22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实现高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当下数字化办公的环境中,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已成为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核心手段。此类工具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管理,赋予企业实时洞察网络活动的能力。而在其运行机制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 PHP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中的应用方式及所具备的优势。
104 7
|
4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API
掌握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开发者指南
本文探讨了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如HTTP、SSE、GraphQL、TCP、WebSocket和Socket.IO,分析了它们的功能、优劣势及适用场景。开发者需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以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同时,测试与调试工具(如Apipost)能助力开发者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优化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掌握这些协议是现代软件开发者的必备技能,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