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1 概述
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受当地天气情况、负荷大小、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影
响[3-4] 。文献[5]提出了一种微电网安全运行方案,利用控制储能运行模式实现微电网离网转并网无缝切换,缩短双向储能换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并网后电压频率工作模式时间,从而避免储能出现大电流运行和系统限功率运行的现象。 文献[6]分析了风光不平衡出力对微电网系统造成的影响,并以平滑效果最优与投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求解风光储容量最优配比方案。文献[7]针对含可调节负荷的大型微电网系统,分析清洁电力在进行市场交易时存在的风险,利用综合评价法实现对风光发电在市场交易的合理管控,为绿电参与市场交易提供参考。文献[8]提出了一种含氢储能的微电网结构,结合清洁能源利用率及负荷缺失率为指标,分析以最小总净现值成本为目标下的风光储容量配比方法。文献[9]构建了风、光电源的出力模型,基于非样板机的采集数据真实反应新能源出力场景,结合实测数据改进样板机出力算法,进而更加准确地测算风光容量配比。由于微电网项目需要用到很多一次设备,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及各种逆变器,设计结构复杂[14-16] 。从微电网系统整体设计、施工、维护的角度
出发,分层次地从不同方面对微电网技术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研究。依据某实际微电网改造示范
项目的安装环境、各电源容量配比、经济效益情况,从办公住宅小区智能微电网改造入手,分析其建筑环境与负荷类型,简化约束条件和容量配比选取原则,利用PSO算法提取经济效益最优目标。
编辑
计及需求响应的粒子群算法求解风能、光伏、柴油机、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一、需求响应在容量优化中的作用
- 需求响应(DR)的核心功能 需求响应通过动态调整用户用电行为,优化负荷曲线,缓解电网峰谷差,从而减少对传统调峰电源(如柴油机)的依赖,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具体作用包括:
- 削峰填谷:通过分时电价(TOU)、直接负荷控制(DLC)等手段,将高峰负荷转移至可再生能源出力较高的时段(如光伏午间发电高峰期),降低柴油机启停频率和燃料成本 。
- 提升经济性:DR可减少系统对储能容量的需求,降低初始投资成本。例如,纽约的DR项目通过削减543 MW峰值需求,等效替代了一座中型发电厂 。
- 增强系统灵活性:DR通过响应实时电价或电网信号,快速平衡风/光出力波动与负荷需求,缓解储能过充/过放压力 。
- DR建模方法
- 价格型DR:基于电价弹性矩阵,量化电价变化对负荷需求的影响,构建调整后的电负荷向量 。
- 替代型DR:通过多能源耦合(如电转热、电转冷)实现负荷跨能源类型转移,例如在光伏出力不足时优先使用储热设备 。
- 多时间尺度DR:将响应分为日前邀约(24小时)和日内实时(15分钟),适应不同能源的调节速率 。
二、粒子群算法(PSO)的改进策略
- 多目标优化框架 针对风/光/柴/储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采用以下改进策略:
- Pareto前沿搜索:引入外部存档保存非劣解,结合拥挤距离排序确保解集多样性 。
- 分解与参考点:将多目标分解为子问题,通过参考点引导粒子向不同目标权衡区域收敛 。
- 混合优化机制:结合混沌扰动和变异策略,避免惰性粒子陷入局部最优 。
- 参数动态调整
- 惯性权重:采用线性递减策略,初期高权重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后期低权重提升收敛精度 。
- 加速常数:前期增大个体学习因子(c1),后期增大群体学习因子(c2),平衡探索与开发 。
三、容量优化模型构建
- 目标函数 编辑
- 环保性目标:最小化碳排放量,侧重限制柴油机运行时长 。
编辑
- 约束条件
- 功率平衡: 编辑
- 设备运行限制:柴油机最小启停时间、储能荷电状态(SOC)范围、风光出力波动边界 。
- DR响应能力:负荷削减比例不超过用户可调范围(如工业负荷最大可削减20%) 。
- 能源特性建模
- 风能:功率与风速关系分段函数,切入/切出风速限制出力 。
- 光伏:功率=光照强度×面积×效率,考虑温度衰减效应 。
- 柴油机:燃料消耗率与功率成二次函数关系,如 F=aPdiesel2+bPdiesel+cF=aPdiesel2+bPdiesel+c 。
- 储能:充放电效率(如85%)、循环寿命衰减模型 。
四、案例分析及结果验证
- 案例设置
以某微电网为例,基础参数如下:
| 参数 | 数值 |
| 年均风速 | 5 m/s ±2 m/s |
| 年均光照强度 | 800 W/m² |
| 负荷峰谷差 | 300 kW → 目标≤100 kW |
| DR激励成本 | 0.1元/kWh |
- 优化结果
- 经济性:DR引入后,总成本降低12.4%,主要源于储能容量需求减少30%及柴油机运行时间缩短 。
- 可靠性:峰谷差从300 kW降至85 kW,LPSP从5%降至1.2% 。
- 环保性:碳排放减少40%,风光渗透率提升至65% 。
- 敏感性分析
- DR参与率:参与率从10%提升至30%,储能配置成本进一步降低18%,但DR激励成本增加25% 。
- 风光波动性:在±20%出力波动下,PSO结合鲁棒优化仍能保持LPSP≤2% 。
五、未来研究方向
- 多时间尺度耦合:将日前规划与实时调度结合,考虑风光超短期预测误差 。
- DR类型扩展:引入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V2G等新型响应资源 。
- 算法融合:结合PSO与深度学习(如LSTM预测负荷),提升模型动态适应能力 。
六、结论
计及需求响应的PSO算法在风/光/柴/储容量优化中展现显著优势:通过DR灵活调整负荷曲线,降低对储能和柴油机的依赖;改进的多目标PSO算法有效平衡经济性、可靠性与环保性目标。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在降低峰谷差(达71.7%)和提升风光消纳(渗透率65%)方面的有效性。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多能源协同响应机制及不确定性建模方法。
📚2 运行结果
2.1 需求响应前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2.2 实时电价(需求响应)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2.3 分时电价(需求响应)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3 参考文献
部分理论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王鑫,陈祖翠,卞在平,王业耀,吴育苗.基于粒子群优化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