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安全架构实战:基于LangGraph的Human-in-the-Loop系统设计​

本文涉及的产品
多模态交互后付费免费试用,全链路、全Agent
简介: 本文深入解析Human-in-the-Loop(HIL)架构在AI Agent中的核心应用,探讨其在高风险场景下的断点控制、状态恢复与安全管控机制,并结合LangGraph的创新设计与金融交易实战案例,展示如何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平衡。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以免遗失。文末还有彩蛋,关注我,实力宠粉。

前言:Human-in-the-Loop(HIL)是一种AI系统设计模式,它允许人类在AI Agent的决策过程中介入并提供反馈或决策。在HIL系统中,AI Agent在执行某些关键操作前会暂停,等待人类的审批或输入,然后再继续执行。 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高风险或敏感的操作场景

​​一、HIL架构的核心价值与挑战​​

在金融交易、数据库管理、医疗诊断等高危场景中,AI Agent的自主决策存在两类核心风险:

  1. ​​不可逆操作​​(如删除数据库记录、大额转账)
  2. ​​模糊决策场景​​(如医疗方案推荐) 传统解决方案采用全流程人工审批,导致效率骤降50%以上。而HIL架构通过​​精准断点控制​​,仅在关键节点介入,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动态平衡。

image.png

​​二、LangGraph的四大创新设计​​

1. ​​图结构状态管理​​

class State(TypedDict):
    user_input: str
    model_response: str
    user_approval: str  # 人类决策状态容器
  • 通过有向图节点(开始/检测/执行/结束)流转任务
  • 执行节点(红色)自动隔离高风险操作

2. ​​动态-静态双模断点​​

断点类型 触发机制 适用场景
静态断点 预置在execute_users节点前 已知高危操作(如DELETE)
动态断点 实时检测交易金额>阈值 金融风控等弹性场景

3. ​​状态无损恢复引擎​​

memory = MemorySaver()  # 状态快照存储
graph = builder.compile(checkpointer=memory, interrupt_before=["execute_users"])
  • 保存运行时上下文(变量/环境/执行位置)
  • 人类决策后从断点精确恢复执行

4. ​​工具调用级安全管控​​

tool_node = ToolNode(tools)  # 封装外部API
workflow.add_conditional_edges("agent", should_continue, {
    "continue": "action",  
    "run_tool": "action",    # 高风险工具调用路径
    "end": END
})
  • 动态拦截delete_weather_from_db等危险工具调用

​​三、实战案例:金融交易系统审批链​​

场景描述

AI Agent处理用户转账请求,当金额>10万元时触发人工审批

关键代码实现

# 动态断点检测逻辑
def should_continue(state):
    last_msg = state["messages"][-1]
    if last_msg.tool_calls and last_msg.tool_calls[0]["name"] == "bank_transfer":
        transfer_amount = parse_amount(last_msg.tool_calls[0]["args"])  # 解析交易金额
        if transfer_amount > 100000:  # 动态阈值检测
            return "require_approval"  # 触发审批断点
    return "continue"

# 审批节点绑定
workflow.add_conditional_edges("agent", should_continue, {
    "require_approval": "approval_node",  # 转向人工审批
    "continue": "action"
})

执行流程

  1. 用户输入:”向账户6217​​​​转账150万元”
  2. Agent解析请求,识别为bank_transfer工具调用
  3. 动态断点检测金额超阈值 → 暂停并保存状态
  4. 风控人员收到审批请求(含转账详情/风险评估)
  5. 人工决策后更新状态: snapshot.values["user_approval"] = "批准" # 或"拒绝"
  6. Agent从断点继续执行或终止

​​四、实际项目优化​

1. 审批链路由策略

image.png

2. 性能优化技巧

  • ​​增量状态存储​​:仅保存变更数据(Delta State)减少序列化开销
  • ​​断点预测预热​​:提前加载审批人员工作台减少等待延迟
  • ​​审批超时熔断​​:设置2小时自动拒绝机制防止流程阻塞

3. 安全增强设计

# 四眼原则审批实现
def quadruple_approval(state):
    approvals = state.get("approvals", [])
    if len(approvals) < 4:
        raise InterruptionRequired  # 触发二次中断
    return all(approval == "通过" for approval in approvals[-4:])

笔者结语: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AI Agent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技术的力量必须与人类的智慧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的自动化。 Human-in-the-Loop(HIL)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关于AI Agent相关技术知识点,我整理成了一个2W字的文档,粉丝朋友自行领取:《想要读懂AI Agent(智能体),看这里就够了》

如果本次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记得告诉身边有需要的朋友,"我们正在经历的不仅是技术迭代,而是认知革命。当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形成共生关系,文明的火种将在新的维度延续。"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文明跃迁中,主动拥抱AI时代,就是掌握打开新纪元之门的密钥,让每个人都能在智能化的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目录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AI助教系统:基于大模型与智能体架构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引擎
AI助教系统融合大语言模型、教育知识图谱、多模态交互与智能体架构,实现精准学情诊断、个性化辅导与主动教学。支持图文语音输入,本地化部署保障隐私,重构“教、学、评、辅”全链路,推动因材施教落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238字)
|
21天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API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从单体应用到云原生的蜕变之路
🌟蒋星熠Jaxonic,代码为舟的星际旅人。深耕微服务架构,擅以DDD拆分服务、构建高可用通信与治理体系。分享从单体到云原生的实战经验,探索技术演进的无限可能。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从单体应用到云原生的蜕变之路
|
21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Java
Spring Boot 3.x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
🌟蒋星熠Jaxonic,技术宇宙中的星际旅人。深耕Spring Boot 3.x与微服务架构,探索云原生、性能优化与高可用系统设计。以代码为笔,在二进制星河中谱写极客诗篇。关注我,共赴技术星辰大海!(238字)
Spring Boot 3.x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
|
24天前
|
消息中间件 数据采集 NoSQL
秒级行情推送系统实战:从触发、采集到入库的端到端架构
本文设计了一套秒级实时行情推送系统,涵盖触发、采集、缓冲、入库与推送五层架构,结合动态代理IP、Kafka/Redis缓冲及WebSocket推送,实现金融数据低延迟、高并发处理,适用于股票、数字货币等实时行情场景。
151 3
秒级行情推送系统实战:从触发、采集到入库的端到端架构
|
13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GenSX (不一样的AI应用框架)架构学习指南
GenSX 是一个基于 TypeScript 的函数式 AI 工作流框架,以“函数组合替代图编排”为核心理念。它通过纯函数组件、自动追踪与断点恢复等特性,让开发者用自然代码构建可追溯、易测试的 LLM 应用。支持多模型集成与插件化扩展,兼具灵活性与工程化优势。
69 6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Script
Playwright MCP在UI回归测试中的实战:构建AI自主测试智能体
Playwright MCP结合AI智能体,革新UI回归测试:通过自然语言驱动浏览器操作,降低脚本编写门槛,提升测试效率与覆盖范围。借助快照解析、智能定位与Jira等工具集成,实现从需求描述到自动化执行的闭环,推动测试迈向智能化、民主化新阶段。
|
12天前
|
XML 人工智能 JSON
意图识别准确率97.6%!高阶多轮对话RAG架构实战分享​
本文系统解析NLU中意图识别与槽位抽取的4种技术方案:从提示词工程入门,到节点分离、RAG增强,再到多轮对话优化,覆盖不同场景的选型策略,助力AI智能体精准理解用户需求。
321 3
|
19天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132_API部署:FastAPI与现代安全架构深度解析与LLM服务化最佳实践
在大语言模型(LLM)部署的最后一公里,API接口的设计与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模型服务的可用性、稳定性与用户信任度。随着2025年LLM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如何构建高性能、高安全性的REST API成为开发者面临的核心挑战。FastAPI作为Python生态中最受青睐的Web框架之一,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强大的类型安全支持和完善的文档生成能力,已成为LLM服务化部署的首选方案。
|
24天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API
AI智能体开发实战:17种核心架构模式详解与Python代码实现
本文系统解析17种智能体架构设计模式,涵盖多智能体协作、思维树、反思优化与工具调用等核心范式,结合LangChain与LangGraph实现代码工作流,并通过真实案例验证效果,助力构建高效AI系统。
265 7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