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N驱动的三维声波波动方程求解(Matlab代码实现)

简介: PINN驱动的三维声波波动方程求解(Matlab代码实现)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内容如下:🎁🎁🎁

⛳️赠与读者

👨‍💻做科研,涉及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需要科研者逻辑缜密,踏实认真,但是不能只是努力,很多时候借力比努力更重要,然后还要有仰望星空的创新点和启发点。建议读者按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到来时的路,它不足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解答你胸中升起的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躺平”上的尘埃吧。

    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更清朗.......🔎🔎🔎

💥1 概述

PINN驱动的三维声波波动方程求解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维声波波动方程是描述声波在三维空间中传播规律的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地震学、医学成像(如超声波)、建筑声学等领域。传统求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谱元法等)依赖网格划分,在处理复杂几何边界或非均匀介质时面临计算效率低、精度受限等问题。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 PINN)作为一种无网格、数据-物理融合的深度学习方法,通过将偏微分方程(PDE)的物理约束嵌入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为求解三维声波波动方程提供了新范式。其核心优势在于:

  1. 无网格特性:无需离散化计算域,可灵活处理复杂边界和介质。
  2. 物理融合:直接利用方程残差作为损失函数项,减少对标注数据的依赖。
  3. 高效并行:适合GPU加速,适用于大规模数值模拟。

二、PINN方法原理

PINN通过构建一个全连接神经网络 uθ(x,y,z,t)(输入为空间坐标 (x,y,z) 和时间 t,输出为声压场 u),并定义以下损失函数:

  1. image.gif 编辑
  1. image.gif 编辑

三、三维声波波动方程的PINN实现

1. 神经网络架构
  • 输入层:4个神经元(x,y,z,t)。
  • 隐藏层:5-8层,每层64-128个神经元,采用tanh或sin激活函数(sin激活函数在高频波传播中表现更优)。
  • 输出层:1个神经元(声压 u)。
2. 数据采样策略
  • 内部点:使用拉丁超立方采样(LHS)在计算域内生成 Npde 个点,用于计算PDE残差。
  • 初始条件点:在 t=0 时刻的边界上采样 Nic 个点。
  • 边界条件点:在计算域的边界上采样 Nbc 个点,覆盖整个时间范围。
3. 训练优化
  • 优化器:Adam优化器(初始学习率 10−3)结合学习率退火算法,后期切换为L-BFGS优化器进行精细调优。
  • 损失函数加权:采用梯度增强型PINN(gPINN)或自适应权重分配策略,动态调整 λpde,λic,λbc,提升训练稳定性。
  • 硬件加速:使用GPU(如NVIDIA V100)并行计算,加速自动微分和损失函数评估。
4. 代码实现(MATLAB/Python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Python实现框架(基于PyTorch):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PI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PINN, self).__init__()
self.net = nn.Sequential(
nn.Linear(4, 128), nn.Tanh(),
nn.Linear(128, 128), nn.Tanh(),
nn.Linear(128, 128), nn.Tanh(),
nn.Linear(128, 1)
)
def forward(self, x, y, z, t):
input = torch.cat([x, y, z, t], dim=1)
return self.net(input)
# 定义PDE残差
def pde_residual(model, x, y, z, t, c):
u = model(x, y, z, t)
u_t = torch.autograd.grad(u.sum(), t, create_graph=True)[0]
u_tt = torch.autograd.grad(u_t.sum(), t, create_graph=True)[0]
u_x = torch.autograd.grad(u.sum(), x, create_graph=True)[0]
u_xx = torch.autograd.grad(u_x.sum(), x, create_graph=True)[0]
u_y = torch.autograd.grad(u.sum(), y, create_graph=True)[0]
u_yy = torch.autograd.grad(u_y.sum(), y, create_graph=True)[0]
u_z = torch.autograd.grad(u.sum(), z, create_graph=True)[0]
u_zz = torch.autograd.grad(u_z.sum(), z, create_graph=True)[0]
return u_tt - c**2 * (u_xx + u_yy + u_zz)
# 训练过程(省略数据采样和损失函数定义)
model = PINN()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1e-3)
for epoch in range(10000):
# 采样数据并计算损失
# ...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optimizer.zero_grad()

四、研究进展与挑战

1. 进展
  • 复杂介质模拟:PINN已成功应用于非均匀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声波传播模拟(如Dimitri Voytan等,2020)。
  • 反问题求解:结合PINN与优化算法,实现声波方程参数(如波速 c)的反演(如地震波速度建模)。
  • 多尺度建模:通过引入速度编码PINN(VE-PINN),处理多层介质中的波传播问题(如2025年研究提出分解训练方法,减少输入维度并增强稳定性)。
2. 挑战
  • 训练效率:高维问题(如三维空间+时间)需要大量采样点,导致计算成本高。
  • 边界处理:复杂边界条件(如曲面边界)的嵌入仍需改进。
  • 多解问题:PINN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需结合迁移学习或迁移策略提升解的唯一性。

五、未来方向

  1. 混合方法:结合传统数值方法(如有限差分法)与PINN,利用各自优势(如用FDM生成初始波场,再用PINN进行物理引导训练)。
  2. 自适应采样:根据残差分布动态调整采样点位置,提升训练效率。
  3. 大规模并行:开发分布式PINN框架,支持超大规模三维声波模拟。
  4. 实际应用:针对医学超声成像、地震勘探等场景,优化PINN模型并验证其鲁棒性。

📚2 运行结果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以运行结果为准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061 0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1天前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jenkins
如何在 ECS/EKS 集群中有效使用 Jenkins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 Jenkins 与 AWS ECS 和 EKS 集群集成,以构建高效、灵活且具备自动扩缩容能力的 CI/CD 流水线,提升软件交付效率并优化资源成本。
242 0
|
8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9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智能体(AI Agent)搭建全攻略:从概念到实践的终极指南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智能体(AI Agent)正成为变革性技术。它们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任务执行等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任务与商业流程。本文详解智能体概念、架构及七步搭建指南,助你打造专属智能体,迎接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B站开源IndexTTS2,用极致表现力颠覆听觉体验
在语音合成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早期版本的IndexTTS虽然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但在情感表达的细腻度与时长控制的精准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零样本语音合成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能力,B站语音团队对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出了全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IndexTTS2 。
73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