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下通过Socket实现本机进程间通信

简介: 这些代码块提供了一个基本的IPC通信模型,可以用作更复杂应用程序的基础。要根据特定需求扩展这些代码,您可能需要考虑错误处理、多线程或多进程并发处理、以及消息编码策略。

在Linux环境下实现本机进程间通信(IPC),socket是一种灵活的通信方式。Socket允许在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或不同机器间的进程通信。此处我们专注于本机进程间通信。

本机进程间通信通常使用UNIX Domain Sockets,该方式相比网络套接字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安全性,因为它不会将数据通过网络接口发送。

以下是使用C语言在Linux操作系统上通过UNIX Domain Sockets进行进程间通信的示例代码。这个示例将包括一个服务器进程和一个客户端进程。

服务器端:

  1. 创建一个套接字: 使用 socket()函数,指定 AF_UNIX作为协议族。
  2. 绑定套接字: 使用 bind()函数将套接字绑定到文件系统中的名称(地址)。
  3. 监听连接: 使用 listen()函数使服务器套接字监听连接。
  4. 接受连接: 使用 accept()函数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5. 读写数据: 使用 read()write()函数与客户端交换数据。
  6. 关闭连接: 使用 close()函数结束连接。
// Server code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un.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int server_sock, client_sock, len;
    struct sockaddr_un server_addr;
    char buf[100];

    // 创建套接字
    server_sock = socket(AF_UNIX, SOCK_STREAM, 0);
    server_addr.sun_family = AF_UNIX;
    strcpy(server_addr.sun_path, "socketfile");

    // 绑定
    bind(server_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监听
    listen(server_sock, 5);

    // 接受连接
    client_sock = accept(server_sock, NULL, NULL);

    // 从client读取数据
    read(client_sock, buf, sizeof(buf));

    // 这里可以处理数据

    // 向client写入数据
    write(client_sock, buf, sizeof(buf));

    // 关闭套接字
    close(client_sock);
    close(server_sock);

    // 删除socket文件
    unlink(server_addr.sun_path);

    return 0;
}
​

客户端:

  1. 创建一个套接字: 使用 socket()函数.
  2. 连接到服务器: 使用 connect()函数连接到服务器。
  3. 读写数据: 使用 write()read()函数与服务器交换数据。
  4. 关闭套接字: 使用 close()函数。
// Client code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un.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int client_sock;
    struct sockaddr_un server_addr;
    char buf[100];

    // 创建套接字
    client_sock = socket(AF_UNIX, SOCK_STREAM, 0);

    // 指定服务器地址
    server_addr.sun_family = AF_UNIX;
    strcpy(server_addr.sun_path, "socketfile");

    // 连接到服务器
    connect(client_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write(client_sock, "Hello, World!", 13);

    // 读取服务器响应
    read(client_sock, buf, sizeof(buf));

    // 关闭套接字
    close(client_sock);

    return 0;
}
​

步骤:

  1. 编译代码: 使用 gcc -o server server.cgcc -o client client.c来编译上述两个C文件。
  2. 运行服务器: 在一个终端窗口中运行编译好的服务器程序。
  3. 运行客户端: 在另一个终端窗口中运行客户端程序,这时它会发送消息给服务器,并收到回复。

这些代码块提供了一个基本的IPC通信模型,可以用作更复杂应用程序的基础。要根据特定需求扩展这些代码,您可能需要考虑错误处理、多线程或多进程并发处理、以及消息编码策略。

目录
相关文章
|
1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3分钟采集134篇AI文章!深度解析如何通过云无影AgentBay实现25倍并发 + LlamaIndex智能推荐
结合阿里云无影 AgentBay 云端并发采集与 LlamaIndex 智能分析,3分钟高效抓取134篇 AI Agent 文章,实现 AI 推荐、智能问答与知识沉淀,打造从数据获取到价值提炼的完整闭环。
283 90
|
9天前
|
机器人 API 调度
基于 DMS Dify+Notebook+Airflow 实现 Agent 的一站式开发
本文提出“DMS Dify + Notebook + Airflow”三位一体架构,解决 Dify 在代码执行与定时调度上的局限。通过 Notebook 扩展 Python 环境,Airflow实现任务调度,构建可扩展、可运维的企业级智能 Agent 系统,提升大模型应用的工程化能力。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API
前端接入通义千问(Qwen)API:5 分钟实现你的 AI 问答助手
本文介绍如何在5分钟内通过前端接入通义千问(Qwen)API,快速打造一个AI问答助手。涵盖API配置、界面设计、流式响应、历史管理、错误重试等核心功能,并提供安全与性能优化建议,助你轻松集成智能对话能力到前端应用中。
720 154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Java
Spring AI Alibaba、Dify、LangGraph 与 LangChain 综合对比分析报告
本报告对比Spring AI Alibaba、Dify、LangGraph与LangChain四大AI开发框架,涵盖架构、性能、生态及适用场景。数据截至2025年10月,基于公开资料分析,实际发展可能随技术演进调整。
971 152
|
2天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实操攻略】手把手教学,免费领取.CN域名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万小智AI建站或云·企业官网,每单可免费领1个.CN域名首年!跟我了解领取攻略吧~
|
1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别再“调教”ChatGPT了!用Qwen2.5打造24小时在线数字分身
在AI时代,专属“数字分身”正从科幻走向现实。依托Qwen2.5-14B大模型、LoRA微调技术及LLaMA-Factory Online平台,仅需四步即可打造会说话、懂风格、能办事的个性化AI助手,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贾维斯”。
200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