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的未来发展方向:饲料业务加速出海 AI大模型赋能养猪

简介: 比如,新希望研发团队开发出了种猪应用与遗传评估系统“秀杰和普”、多性状一步法育种值计算软件“HugeBLUP”以及全自动化智能选配系统“新选配”等创新应用,让中国的养殖业开始与世界水平看齐。

2025年6月18日,新希望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如期举行。在股东大会上,新希望总裁陶玉岭、财务总监史涵、董秘赵亮、董事王佳芬等详细解答了投资者所关心的多个问题。

据新希望5月4日公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1030.63亿元,同比下降27.27%;实现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90.05%;扣非后净利润则为6.14亿元,同比增长113.33%,由此可见,通过成本控制和非经常性损益的优化,新希望实现了净利润的显著提升,同时,通过2024年的业务重组,新希望开始将主营业务聚焦在饲料和生猪养殖两大核心业务,在行业周期性调整中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2025年一季报显示,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244.17亿元,同比增长2.13%;净利润4.45亿元。

加速出海 新希望未来三年的增长将聚焦在出海
2025年4月,新希望完成新一届董事换届,陶玉岭成为新总裁。在此次股东大会现场,包括总裁陶玉岭、财务总监史涵、董秘赵亮等新希望高管围绕新希望的未来发展及业务等核心议题,与股东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总裁陶玉岭表示,新希望已熬过猪周期低谷以来的最困难阶段,未来业务会聚焦饲料和养猪。陶玉岭坦言,公司的养猪成本与一些优秀的企业仍有差距,还需要在育种、数字化等方面下功夫。

财务总监史涵则表示,2024年前25%优秀养猪场的成本已经到达13.6元/公斤,在今年一季度,新希望最新的在运营场线的养殖成本为13元/公斤左右,“在养猪业务方面,我们一直在降本增效,我们今年有信心把整体成本降到13元/公斤以下,每个月的成本都在持续优化,而在饲料业务方面,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过一系列规划,计划未来3~5年在海外市场新增300~400万吨产能。”史涵表示,这些产能会聚焦公司在海外的核心市场,投入方式上也会比较灵活,包括新建、收购、合作等。另一方面,新希望也加强了国内饲料向海外饲料在人才、技术方面的输出。

在史涵看来,海外饲料与国内相比处于行业发展偏早期,竞争格局相对较好,整体吨利(每吨利润)比国内更高。

新希望董秘赵亮则表示,“饲料是一门很好的生意,虽然毛利低,但是它的周转速度很快,现金流回流也快,目前饲料业务是国内经过多年积累已经逐步稳定,因此希望通过出海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整体利润。特别是要在核心市场提高占比,增强跨区域竞争优势。饲料“出海”要结合本土化与供应链调整,确保可持续增长。公司海外饲料销售持续实现量利增长,增速均超过双位数。公司看好海外饲料业务的发展,未来海外饲料业务将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第三极。”

在股东大会结束前,陶玉岭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到猪价预期,对此,他表示,“由于行业整体的疫病防控能力提升,今年价格走势和过去三年的规律会不一样⋯⋯判断猪价一直都是难题,我们还是立足我们的成本,去穿越整个养殖周期。”

由此可见,一方面在加速通过出海获得增长的同时,一方面在国内,通过数字化探索等手段,在养猪业务当中,新希望业正在逐步构建养猪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AI大模型走进养殖业 新希望用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养殖
2025年,AI大模型持续火爆,且开始走进各行各业,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动能。

而新希望所在的养殖业,也通过AI大模型的应用,正在让科研进展与成果落地加速。

便携式估重设备就是一个典型的大模型应用——据悉,通过将人工智能算法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成功采集了猪只的多维信息,为智能估重算法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这样一来,无论猪只处于何种日龄或饲养工艺下,都能实现快速且准确的体重预估。

这款设备的使用并不复杂——外形采用Z字型手柄支架,使用者只需将支架对准猪的头顶,短短几秒内,手柄屏幕上即可显示出猪的精确重量,这极大方便了养殖用户的使用。目前,其估重精度已经超过98%。

除了便携式估重设备,在种猪选育工作当中,也通过AI的介入及芯片、算法的应用,引发了养殖行业的系列变革:










比如,新希望研发团队开发出了种猪应用与遗传评估系统“秀杰和普”、多性状一步法育种值计算软件“HugeBLUP”以及全自动化智能选配系统“新选配”等创新应用,让中国的养殖业开始与世界水平看齐。

而在算法方面,新希望自主研发了GBLUP算法,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种猪的性能和遗传潜力进行精准评估,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还自主设计了10K液相SNP芯片(简称“猪芯片”),在原种场建设、新品系培育、育种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认可。

据悉,新希望不仅建设有农业农村部猪禽数智化育种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而且还在自主育种领域累计申请国家专利47项,其中26项已获授权,同时拥有育种相关的5项软件著作权,通过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了育种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2025攻防演习回顾,AI赋能下的网络安全新格局
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历经9年发展,已成为检验安全体系、洞察威胁趋势的重要手段。攻击呈现实战化、体系化特征,APT、0day、勒索攻击等手段升级,AI、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新风险。攻击入口多元化、工具智能化、API成重点目标,“AI+人工”协同攻击加剧威胁。面对挑战,企业需构建纵深防御体系,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对抗。瑞数信息通过动态安全技术与AI融合,实现0day防护、漏扫干扰、勒索应急等能力,打造WAAP超融合平台,助力关键基础设施构建智能、协同、前瞻的主动防御体系。
164 1
|
3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重磅发布:VTJ.PRO 赋能若依(RuoYi)「AI + 低代码」能力,企业级开发效率跃升 300%
VTJ.PRO 与若依(RuoYi)深度集成,融合双向代码穿梭、AI智能引擎及多模态渲染技术,打造“设计即生产”新体验。支持可视化开发、AI生成代码、旧组件重构,提升企业开发效率,助力数字化转型。
318 29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供应链
AI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赋能?
人工智能(AI)正加速赋能中小企业,在营销、生产、客服等领域助力转型升级。通过精准营销、智能运营与高效服务,企业可显著提升效率与竞争力。尽管面临技术门槛、数据安全与人才短缺等挑战,借助云服务、政策扶持与人才培养,中小企业仍能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192 0
|
21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机器人
未来数据观丨中企出海,AI+ 云赋能
依托云计算和 AI 构建数字生态,正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和全球化战略的必然路径和选择。
未来数据观丨中企出海,AI+ 云赋能
|
14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阿里云AnalyticDB for PostgreSQL 入选VLDB 2025:统一架构破局HTAP,Beam+Laser引擎赋能Data+AI融合新范式
在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企业对数据仓库的需求早已超越“查得快”这一基础能力。面对传统数仓挑战,阿里云瑶池数据库AnalyticDB for PostgreSQL(简称ADB-PG)创新性地构建了统一架构下的Shared-Nothing与Shared-Storage双模融合体系,并自主研发Beam混合存储引擎与Laser向量化执行引擎,全面解决HTAP场景下性能、弹性、成本与实时性的矛盾。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在英国伦敦召开的数据库领域顶级会议 VLDB 2025,标志着中国自研云数仓技术再次登上国际舞台。
107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供应链
AI赋能采购管理工具全解析:智能寻源、预测分析与风险控制的实践路径
本文探讨了采购管理工具从传统系统向智能化演进的发展路径,分析了现代采购系统的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并构建了包含28项指标的选型评估体系。随着AI、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采购管理正迈向智能预测与自动响应的新阶段。
382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