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可蚀性因子(K因子)是衡量土壤在降雨作用下被侵蚀难易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等模型中被广泛使用。
K因子代表了单位降雨侵蚀力(R因子)作用下,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单位为 t·ha·h/(MJ·mm)。它取决于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土壤质地(如砂粒、粉粒、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等级、渗透性等级。K值越高,表明该土壤更容易被侵蚀。全国高精度土壤可蚀性因子K数据产品是地理遥感生态网平台推出的数据产品之一,产品数据精度高,质量良好。
在RUSLE模型中,K因子的经验计算公式如下(Williams 等):
K因子数据在实际中的应用:
- 土壤侵蚀风险评估:配合R因子、坡度(LS因子)、植被(C因子)等,可计算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 生态工程规划:在坡地农业、水土保持项目中用于优先区域识别。
- 土地利用影响分析: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敏感性。
数据名称 |
全国高精度土壤可蚀性因子K数据 |
|
数据类型 |
栅格 |
矢量 |
数据格式 |
GRID、TIFF |
Shapefile,Geodatabase |
分辨率/比例尺 |
10m、30m、100m、250m、500m、1km等多种分辨率 |
1:10万 |
覆盖范围 |
中国全境陆地 |
|
坐标系 |
默认投影为Krasovsky_1940_Albers其他坐标系可进行投影转换 |
|
时间序列 |
基本时间序列: 2000年-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