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point Protection Platforms (EPP)介绍

本文涉及的产品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18元/月
MSE Nacos 企业版免费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简介: 端点保护平台(EPP)是一种综合安全解决方案,旨在保护网络中的端点设备免受恶意软件、数据泄露和其他威胁。EPP整合了防病毒、数据加密、入侵防护等功能,并可通过云端管理实现全局威胁情报共享。相比传统防病毒软件,EPP更注重企业级多设备安全管理,支持行为分析与机器学习等高级功能。此外,部分EPP还集成了端点检测与响应(EDR),以应对已突破防线的威胁。在网络安全中,EPP和EDR各有侧重:EPP重预防,EDR重响应,二者结合可构建更全面的安全体系。

端点保护平台(EPP)是旨在保护端点免受威胁的安全解决方案。本指南探讨了EPP的关键功能,包括恶意软件检测、数据丢失防护和威胁情报。

了解EPP在全面安全策略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最佳实践。理解EPP对于组织保护其设备和数据至关重要。
image.png
什么是端点(Endpoint)?
端点(Endpoint)是指网络中通信的起点和/或终点。在此背景下,“通信”可以指直接的人机输入,也可以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例如服务器),甚至是环境传感器(例如物联网设备)。

传统上,我们通常将台式机或任何类型的计算终端视为端点,而像路由器和网线这样的幕后基础设施通常不被视为端点。

如今,除了专用终端之外,许多类型的设备都可以作为端点。现代端点的示例包括:

  • 台式机
  • 笔记本电脑
  • 智能手机
  • 智能手表
  • 销售点(POS)系统
  • 物联网(IoT)设备
  • 医疗设备
  • 服务器

EPP的起源与目的
EPP(端点保护平台)的开发旨在识别那些通常能够绕过传统端点安全措施的攻击,它将防病毒保护、数据加密与安全、以及入侵防护等工具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云管理平台中。这种整合使IT人员能够在同一界面下监控所有端点设备,实现更全面和自动化的数据共享与分析,并支持单独使用工具时无法实现的复杂威胁分析。

由于EPP基于云端管理,它们甚至可以利用全球范围的威胁情报数据,借助其他网络的经验来提升整体的威胁防御能力。

此外,一些EPP可能还包含端点检测与响应(EDR)功能,帮助安全人员应对那些已经突破系统防御屏障的威胁。然而,EDR功能并非所有EPP平台都具备,IT团队在选择EPP系统时应考虑其是否提供此类功能。
为何通过EPP实现端点安全至关重要?
在网络环境中,端点通常被认为是任何系统中最脆弱的部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归结为人员因素以及用于访问网络的端点类型繁多、数量庞大。

系统的被入侵可能导致潜在的网络攻击,这在直接经济损失和后续修复工作方面都可能带来巨大成本。

使用接入公司网络的计算系统的人员,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网络安全培训程度参差不齐。这种使用场景可能发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而这些环境往往难以被企业IT部门有效控制或轻松监控。

例如,一名员工可能具备丰富的IT安全知识,不会打开可疑电子邮件;但也有可能该员工完全缺乏安全意识,轻易就在自己的终端上安装了“networkscrambler.exe”这样的可疑程序。他可能只在办公室使用台式机,也可能更喜欢通过一家咖啡店的未加密WiFi,使用一台已有五年历史的老款iPad进行办公。

无论公司有几十名还是上万名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用习惯和设备配置,每天从事的操作也各不相同。每一个“人+设备”的组合,都可能成为对网络构成威胁的潜在风险源(而且他们自己往往毫无察觉)。

不仅威胁种类繁多,这种多样性还构成了巨大的攻击面。尽管大多数员工可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安全习惯,但一个全面的EPP(端点保护平台)能够让IT团队统一监控所有端点,从而防止因某一个粗心大意的员工而导致整个网络遭受破坏。

SentinelOne 的 Singularity™ 端点解决方案在单一平台上提供对全网端点的实时洞察,集成EDR(端点检测与响应)功能和身份保护,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能力。
端点保护平台(EPP)与端点检测与响应(EDR):有何区别?
EPP 为 IT 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用于保护端点及整个网络。一些 EPP 还具备在威胁进入网络后进行检测与响应的能力,这种功能通常被称为端点检测与响应(EDR)。

尽管许多 EPP 都集成了 EDR 功能,但它们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安全机制。虽然理想的 EPP 应该能够阻止所有威胁,但在现实中,网络仍有可能被入侵。因此,必须制定并部署一套系统化的应对计划和工具,以便在攻击发生后迅速响应。当然,这需要在系统可用性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IT 团队也可以考虑选择与 EPP 分离的独立 EDR 解决方案。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网络安全防御工具越多通常越有利。然而,这些工具的有效性取决于 IT 人员是否接受过充分的培训,以及系统是否正确部署和使用。一个未被使用、甚至未被了解的功能,实际上等同于不存在。
结论
EPP(端点保护平台)专注于保护网络中的端点,而这些端点往往是系统安全中最容易受到攻击的薄弱环节。正因如此,EPP 对于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整体运营至关重要,它为防范网络入侵提供了强有力的防护。

一些 EPP 还具备端点检测与响应(EDR)功能,但并非所有 EPP 都包含这一能力。企业在选择安全解决方案时,应根据自身需求评估是否需要集成 EDR 或额外部署独立的 EDR 系统,以构建更全面的安全防御体系。
常见问题解答(FAQs)
问:防病毒软件和 EPP 系统有什么区别?

防病毒软件通常面向个人用户,主要用于保护单个设备免受已知恶意软件的侵害。它通常依赖病毒特征库进行检测,并提供基本的实时保护。

而端点保护平台(EPP)则主要面向企业环境,关注的是整个网络中多个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等)的安全管理与防护。EPP 不仅具备更高级的威胁检测能力(如行为分析、机器学习、云情报等),还支持集中化管理、策略控制、数据防泄漏、甚至集成端点检测与响应(EDR)等功能。
问:在网络安全中,EPP代表什么?

在网络安全领域,EPP 代表 端点保护平台(Endpoint Protection Platform)。

EPP 是一种综合性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用于保护网络中的端点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等),防止它们受到恶意软件、网络攻击和其他安全威胁的侵害。同时,它也在整体上帮助保障企业网络的安全性。

问:在网络安全中,EPP 和 EDR 哪个更好?

EPP(端点保护平台) 的核心目标是预防威胁进入网络,它通过监控端点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物联网设备和智能手机)来阻止恶意软件和其他攻击。

EDR(端点检测与响应) 则专注于在威胁已经入侵系统后进行检测与响应。它持续记录端点活动,能够在攻击发生时快速识别、调查并采取行动(如隔离设备、终止恶意进程等)。

结论是:两者没有绝对的“更好”,它们服务于不同的安全目的。

EPP 是防线 —— 用于防止攻击发生。
EDR 是侦查与反击工具 —— 用于发现并应对已发生的威胁。
理想情况下,EPR 和 EDR 应结合使用,以形成完整的端点安全策略。事实上,许多现代 EPP 平台已经集成了 EDR 功能,作为其整体安全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因此,企业在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时,应根据自身的安全需求、资源能力和威胁面,综合考虑是否部署集成式 EPP/EDR 解决方案或分别实施两者。
♚上海甫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DocuSign | Okta | Yubikey | SentinelOne | BlackBerry | Cylance | Varonis |HubSpot|

目录
相关文章
|
Ubuntu 虚拟化
.bundle文件如何安装
.bundle文件如何安装
892 0
|
存储 监控 安全
什么是EDR?EDR做的比较好的厂商有哪些?
SentinelOne作为EDR市场的领导者和新兴XDR技术的先驱,我们经常被问到这意味着什么以及它最终如何有助于实现更好的客户成果。本文旨在澄清关于XDR以及与EDR、SIEM和SOAR相比的一些常见问题。
757 18
什么是EDR?EDR做的比较好的厂商有哪些?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GPT-4.5 竟成小丑!OpenAI 推出 GPT-4.1:百万级上下文多模态语言模型,性价比远超 GPT-4o mini
OpenAI最新发布的GPT-4.1系列语言模型通过混合专家架构与上下文优化,实现百万级token处理能力,在编码任务中准确率提升21.4%,推理成本降低83%,支持多模态内容理解与低延迟响应。
182 27
GPT-4.5 竟成小丑!OpenAI 推出 GPT-4.1:百万级上下文多模态语言模型,性价比远超 GPT-4o mini
|
8天前
|
云安全 存储 安全
关于云安全的解读
云安全旨在保护云端数据、应用及基础设施,涵盖技术、策略与控制措施,防范数据泄露与网络威胁。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分支,它遵循“共享责任模型”,强调用户与云服务商共同担责。其核心目标是降低风险、保障合规,并应对如攻击面扩大、权限管理复杂、多云环境挑战等关键问题。通过零信任架构、身份与访问管理(IAM)、云工作负载保护(CWPP)及配置安全态势管理(CSPM)等手段,实现对云环境的全面防护。随着企业加速上云,云安全已成为保障业务连续性与数据安全的关键防线。
91 1
|
20天前
|
监控 供应链 安全
SentinelOne零信任架构(ZTA)介绍
随着网络威胁日益复杂,传统安全模式面临挑战。零信任架构(ZTA)以“永不信任,始终验证”为核心,通过持续验证、最小权限、微分段等原则,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尤其适应远程办公与云环境。本文详解其核心原则、优势、实施难点及行业应用,助力企业构建更强安全防线。
103 0
|
7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Linux
第七问:你了解大端和小端字节序吗?
大端和小端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两种字节序方式。大端(Big Endian)将高位字节存储在低地址,小端(Little Endian)将低位字节存储在低地址。大端主要用于网络通信和某些文件格式,确保数据传输的一致性;小端广泛应用于本地计算和硬件优化,提高处理速度。现代大多数 PC 和嵌入式设备使用小端字节序,如 x86 和 ARM 架构。
951 0
|
9天前
|
XML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Okta核心协议SAML
SAML(安全断言标记语言)是一种开放标准,用于在身份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安全传递用户身份和权限信息,常用于实现单点登录(SSO),提升用户体验与安全性,简化企业用户管理。
88 2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攻击者是如何利用安全支持提供程序(SSP)来转储凭据的
本文探讨了攻击者如何利用安全支持提供程序(SSP)动态链接库(DLL)窃取Windows系统中的登录凭据。通过修改注册表项或内存注入技术,攻击者可加载恶意SSP至本地安全机构(LSA)进程中,提取加密或明文密码。文章详细分析了两种方法:注册SSP DLL和内存中更新SSP,并展示了Mimikatz工具的应用。为防范此类攻击,建议使用监控解决方案检测域控制器上的异常修改,确保系统安全。
105 8
|
3月前
|
芯片
从"卡哇伊字体"看Docusign繁体中文显示异常 —甫连团队快速排障案例
3月23日,Docusign反馈台湾客户上传的繁体中文合同出现字体显示异常问题,影响多家重要企业。作为Docusign亚太区专业合作伙伴,我们迅速介入排查,确认为字体兼容性问题:系统无法识别DFKai-SB字体导致替代字体异常。通过测试验证与Docusign合作,最终于4月1日解决。此案例体现FreeLink在技术定位、临时解决方案及平台本地化改进推动中的关键价值,彰显全球SaaS平台与本地需求连接的专业能力。我们专注Docusign集成解决方案,获多项国际认证与殊荣,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支持。
86 2