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龙蜥社区在 RISC-V 生态建设中持续投入,并积极贡献上游社区。多位龙蜥社区成员在 RISC-V 国际基金会担任主席/副主席角色,与来自阿里云、阿里达摩院、中兴通讯、浪潮信息、中科院软件所、北京开源芯片技术研究院,字节跳动、Google、 MIT、 Ventana micro systems, Rivos、Akeana 等企业的专家共同推动基金会 Data Center SIG 的运作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9 月 26 日,RISC-V 基金会 Data Center SIG 月度会议于线上召开,来自阿里云、中兴通讯、Rivos、RISC-V 国际基金会等企业的宋卓、郭任、贾云翔、Snehasish、Beeman、Rafael 等 13 位委员及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由宋卓先生主持,重点围绕 RISC-V 架构下 QoS 和 TPM 技术和场景展开讨论。
1、RISC-V 云环境 QoS 提案,演讲者:Jay Chen(阿里巴巴)
来自阿里云的软件工程师 Jay Chen 发表了关于 RISC-V QoS 架构和 ARM MPAM 的演讲,并对 RISC-V QoS 和 ARM MPAM 进行了对比。Jay 主要介绍了 RISC-V QoS 的当前设计和实现细节,重点关注 ARM MPAM 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基础功能。演讲涵盖了 MPAM 的常见功能,如缓存和内存带宽监控,以及缓存和内存带宽的隔离能力。结合当前云场景的实际应用,他提供了使用示例。最后,他比较了 RISC-V 的 CBQRI 和 ARM 的 MPAM 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提出增加基于优先级的 QoS 方案,引入了动态配置优先级的概念。
Jay 和 Vedvyas (来自 Rivos)讨论了 ARM 和 RISC-V 架构之间的差异,特别关注缓存分区和监控。Vedvyas 解释说,在 RISC-V 中,CBQRI 接口将容量和带宽控制泛化到各种组件,不仅仅是缓存,还可以应用于 TLB 和结构带宽等资源。Guo 解释说,虽然当前提案推荐缓存按比例进行分区,但微架构允许灵活地实施,譬如根据具体设计,将缓存按路进行分区或其他简化方案。Vedvyas 表示,虽然优先级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实现,但存在将其设为静态而非动态的担忧,特别是考虑到不同的请求类型。
2、可信平台模块的应用与挑战,演讲者:Liqiang Ni(中兴通讯)
来自中兴通讯的软件工程师 Liqiang Ni 发表了关于可信平台模块(TPM)在 RISC-V 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挑战的演讲。他解释说,TPM 提供密钥生成、平台认证和防攻击保护等安全功能,在 X86 和 ARM 架构中得到广泛采用。Ni 强调,虽然 TPM 集成具有强大安全性和广泛平台支持等优势,但在 RISC-V 平台上存在 TCG SAPI 检查和标准化初始化方法方面的挑战。他最后希望从 RISC-V 基金会获得关于如何解决这些互操作性问题并推动 RISC-V 平台 TPM 解决方案发展的建议。
会议上还重点讨论了下一步推进的流程问题:
a. Jay 继续完善 RISC-V 的 QoS 架构提案,纳入关于将接口泛化到缓存分区之外的反馈意见。
b. Vedvyas 向小组分享已批准的 CBQRI 规范链接以供参考。
c. Li Qiang 向 PRSTG 展示 RISC-V 的 TPM 实现挑战。
d. Zhuo Song 建议将会议安排从月度改为双周举行,以容纳更多议题。
e. Zhuo Song 提议撰写白皮书,总结 RISC-V 云环境中的数据中心技术和需求。
欢迎来自龙蜥社区内外部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基金会 Datacenter SIG 的讨论,也欢迎提出方案和实现,参与更多的研发工作,共同完善 RISC-V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