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使用电脑或移动存储设备时,有些用户会突然遇到这样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原本还能正常读取的硬盘或U盘,突然就打不开了。系统弹窗提示“使用驱动器中的光盘之前需要将其格式化”,在“此电脑”中双击打开无效,打开“磁盘管理”后,发现分区的文件系统竟然变成了RAW。
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点击“格式化”。但等等——只要你点击了格式化,你磁盘里的原始数据就消失了。
那么,当硬盘变成RAW格式、无法打开时,正确的做法到底是什么?今天这篇文章将手把手教你如何识别问题、恢复数据、修复磁盘,让硬盘恢复如初。
RAW格式硬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打不开?
RAW格式其实并非真正的文件系统格式,而是电脑无法识别硬盘上的分区文件系统时的表现。硬盘原先可能是NTFS、FAT32等格式,但因为分区表损坏、文件系统崩溃、坏道产生或者其他异常,导致系统无法读取分区信息,就会显示为RAW格式。出现RAW格式的常见原因包括:
- 硬盘突然断电或未安全弹出,文件系统结构损坏
- 病毒、恶意软件破坏文件系统
- 硬盘存在物理坏道或老化导致读写失败
- 分区表或主引导记录(MBR)损坏
- 系统异常关机或软件故障造成文件系统错误
当硬盘变成RAW格式,Windows通常无法识别该磁盘,访问时会弹出“磁盘未格式化,是否格式化”的提示,且用户无法正常查看文件和文件夹。遇到RAW格式硬盘打不开,千万别急着格式化或运行 chkdsk
当你发现硬盘变成RAW格式,系统弹出“请格式化磁盘”的提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点“是”,希望格式化解决问题;或者想着用Windows自带的chkdsk命令来修复文件系统。但这里必须提醒:
• 恢复数据之前,千万不要格式化硬盘!格式化会清除硬盘的分区信息和文件索引,表面看似解决了问题,但会破坏硬盘上原有的数据结构,大大降低数据恢复的成功率,甚至导致数据彻底丢失。
• 恢复数据之前,也不要运行chkdsk命令。chkdsk对真正的RAW格式分区无能为力,反而可能修改或破坏硬盘残留的文件系统结构,增加数据丢失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先用专业数据恢复软件尝试恢复数据,等重要数据成功取回后,再对硬盘进行格式化重建文件系统。此时通常也不需要再运行chkdsk,因为格式化已经完成了文件系统的修复。
详细硬盘恢复步骤,帮你找回数据
步骤1,在diskgenius主界面找到并选中变成RAW格式的分区(在软件里这个分区可能会被标记为“损坏”“未格式化”),右击这个分区,选择“智能加载当前分区”。
如果文件系统损坏较轻,这个功能可以快速让你看到硬盘上的文件目录,无需深度扫描,节省时间且恢复成功率高。如果这个功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说明文件系统损坏严重,那就执行步骤2.
步骤2,继续点击这个无法打开的硬盘分区 – 点击【恢复文件】 -【开始】。该功能会扫描硬盘上的所有数据片段,重建文件目录,找回丢失文件。
步骤3, 扫描结束后,可以预览文件,确认完整性,再将文件恢复到其他盘。
数据恢复后,如何修复RAW硬盘?
数据成功恢复出来后,RAW硬盘依然无法正常使用,需要修复。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 对硬盘执行快速格式化,重新建立NTFS或FAT32文件系统。格式化完成后,硬盘即可恢复正常使用。
- 使用硬盘厂商提供的检测工具或第三方工具检测硬盘健康,确认是否存在物理坏道。如硬盘出现大量坏道,建议及时更换硬盘,避免数据再次丢失。
常见问题:
问1:格式化后还能恢复数据吗?
答:格式化会清除分区信息,但数据实际还在硬盘表面,专业数据恢复软件还是可以尝试恢复,但难度更大,成功率降低。
问2:RAW硬盘用系统自带修复工具能修好吗?
答:不一定,chkdsk对严重损坏无能为力,最好先用专业软件恢复数据,再做修复。
问3:我用过别的软件扫描过但没找到文件怎么办?
答:恢复效果受工具算法和硬盘状况影响不同,建议换用专业软件,且操作时勿向RAW盘写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