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供应商很多,但能用的没几个。
能用的里,能长期配合、稳定交付、值得培养的更少。
大家都在说:潜在供应商、合格供应商、核心供应商、战略供应商……
但到底怎么分类的?分完又该怎么管?
问题不是供应商太多,而是没分级、没策略、没系统。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怎么对供应商分级管理? 供应商生命周期怎么划分最合理?
注:本文示例所用方案模板:简道云供应商管理系统,给大家示例的是一些通用的功能和模块,都是支持自定义修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里面的功能。
一、为什么要做供应商分级管理?怎么分才合理?
供应商分级的核心不是打标签,而是为了策略差异化:
- 重要的优先对接、稳定供货、定期评审
- 一般的标准化管控、合理比价、约束使用
- 边缘的限制下单、降级管控、自动清退
那么怎么分?
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在供应商管理系统可以按需求设置,如图所示:
在这里我就介绍比较常见的三种模式:
模式一:按合作关系分
最常见也最直观,按供应商和企业合作深度划分:
- 潜在供应商:尚未合作,仅提交资料或初步接触
- 合格供应商:通过准入流程,有过交易记录
- 核心供应商:供货稳定、协作度高、交付能力强
- 战略供应商:深度绑定、参与研发/共建/投资
模式二:按物料重要性与供应风险分类(Kraljic模型)
按“物料重要性”和“可替代性”来判断:
- 关键供应商:提供不可替代、对核心产品影响大的物料或服务,供应风险高,必须重点盯、重点保。
- 战略供应商:提供对公司长期战略有支撑价值的资源,如技术合作、研发能力、定制能力等,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
- 杠杆供应商:提供标准化物料,市场替代多,适合多家比价、压价谈判,获取成本优势。
- 一般供应商:提供易替代、对业务影响小的辅料或服务,可简化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模式三:按绩效评分结果分以数据为基础
根据交期、质量、价格、服务等维度评分,形成动态等级:
- 一级:表现优异,重点培养
- 二级:稳定合作,常规跟进
- 三级:偶有问题,观察使用
- 四级:频繁异常,限制下单
二、如何用系统进行高效的供应商全生命周期
在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可以利用六西格玛法则进行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即DMAIC模式:
- D 定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定供应商所需的资源,搞清楚我是谁?我需要谁?谁需要我?
- M 测量:收集此供应商,制定和筛选供应商的标准和步骤,并选出供应商。
- A 分析:进一步监测检查测量阶段供应商的情况,供应商都发生了什么问题。
- I 改进:想办法制定改进方案,指导和帮助供应商解决或者改善问题。
- C 控制:确保过程改进一旦完成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不会返回到先前的状态。
我们来看这张典型的供应商生命周期漏斗图:
从“外部供应商”到“淘汰退出”,供应商共经历六大阶段,企业内部涉及采购、PMC、仓管、质检、财务协同管理。
有助于企业沉淀优秀供应商资源,提升供应商管理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降本增效。
1. 外部 → 潜在
- 所有外部供应商必须先提交基本信息、资质材料,完成注册
- 供应商管理系统可自动抓取工商数据,减少人工核对
- 资料结构化归档,作为后续评审依据
- 状态标记为“潜在供应商”,尚不能下单
2. 潜在 → 合格
- 配置不同准入标准:如行业认证、设备能力、交付案例
- 多维度评审,流程化审批,自动判定是否达标
- 准入通过后转入“合格供应商”库,获得下单资格
3. 合格 → 合作
- 开始参与正式订单,供应商管理系统记录其交付、质检、对账、退货等过程
- 所有交易行为成为绩效考核的基础数据
- 不再凭感觉判断“这个供应商好不好”,有数据说话
例如,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可以选择供应产品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等。
4. 合作 → 分级
- 供应商管理系统定期评分,维度包括交期、质量、响应、价格稳定性等
- 评分结果自动分类,支持需求设置分级条件
- 不同等级绑定不同策略:审批权限、付款方式、抽检标准等全面联动
5. 合作 → 淘汰
- 连续评分低、整改无效的供应商将被系统标记为淘汰
- 淘汰状态下禁止下单、冻结权限、记录留档
- 供应商管理系统中机制清晰,执行刚性,避免人情单、僵尸供应商
三、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典型关键环节及系统化落地方式:
1. 供应商信息管理
在前期注册阶段,应通过标准流程收集企业工商信息与资质材料,如纳税人识别号、注册资本、法人信息等。
供应商管理系统可接入第三方平台,实现自动调取和预警提醒。供应商可自主提交和更新信息,减少人工干预。
- 供应商信息通过前端事件对接天眼查、阿里云等工商信息查询平台。
- 通过接口自动填入供应商的多维度工商信息,比如纳税人识别号、企业状态、成立时间、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
2. 采购报价管理
企业可设定标准化报价模板,系统自动向选定供应商群发报价邀请。
供应商收到通知后可在线填写报价,供应商管理系统自动汇总为比价清单,报价过程透明、高效,支持采购方快速决策。
3. 采购执行管理
从订单下达到合同签署,可在线完成全部流程。
系统自动生成电子订单,支持实时确认与发货同步。
发货单、入库单、质检单实现标准格式与数据联动,收货时无需手工录入,只需核对系统中同步的明细信息,确保订单执行全程在线、规范、可追溯。
4. 对账 / 发票 / 付款管理
传统的手工对账方式效率低、出错率高。
系统上线后,可自动汇总发货、入库等交易数据,实时生成对账单、发票明细与付款状态。
供需双方可随时在线查看账单状态,付款流程也纳入系统审批链,规范高效,支持数据稽核。
以上提到所有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功能整体架构如下图:
大家有其他感兴趣的模块也可以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