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下,2025年中国低代码市场发展如何了?

简介: 技术民主化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边界。低代码与AI融合,让业务人员也能快速构建系统,开发效率倍增、成本大降。从制造到金融,平台已承担核心业务,推动IT与业务协同创新,释放全员创造力。

技术民主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企业数字化的边界。

在我担任技术负责人的第10个年头,公司新来的年轻产品经理给我看了他搭建的一套供应商管理系统。界面整洁、逻辑清晰、与现有ERP系统能良好集成。

我问他找了哪家开发团队,他笑着说:“就在今天上午,我花3个小时用低代码平台自己搭的。”

那一刻,我知道,企业软件开发的模式,已经永久性地改变了。

这不是又一个新技术概念的胜利,而是一个更深刻的变革体现——技术民主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企业数字化的边界。

一、从辅助到核心:低代码的地位变化

回想5年前,低代码还被许多技术团队视为“玩具”——功能有限、扩展性差,只适合做点边缘应用。

如今,情况已截然不同。

2025年,中国低/零代码市场已完成从“边缘辅助工具”向“核心开发平台”的演进。在军工、制造、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低代码不再是点缀,而成为数字化的核心承载平台之一。

市场规模数据印证了这一转变:从2021年的31.0亿元到2029年预期的131.2亿元,这条增长曲线背后,是企业对低代码价值认可的实质性提升。

约61%的组织用户认可其价值并愿意持续投资。在当今审慎的技术投资环境下,这个数字颇具分量。

image.png

二、与AI深度融合:从“能用手做”到“会用脑想”

2023年,得益于chatgpt的爆火,国内外主流低代码厂商开始接入AI大模型的能力,这也成为市场转变的一个转折点。

我常常这样比喻:如果低代码是给业务人员配了一把更易用的“锤子”,那么有了AI加持,就是为这把锤子加装了一套智能导航。它不仅让你更容易敲钉子,还告诉你哪里需要敲、怎么敲最牢固。

三、AI与低代码的结合,至少在三个层面重塑了开发范式:

开发效率层面,AI能够理解业务需求并自动生成相应模块,把开发“从零建造”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组装乐高”;

代码质量层面,AI智能检查与优化建议大幅降低了错误率,系统会提醒你“这里的逻辑可能有矛盾”,就像有一位专业程序员在旁指导;

业务适配层面,平台能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主动建议流程优化方案,实现“用的人越多,系统越聪明”的良性循环。

企业对GenAI能力的期待,已从初期的好奇转向务实的需求。开发效率提升、代码准确性、安全合规成为核心关注点。在控制成本的大背景下,投入产出比与AI可控性成为决策的关键因素。

四、需求双焦点:既要立竿见影,也要长远价值

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我发现企业的低代码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双焦点”特征。

短期价值上,76%的用户希望提升开发效率,67%关注降低成本。这反映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中对投资回报的务实态度。

长期潜力上,技术融合与业务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聪明的企业不再将低代码视为简单的“省钱的工具”,而是作为业务敏捷性的赋能平台。

一家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负责人告诉我,他们用低代码平台让产线主管自己搭建生产看板,结果不仅解决了IT部门需求堆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最懂业务的人直接参与系统创建,产生的解决方案比之前任何一次IT与业务的协作都更贴近实际需求。

这就是低代码带来的深层变革。它打破了业务与IT之间的语言障碍,让最懂问题的人能直接创造解决方案。

五、平台能力:从“能用”到“好用且放心”

随着低代码平台承担起更关键的业务负载,企业的评估标准也跟着在升级。

65%的用户关注体验与学习成本。平台是否直观易用,决定了业务人员能否真正用起来。

57%的用户重视功能拓展性。平台能否构建复杂且稳定的企业级应用,而不仅仅是简单场景。

另有52%的用户,则更关注AI赋能的水平——AI能力不再是以前那样,仅是锦上添花,而是成为了企业又一个核心的考量维度。

而生态集成、性能、安全等传统企业所关切的问题,同样成为重要评估维度。当低代码应用开始承载核心业务流程时,企业需要确保它们能与现有系统无缝协同,并能满足性能与安全标准。

六、行业定制化:不同赛道的差异化需求

在企业架构向云原生与微服务演进的大背景下,不同行业对低代码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金融领域最重视合规性与现有系统集成能力,低代码平台必须在严格的监管框架内运作,并与核心银行、保险系统无缝对接。

制造业聚焦生产流程优化与IoT设备接入,平台需要具备处理实时生产数据、连接工业设备的能力。

零售业追求快速迭代与高并发支持,尤其是在大促期间,系统弹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典型的如织信低代码与吉利、中国交建、招商局、国家电网合作的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生产、设备、仓储、质量、供应链管理一体化——这正是低代码平台在复杂工业环境中承担核心任务的明证。

七、结语:

展望未来,几个趋势已经清晰可见:

GenAI与低/零代码平台的融合将加速,到2028年,80%的项目将融入GenAI能力,这不仅改变开发方式,更促进不同背景开发者的协同创作。

到2028年,60%以上的客户可能采纳智能自适应开发平台,系统能够根据使用反馈自动优化调整,实现“越用越贴心”的体验。

长期来看,GenAI将推动开发者的进一步融合——专业开发者与公民开发者的界限模糊,催生新型产研组织与共创平台。

1、厂商竞争:

市场竞争中,各厂商已形成差异化定位。

织信Informat、普元信息等提供了顶尖的AI智能化低代码平台,客户覆盖制造、军工、贸易等行业;道一云则凭借多核心产品矩阵,服务众多政企客户;瀚码技术专注制造数字化,在垂直领域建立优势。

这种专业化分工与深耕,标志着市场的成熟。厂商们不再追求通用解决方案,而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构建核心竞争力。

2、思考:

作为技术负责人,我对近几年低代码的发展感受是较为复杂的。

它既是机遇。让我们能以四分之一的成本和数倍的速度,响应业务需求;也是挑战。需要重新思考团队结构、开发流程甚至IT部门的本质价值。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低代码与AI的融合,不是要取代专业开发者,而是将他们的智慧沉淀为可复用的能力,赋能整个组织。

未来的IT部门,可能不再是以编写代码为核心,而是成为企业数字化能力的策源地与赋能中心。我们制定标准、搭建平台、保障安全、培训赋能,让业务部门在自己的赛道上尽情奔跑。

技术民主化不是技术的终点,而是人才创新的新起点。

当每个人都能用低代码平台构建自己需要的解决方案,我们释放的不仅是开发效率,更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本能创造力。

而AI,正在成为每个创造者身边的程序员副驾。它不取代你,但让你看得更远、走得更稳。这或许就是技术最美好的样子:不是高高在上的壁垒,而是悄然融入背景,成为每个人表达创意、解决问题的自然延伸。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有了AI叠buff,低代码行业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好似又活过来了?
曾被质疑“难堪大用”的低代码平台,在AI驱动下正焕发新生。借助大模型,AI可理解自然语言、自动生成应用、智能补全数据、解析文档图表,大幅提升开发效率与业务响应速度。从“拖拉拽”到“你说我做”,低代码已迈入智能化时代,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JavaScript
84 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测试技术
AI测试平台自动遍历:低代码也能玩转全链路测试
AI测试平台的自动遍历功能,通过低代码配置实现Web和App的自动化测试。用户只需提供入口链接或安装包及简单配置,即可自动完成页面结构识别、操作验证,并生成可视化报告,大幅提升测试效率,特别适用于高频迭代项目。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JavaScript
这个开源的「AI + 低代码」开发平台绝了,Gitee上斩获 9.2K Star!
VTJ.PRO 是一款 AI 驱动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深度融合 Vue3 技术栈,支持可视化设计与源码级编辑双向自由切换。通过 AI 智能生成、代码修复、跨端输出等能力,大幅提升前端开发效率,实现设计即代码、代码即设计的高效工作流,适用于原型开发、项目重构等多种场景。平台完全开源,提供在线沙盒与本地部署,助力开发者兼顾开发速度与代码自由度。
445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重磅发布:VTJ.PRO 赋能若依(RuoYi)「AI + 低代码」能力,企业级开发效率跃升 300%
VTJ.PRO 与若依(RuoYi)深度集成,融合双向代码穿梭、AI智能引擎及多模态渲染技术,打造“设计即生产”新体验。支持可视化开发、AI生成代码、旧组件重构,提升企业开发效率,助力数字化转型。
497 29
|
4月前
|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基于TypeScript + Vue3 打造以AI驱动的低代码平台
VTJ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是一个支持快速创建和部署应用的多平台开发环境,采用Vue.js与NestJS技术栈,适用于Web、移动H5及UniApp场景。
381 14
|
5月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编解码
突破效率边界:VTJ.PRO以AI+低代码重塑企业数字化生产力
VTJ.PRO是新一代AI驱动的低代码平台,通过可视化开发架构提升企业应用构建效率。支持零编码设计、多模态渲染、响应式布局与智能AI辅助,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显著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维护成本。
167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JavaScript
AI + 低代码技术揭秘(十二):开发人员工具和可扩展性
VTJ平台提供开发工具与扩展框架,支持低代码应用的开发与拓展。包含CLI、插件系统及Uni-App集成,结合Vite、TypeScript和Vue优化开发流程。
198 62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AI + 低代码,程序员的副驾还是替代者?
AI + 低代码,程序员的副驾还是替代者?
160 0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