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能源成本是运营中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却常常是一笔“糊涂账”。电费账单只有一个总数,只知道“花了多少钱”,却不知道“钱花在了哪里”、“谁在用”、“什么时候用的”、“有没有浪费”。这种粗放式的管理,让节能降耗无从下手。
MyEMS作为一套专业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其核心使命就是帮助企业将这笔“糊涂账”算得明明白白,并让数据价值用到到位,最终实现显著的节能降本和精细化运营。
一、 为何企业会陷入“能源糊涂账”的困境?
1.数据缺失: 只有总表数据,缺乏对生产线、车间、办公室、大型设备等末端的细分计量。
2.数据孤立: 能耗数据、生产数据(产量、工时)、环境数据(温湿度)等分散在不同系统,无法关联分析。
3.依靠人工: 依赖人工抄表、Excel统计,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数据严重滞后。
4.缺乏分析: 仅有数据记录,没有深度分析工具,无法洞察能耗异常、识别节能机会。
5.无法管控: 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因为缺乏自动控制手段而无法及时干预。
二、 MyEMS如何把数据“算明白”?—— 三步实现数据透明化
MyEMS通过“全面采集、深度融合、直观呈现”的三步策略,彻底揭开能源消耗的神秘面纱。
第一步:全面感知,无死角采集
MyEMS通过部署智能电表、水表、燃气表、流量计等物联网(IoT)传感器,对企业能源系统的“末梢神经”进行全覆盖监测。从园区总进口,到每栋建筑、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甚至关键的单台大型设备(如空压机、中央空调、机床),都能实现分项、分户、分时的精确计量。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清晰地看到照明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各是多少,精确到每一分钱的花费去向。
第二步:数据融合,打破信息孤岛
MyEMS的强大之处在于其集成能力。它不仅能采集能耗数据,还能通过API、数据库对接等方式,与企业的MES(生产执行系统)、BMS(楼宇自控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打通。从而将能耗数据与生产产量、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天气环境等信息关联起来,为深度分析奠定基础。
第三步:可视化管理,一屏尽览
所有采集和融合的数据,在MyEMS的平台上通过驾驶舱大屏、多维度报表、动态曲线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直观查看企业实时能耗、历史趋势、成本占比、碳排放情况等,真正做到“一屏知能效”。
三、 MyEMS如何让数据“用到位”?—— 从洞察到行动,创造真金白银的价值
“算明白”只是第一步,让数据驱动决策、产生实际效益才是关键。MyEMS通过以下方式将数据价值“用到位”:
1. 精准定位浪费,快速响应异常
- 用到位: 系统设定各类能耗基准和阈值,一旦发现异常能耗(如非工作时间用电激增、设备空载能耗过高),立即通过APP、短信、邮件等方式自动告警。运维人员可迅速定位问题点(例如忘关的设备、泄漏的管道),从而及时止损。
2. 深度诊断分析,挖掘节能潜力
- 用到位: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MyEMS能进行:
1.负荷分析:识别峰值需求,为容改需(降低契约电价)提供数据支撑。
2.能效对标:对不同车间、生产线、班次进行能效排名对比,发现管理或技术上的差距。
3.CPK(单位产品能耗)分析:将总能耗与产量挂钩,科学衡量生产效率,避免“增产不增效”。
3. 优化控制策略,实现自动节能
- 用到位: MyEMS不仅可以监测,更可以控制。它与控制系统联动,实现基于策略的自动优化。
1.智能照明控制:根据人流、光照度自动调节灯光。
2.空调优化运行:根据上下班时间、室内外温湿度,自动调节空调启停和温度设定,避免过冷过热。
3.有序用电管理:在电价高峰时段,自动暂缓启动非必要设备,降低用电成本。
4. 支撑管理决策,驱动持续改善
- 用到位: 系统自动生成日、周、月、年度的多维度能源审计报告,清晰展示节能成果和待改进领域。这些数据驱动的报告使得:
1.投资决策有据:优先投资于投资回报率(ROI)最高的节能项目(如更换高效电机、加装余热回收装置)。
2.绩效考核有方:将能耗指标纳入车间、班组的KPI考核,提升全员的节能意识。
3.碳排管理有底:精确核算碳排放量,为应对国家“双碳”政策、参与碳交易市场提供可靠数据。
四、 成功案例:从“糊涂”到“明白”的转变
某大型制造企业导入MyEMS后,实现了:
- 算明白了: 发现其空压系统能耗占总电费的2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用到位了: 通过MyEMS的分析,发现是由于管网泄漏和运行策略低效所致。据此进行了管路改造并优化了启停策略,当年即节省电费超过百万元。
总结
MyEMS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能源精算师”和“智能管家”,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将模糊的能源消耗变得可测量、可分析、可控制、可优化,最终帮助企业彻底告别“能源糊涂账”,走向精细化、智慧化的能源管理新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成本优势,并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