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IDC 发布
《中国边缘云市场跟踪研究,2024H2》报告
中国边缘公有云服务市场
阿里云连续五年蝉联第一
01
—
硬实力,连续五年蝉联第一
—
近日,全球领先的 IT 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IDC 最新发布《中国边缘云市场跟踪研究,2024H2》。报告指出,2024 下半年,中国边缘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 37.9 亿人民币,其中,阿里云以 19.2%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这也是阿里云在边缘公有云服务市场中的五连冠!
按照 IDC 的定义,边缘云总体市场由边缘公有云服务、边缘专属云服务和边缘云解决方案构成,而作为其中最大的细分市场,边缘公有云服务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 12.2% ,并贡献超过 50% 的市场份额,在整个边缘云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中国边缘公有云服务的引领者和开拓者,阿里云边缘云是由大规模地域分散的边缘节点相互协同组成的一朵可远程管控、安全可信、标准易用的分布式云,为用户提供从中心向边缘辐射的无处不在的云服务。
广泛的边缘基础设施资源储备,是边缘云服务稳定平滑运行的基础。阿里云基于 3200+ CDN 节点构建全球化边缘基础设施,当前已开放 600+ 计算节点(含海外),重点覆盖 30+ 国家和地区,可接入带宽规模超过 50T。
在既有的“算力+带宽”基础上,阿里云强化边缘侧云网融合能力,支持不同客户的组网互联需求。阿里云边缘节点服务 ENS 提供广覆盖、轻量化的标准 IaaS 服务,边缘网络加速 ENA 提供中心云、边缘云、客户 IDC 之中任意多点互联的连接服务,两者进一步结合形成海外本地云、游戏加速等云网融合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02
—
边缘AI,重塑应用场景
—
本次 IDC 报告指出,边缘云市场正处于 AI 需求与场景重塑边缘架构的变革期。
随着 AI 需求的快速释放,更多 AI 应用场景开始在边缘涌现。边缘部署与推理、边缘模型微调、AI Agent、AI网关...边缘 AI 的使用方式也趋于多元化。
而 Deepseek 、Qwen 等开源模型的投入生产应用,推动 AI 从大规模集中训练向分布式推理应用转换,也推动着边缘云市场的开拓创新。边缘云凭借上线速度快、物理位置分布广泛、更靠近终端用户等特点,在边缘 AI 推理、边缘模型微调、多模态内容生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行业客户,选择在边缘实现相关AI诉求。
IDC 预测,到 2027 年,为了应对持续膨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推理(需求)带来的挑战,80% 的 CIO 将依赖云服务商提供的边缘服务,以满足性能与数据合规要求。
面对持续增长的 AI 需求,阿里云边缘云在技术与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在既有产品体系中融合 AI 相关能力,阿里云边缘节点服务 ENS 提供靠近终端用户的、全域覆盖的、弹性分布式算力资源,200 万核通用算力 CPU 和 600P FLOPS 异构算力,充分满足边缘 AI 场景的算力刚需,通过终端数据就近计算和处理,助力客户优化响应时延、中心负荷和整体成本。
在 All in AI 策略下,阿里云边缘云产品服务体系除提供基础的 12-48G 不同显存异构计算产品外,亦在 ENS 上提供基于 QwQ-32B 、Wan2.1 的最佳实践模板,并与魔搭社区合作,支持将魔搭社区大模型一键部署至 ENS,一站式 AI 方案,降低客户使用或接入 AI 资源、 API 和其他产品服务门槛。
由此可见,边缘为 AI 的迸发提供了更多养分和生长土壤,相信未来 AI 应用场景拓展催生出的更多 AI 边缘云服务,能够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的业务回报。
03
—
坚定不移助力中企出海
—
出海,已经成为各行业中国企业谋求业务增长的共识。在本次报告中,IDC 还指出,边缘云打通中心云到本地解决方案,是构建分布式云体系的必备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服务选项。
作为云服务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缘云已成为中心云/主站强有力的补充。在中心云无法直接覆盖的区域,边缘云凭借其灵活、轻量化优势,解锁更多客户业务场景和需求,并获得了行业客户认可。
此外,面向部分网络环境复杂的海外区域,边缘的优势将被进一步放大。面对复杂的全球网络环境和无处不在的网络攻击威胁,阿里云边缘安全加速 ESA ,提供 DNS 解析、安全、动静态加速、多源站负载均衡等一站式管理网络和边缘的云服务,为互联网内容、应用程序、数据中心、企业办公以及人工智能等场景的数据内容提供全面的保护和极致的加速。
未来,阿里云边缘云将携手更多行业伙伴,扎根海外边缘云应用场景,深耕本地用户真实需求,推进更多边缘云出海解决方案的落地,并打造一站式出海服务与生态,促进边缘浓厚生命力的蓬勃发展。
边缘的未来,无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